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仿真软件介绍
仿真环境
1、Matlab
2、SPW 3、NS2/NS3
4、OPNET
5、主流网络仿真软件比较
主流网络仿真软件简介
MATLAB
MATLAB 是英文 MATrix LABoratory(矩阵实验室)的缩写。MATLAB 软件是由美国
Mathworks 公司推出的用于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的科学计算系统环境。MATLAB 环 境下,用户集成了程序设计、数值计算、图形绘制、输入输出、文件管理、网络仿 真、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功能。 MATLAB 提供了一个人机交互的系统环境,该系统的基本数据结构是矩阵,在生成 矩陈对象时,不要求作明确的维数说明。与利用 C语言或FORTRAN语言作数值计 算的程序设计相比,利用MATLAB可以节省大量的编程时间。
主流网络仿真软件简介
SPW/SPD
SPW(Signal Processing Worksystem)仿真软件是 CoWare Inc.公
司的产品,现已改名为SPD (Signal Processing Designer)
它提供了面向电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仿真及实施环境,是进行算
法开发,滤波器设计,C 代码生成,硬/软件结构联合设计和硬件 综合的理想环境。 SPW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提供了HDS ( Hardware Design System ) 接口和MATLAB接口。MATLAB里面的很多模型可以直接调入 SPW,然后利用 HDS 生成 C 语言仿真代码或者是 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语言仿真代码。 SPW 通常可以应用于无线和有线载波通信、多媒体和网络设计与 分析等领域。
OPNET标准模型库
标准模型库分成下述几类: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路由协议 传输层协议 物理层 实用程序 综合仿真目标 应用层 无线模型 厂商设备模型
OPNET仿真无线通信网络参数
无线电天线图(长、段、车载天线的增意图等) 天线方位 发射功率 传输及传播延迟(包大小、通道率、收发信机之间的距离) 节点的轨迹(三维空间)。 收信机噪声图 调节类型(fsk、bpsk等) 收信机灵敏度 纠错力 外部接口(ECM、干扰源、大气电离层影响等) ………
主流网络仿真软件简介
ns-3 timeline and roadmap
ns-3.1: June 2008: ns-3 first stable release - simulator core - TCP/IPv4 - point-to-point, CSMA, WiFi device models - mobility models ns-3.2: Sept. 2008: - Python bindings - real-time scheduler - 802.1D learning bridge - Network Simulation Cradle (nsc) - statistics framework ns-3.3: Dec. 2008: - emulation - initial IPv6 support - ICMP support ns-3.4: Apr 2009: - Tap Device - Object names - new Wifi models - calendar queue scheduler - allinone build system ns-3.5: July 2009: - 802.11e MAC EDCA - 802.11n A-MSDU frame aggregation - 802.11b PHY - Nakagami loss model - Gamma, Erlang, Zipf random variables
OPNET 在国内应用
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也已经有三十多家用户。这三十
多家用户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客户较多,如总参通信部, 电子部54所,海军自动化所、电子部7所、10所、29所、30 所等。在民用方面OPNET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 信息产业部传输所、大唐电信、中兴通信、华为、 MOTOROLA等设备制造商用OPNET进行设备、协议等的 开发;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中国电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 用OPNET进行网络规划、优化。
主流网络仿真软件简介
NS2
NS 一般被认为起源于1989 年由 UC Berkeley开发的 REAL 网络仿真器 (REAL
