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时间的计算

1.2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时间的计算

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时间的计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1,第5页例2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使学生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数学的方法。
2.填空
(1)9分=()秒5时=()分
240秒=()分8时=()分
360分=()时120秒=()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在○里填上“>”“<”或“=”
250秒○2分9时○900分26分○260秒
110分○1时10分86分+34分○3时
4.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钟?




1.教学第4页例1
(1)1时等于多少分?(学生答)那2时呢?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主探究。
(3)学生反馈
2时就是2个60分,60+60=120,2个60分就是120分。
2.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4)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5)学校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8时,小明上学要15分钟,谁能说说小明每天几时几分从家里出发刚好不迟到吗?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教师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教师小结出时间单位间转换的方法。
(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2.教师操作模型,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3.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看时间,那么各时间单位之间该如何换算呢?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条有趣的谜语:“矮个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个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表模型,提问:
(1)“矮个”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时间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1.口算
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
3.基础训练相关练习




时间单位的换算与时间的计算
例1:1时=60分2时=(120)分
2时=60分+60分=120分
例2:7:30过15分钟就是7:45
2.利用学具进行探讨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求经过的时间。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试着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多少分钟。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一大格是5分钟,3大格是15分钟。
因为都是7时多,可以直接用45-30算出是15分钟。
(3)教师拨钟表模型,学生观察,验证结果。
7:30过15分钟就是7:45,解答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