2.1 研究哲学问题的意义
2.2 语言世界观问题的由来和分岐
2.3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的含义
2.4 承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对对比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汉英语简史及其比较(4课时)
重点和难点: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史
3.1汉语简史
3.2 英语简史
3.3 汉英语在发展中的特点及其对比
第四章汉英语法研究史比较(4课时)
重点和难点: 英语语法研究史和汉语语法研究史
4.1 为什么要比较汉英语的语法研究史
4.2 英语语法研究简史
4.3 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4.4 比较英汉语法研究史的启示
第五章汉英语法特征的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隐性和显性,汉语的隐性和柔性,英语的显性和刚性
5.1 什么是特征
5.2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
5.3 汉语语法的柔性与英语语法的刚性
第六章汉英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4课时)
重点和难点:汉英音韵特点、文字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对比,本位
6.1 从音韵讲起
6.2 汉英文字的对比
6.3 汉英语法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
第七章汉英句子的宏观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英语的树式结构和汉语的竹式结构,主语一—谓语型句式和话题——说明型句式
7.1 对比的前提:什么是句子
7.2 树式结构和竹式结构
7.3 主语一—谓语型和话题——说明型
第八章微观的汉英语序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英语语序和汉语语序
8.1 什么是语序
8.2 微观的汉英语序对比
8.3 微观研究之不足
第九章宏观的汉英语序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逻辑律,形态律,音韵律,贴近律
9.1 逻辑律对形态律
9.2 音韵律对贴近律
第十章汉英虚词的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虚词,形态,语义虚化,语义补充
10.1 汉语和英语的虚词
10.2 汉英虚词的宏观对比
10.3 汉英虚词的发展趋势
10.4 格式——汉语虚词的又一表现形式
第十一章汉英话语组织法的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英汉语中不同的话语组织法
11.1 意合与形合
11.2 省略、替代与重复
11.3 散行与骈偶
第十二章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悟性,理性,主客体意识,整体思维,个体思维,动词优势,名词优势12.1 悟性与理性
12.2 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12.3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
12.4 动词优势与名词优势
第十三章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2 课时)
重点和难点:中国不同时期的汉英对比研究
13.1 对比与对比史的研究
13.2 以实践为主的时期
13.3 1977年以来的对比研究鸟瞰
13.4 1977年以来汉英对比研究的八大趋势
五、本大纲尚需说明的问题
1. 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
2. 本大纲编制依据是:
①学院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②我院设备及师资现有条件
执笔教师:
教研室主任:
教学单位主任: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