network simulator) 。 1995 年,NS 的开发获得美国军方 DARPA VINT(Virtual InterNetwork Testbed)项 目的资助,由 USC/ISI, Xerox PARC, LBNL, 和 UC Berkeley 合作开发。之后,NS2 的开发还得到了 DARPA SAMAN(Simulation Augmented by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Network) 项目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NSF CONSER(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项目的资助。 1995年7月31推出v1.0a1版本,此后一直不断有人改进和更新,1996年11月6日即推出 了NS-2的第一个版本:ns-2.0a1 版本。2003 年 2 月 26 日发布 ns-2.1b10 版本后, NS-2 改变了主要版本标注方法,ns-2.1b10 作为 NS-2.26。 目前最新正式发布版本为 2006年 9 月26 日发布的NS-2.30。其具体版本更新历史和 主要特性改进及其贡献者信息在官方网址详细列出: /nsnam/ns/CHANGES.html。
主流网络仿真软件简介
SPW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高效便捷的仿真手段:它用 C 语言开发,仿真效率高,同时,他提供图形化的配置
仿真界面,友好的消息显示机制。而且可以在不需要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多速率、 动态调度的仿真处理。 多种建模方式支持:只要是 C/C++兼容的建模,系统都可以提供支持,其建模参数 可以是 C 兼容的变量表达式语言定义的复杂函数。 大规模的标准数据模型,可支持 XML、关系数据库,并提供 TCL、C++等编程接口。 丰富的构件库,并支持在原有构件库上的编程微调,直接提供 C 源码的编辑和编译 环境。 强大的分析和管理工具,可自动生成信噪比曲线,误码率曲线等。 提供从系统建模到芯片级硬件设计的自动化功能。
主流网络仿真软件比较
MATLAB 界面友好性 拓扑结构配置 支持的构件库 配置灵活性 执行效率 支持语言 可扩展性 兼容性 主要应用 使用成本 入门难度 代码 代码 丰富的工具箱 比较灵活 低 C/FORTRAN 比较好 一般 科学计算、矩阵运 算 较高 一般 SPW GUI、代码 GUI、代码 丰富的构件库 比较灵活 一般 C/HDL 比较好 与MATLAB兼容 DSP、无线通信、 链路层 高 难 OPNET GUI、代码 GUI、配置方便 丰富的构件库 一般 较高 Proto-C 差 差 网络路由仿真 高 难度大 NS-2 TCL NSG/Nsbench、代 码 丰富的组件模块 非常灵活 较高 C++/OTcl 好 一般 网络协议仿真、IP 网络 开源免费 较难
主流网络仿真软件简介
NS3
ns-3 is a discrete-event network simulator for Internet systems
ns-3 allows researchers to study Internet protocols and
large-scale system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ns-3 is intended to eventually replace the popular ns-2 simulator ns-3 is a new simulator (not backwards-compatible with ns-2)
OPNET的缺点
价钱昂贵.OPNET的单使用者授权费超过2万5千美金.
学习的进入障碍很高,通过专门培训而达到较为熟练程度
至少需一个多月的时间 仿真网络规模和流量很大时, 仿真的效率会降低。
软件所提供的模型库是有限的,因此某些特殊网络设备的
建模必须依靠节点和过程层次的编程方能实现。 OPNET对路由协议的仿真比较适合,但是对链路的仿真好 想就只能通过Pipeline stage来做。
虽然OPNET Modeler 的功能集中在以上四项,但是并不局限于以上。
它可以很灵活的应用于各种网络(有线,无线,卫星以及混合网络) 的仿真。 以下列出它的一些典型的应用示例:
OPNET国外客户群
军方客户:OPNET由于其仿真的精确性,友好的界面以及
具备HLA体系接口,成为军方客户进行和网络有关开发时 的首选产品。OPNET从1987年产生起,一直被美国军方作 为网络建模和仿真的标准,并参与了许多军方项目的开发。 电信级运营商(A&T,NTT Docomo, France Telecom等) 大型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如3COM, Cisco,Nortel Networks,Lucent等):这部分客户需要OPNET作为其网 络设备,协议以及应用开发的工具。 中大型企业(如汇丰银行、Beoing等等):这部分客户一 般具有比较庞大的内部网络,企业的业务依靠网络来进行, 一些应用对网络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设备的研发:一些设备制造商,如3com,Cisco等,在新的设备投入
市场之前,需要将其模型放到OPNET的虚拟网络环境中进行验证。
-协议的研发:用于开发用户需要的,或者下一代的通信协议,如
IPV6,并且仿真其性能。 -网络的研发:用于分析有线/无线设备组网以后的整体性能与特定参 数。 -业务的研发:开发新型的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