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档案管理安全子系统
档案维护安全保障子系统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 用安全保障子系统
安 全 基 础 设 施
安全 全程 控制
安全 组织 管理
安全 法律 法规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即档案 管理安全子系统、档案维护安全保障子系统、档
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安全保障子系统。这三个子
系统贯穿档案的整个生命周期,覆盖四大方面, 即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全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 和安全法律规范。
中西部档案馆建设
• 2006年,国家档案局组织人员对各地档案馆舍情况展开专
•
项调查。 内蒙古扎兰屯市争取到了首批《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 档案馆建设规划》项目资金330万元;四川省雅安市荥经 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列入国家中西部档案馆建设2010年首批 实施项目之后,又被批准为国家中西部档案馆建设四川省 五个示范项目之一;合江县档案馆建设项目纳入国家中西 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 2010年9月10日四川省都江堰市档案新馆落成暨档案查阅 利用工作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这成为整个四川省受灾地区 档案馆重建工程的里程碑,也是我国中西部档案馆建设的 亮点工程。 中西部地区市县级档案馆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十 二五”规划,先期已投资6个亿,近200个档案馆受益。
进一步发展。
3.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含义
档案安全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 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由档案安全基础设施、
技术支撑、组织管理、法规标准等若干要素组成。 完善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档案事 业的重要支柱,关系档案事业全面、和谐、可持
续发展全局,对档案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就是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资源所面临的威胁及 其可能造成影响的可能性的评估。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是档案部门风险管理的
基础,是确定档案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
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策划的过程。
主要任务:
1.识别档案面临的各种风险; 2.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
•
档案保护技术
• 国家图书馆图书酸化情况调查 • 二史馆的档案酸度调查 • 第一历史档案馆对国家地理信息中心的古
地图档案进行了脱酸处理 • 沈阳市档案馆于2007年自主研制了档案消 毒仓 • 重点档案抢救工程
档案数字化和数字档案备份
•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 • 干部培训 • 各级国家档案馆要求建立异地备份库
持续发展。”
2010年8月18日, 中国档案学会七届 三次理事会议暨“ 三个体系”建设高 层论坛在哈尔滨市 召开
• 2012年2月通知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讨会
《通知》提出,国家档案局将于今年5月 下旬召开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讨会, 就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 践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工作会议
5.“十一五”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成绩
档案馆防灾 • 广东省档案馆新馆,墙体厚度达600mm。 • 上海闵行区、浙江省义乌市、东阳市等等,很有特 点,也有创新意义。特别是部队单位的各级档案馆 已经建成的有解放军档案馆、总装备部档案、第二 炮兵档案馆等,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武警部队档案馆 等,这些新建的档案馆都是近几年来档案馆建筑的 范式。 • 档案保护功能室。 • 《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2008〕51号)。 • 《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
1.加强涉及档案安全的基础设施基础,为档案安全 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加强涉及档案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档案安全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3.加强涉及档案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档 案安全提供必要地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4.加强档案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为档案安全 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5.加强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为档案安 全提供完善的机制体系保障。
“三个体系”之间的关系
4.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容
建设方针:积极预防、综合防范,在政策引导 下建立一种完善长效的安全机制;
建设目标:四个核心能力(档案安全的基础支撑
能力、档案安全的保管维护保障能力、档案开放利用 驾驭能力、档案安全保障的社会影响力) 建设特点:持续性、多样性、可完善性等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6.“十二五”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 《蓝皮书》:
• • • • • •
加强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 统筹规划,加大对档案安全保障的全面投入 提升水平,完善档案安全保障法规制度与标准 加强合作,促进档案安全保障成果交流与合作 提升科研,促进应用性科研成果的应用 技术主导,营造技术、管理与法规标准三位一体 的档案安全保障建设体系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新认识:
※ 档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两个体系”建设的必要补充; ※ 新时期档案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与档案保护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安全威胁、安全防范技 术、管理方法、人员素质等多方面问题,要解决的不仅 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安全保障各环节的管理 和组织。 档案保护
技术+人才+政策+制度+法规
• “十一五”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成绩、特点 • “十二五”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任务 • 档案安全体系构建的国家/部门策略
组织管理+技术+标准+…… 评估
教育部科学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国家档案局 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 《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7.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方法 Nhomakorabea方法
当务之急:调查评估,找出“短板”
• 短板理论认为:“一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
,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也就是 说,一只木桶再高再大,如果有一块板不 够高,最终也只能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木 桶装水的多少,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主 要矛盾,只有明白事物的薄弱环节,抓住 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 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获得最大限 度的成功。
2010年10月海南特大暴雨中受损的档案(文昌)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 害中受损的干部档案
2010年5月,全国档案安全体 系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建立
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
体系,全体提升档案部门的安 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实体安 全和信息安全,推动全国档案 事业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可
• 浙江《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
份工作的通知》和《全省电子文件和数字档 案登记备份工作实施方案》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与档案容灾、灾后 档案抢救
• 《<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
的通知》(档函〔2008〕207号)。 • 档案突发灾害的处理。例如汶川地震后的 档案抢救。
档案安全保障政策与制度
相关刚性指标
防火等级 抗震等级 温湿度范围
照度
空气质量
容灾等级
专门的专业人员
……
相关柔性指标
• 管理机构 • 专门管理人员 • 管理制度 • 管理标准 • 应急措施 • ……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主体; 2.评估客体
3.评估评估方法
总结
•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内容丰富,是一个系统工程
1.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缘起
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是档案工作 最基本的两项任务。 近年来面临的安全问题:自然灾害频发, 信息安全问题,档案管理上的漏洞和隐患……. 给档案安全造成了一些损失,对档案安全构成 威胁。
从废墟中清理出的档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 中坍塌的北川县档案馆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受损的 玉树县档案馆
依据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采取科学技术方法保 护档案。内容包括档案制成材料的损坏规律和档案保护 技术方法两大部分。
区别: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工作重心:安全威胁、安全防范技术、管理方法、人员素质等 多方面问题。 工作方针:积极预防、综合防范,建立长效安全机制。
档案保护
工作重心:基础设施投入为主,济之以科学的技术手段。
保护方针:“以防为主方防治结合”“八防一安全”。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是管理和技术的集成,是综合性、整体性、
全面性的活动,而档案保护偏重技术,单一性较强。
联系:
主体:档案(实体档案与数字档案) 目的:最大限度延长档案使用寿命 手段:均涉及到安全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 档案保护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石,其成果有助于档案安 全保障体系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提升,离开了保护,档案安全保障 将会陷入理论的空谈。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是对档案保护成果的系统化总结和延伸, 单纯的保护是片面的,只有纳入安全保障体系下,档案保护才能
主持人:周耀林 朱玉媛
45
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保护优秀档案文化遗产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周耀林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主任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
引言
• 《档案学研究》2010年专栏的调整 • 2010年档案科技立项指南 • 2010年5月四川会议
“三个体系”
• 档案事业蓝皮书
10个专题
提纲
1.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缘起 2.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与档案保护 3.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含义 4.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容 5.“十一五”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成绩 6.“十二五”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 7.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方法
• 2008年8月27日,《国家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安
全专项督查活动的通知》。 汶川地震后,《地震受损档案的抢救方法》和《 关于做好档案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 通知》。 2008年8月27日,《关于设置法规督查处和建立 档案督查员队伍的通知》 《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副省级市以上国家档案馆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档函〔 2008〕281号)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