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环保教案--塑料瓶再利用

绿色环保教案--塑料瓶再利用

绿色环保教案---塑料瓶再利用
教学目标:
核心概念:日常生活中的废品再利用是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研究废品利用的活动,了解日常生活中废品再利用的价值。
2.知道品再利用的重要性,探索废品重新利用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节约的意识,能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2.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以后遇到这些废旧的物品该怎么处理呢?
3.其它的废旧物品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我们该怎么做?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你的同伴分享些什么?你想和你的家人说些什么?
5.小结本课内容。
整理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老师一起归类。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假设答案有卖给回收站,扔到垃圾筒等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自习观察小制作。
学生自习观察,进行对比后得出精美小制作都是由废旧物品制作来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可以按照教师出示的步骤制作或者学生自己创造发明小制作。
学生观赏作品,认真聆听老师的谈话。
仔细观察与思考别人的创新作品。
学生集体讨论,派代表总结回答。
2.教师课件出示各种小制作的制作步骤。
3.指导学生进行小制作。
4.教师把所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表扬认真制作的同学,鼓励动手能力不强的同学。
5.课件出示创意小制作。
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变废为宝,充分的调动了我们的大脑细胞,同学们都很棒,都很认真,那么同学们让我们再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这些废旧的物品还有什么用呢?
变废为宝可以使学生的目光聚焦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
精美小制作与废品的对比让学生明白真的可以变废为宝,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近一步的参与课堂。
让学生自己动手,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学生参与度高,对环保的理解会更一步的加深。
鼓励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攀比心理,更好的刺激学生后续学习。
对本次课堂进行近一步的加深,举一反三,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不但塑料废瓶可以制作,别的废品也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让学生不但自己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去,更让学生带动周围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
2.提问:那么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这些废品的呢?
3.谈话:刚才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很多同学都是简单的把废品扔掉或卖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简单的处理这些废品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4.教师出示由于废旧用品引起的环境污染的照片课件。谈话:这些都是由于什么引起的?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1.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变废为宝,让你们都不舍的扔掉这些“宝贝”,你们相信吗?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收集废饮料瓶、废塑料罐和其他废旧瓶罐。
2.教师准备废旧塑料罐等演示用品及准备利用废品做好的精美小制作作品。上课用PPT课件,精美小制作PPT课件。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通过交流,引入问题。
二.变废为宝,进入正题。
三.自己动手,创造发明。
4.举一反三,再次深化。
1.谈话:课后老师布置了任务,让同学们去家里寻找废旧无用的物品,同学们来说说都有哪些呢?
学生集体讨论,派代表总结回答。
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品收集出发,从身边发生的事入手,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也会觉得本课的学习会比较有实际意义。
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处理这些物品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教育前的伏笔的作用。
通过照片的观看让学生明白塑料废品对环境的污染的严重性,明白自己处理的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
2.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制作作品,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吗?”再次出示废旧的塑料瓶,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来比一比,看一看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3.谈话:同学们这些制作都是由什么做的啊?它们好看吗?看了这些作品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1.谈话:同学们你们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吗?咱们就来比一比谁的作品最优秀,谁的创造的最新颖!好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