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施工规程目录1 总则 (1)1.1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定义及主要内容 (1)1.4基本要求 (1)1.5说明 (1)2 路基 (2)2.1 一般规定 (2)2.1.1路基基本功能 (2)2.1.2小修保养作业范围 (2)2.1.3小修保养工作要求 (2)2.1.4小修保养策略 (2)2.2 路肩 (3)2.2.1基本要求 (3)2.2.2土路肩草坪修整 (3)2.2.3土路肩横坡处理 (3)2.2.5土路肩加固 (5)2.2.6土路肩整治质量验收 (6)2.3 土质边坡 (6)2.3.1基本要求 (6)2.3.2边坡绿化修整 (6)2.3.3边坡冲刷处治 (7)2.3.4边坡防护砌石加固 (7)2.3.5边坡种植加固 (8)2.3.6边坡整治质量验收 (8)2.4 排水设施 (8)2.4.1排水设施分类 (8)2.4.2基本要求 (8)2.4.3排水设施养护 (8)2.4.4盖板边沟维修 (9)2.4.5路肩盲沟修筑 (9)2.4.6边沟加固 (10)2.4.7边沟整治质量验收 (10)2.5 路基防护工程 (10)2.5.1路基防护工程定义 (10)2.5.2基本要求 (10)2.5.3防护工程裂缝维修 (10)2.5.5水泥混凝土防护维修 (11)2.5.6路基防护工程质量验收 (11)2.6 路基翻浆 (12)2.6.1路基翻浆定义 (12)2.6.2基本要求 (12)2.6.3翻浆预防措施 (12)2.6.4翻浆处治措施 (12)3 路面 (14)3.1 一般规定 (14)3.1.1路面功能 (14)3.1.2路面养护要求 (14)3.1.3路面环境要求 (14)3.1.4冬季除雪要求 (14)3.1.5路面排水要求 (15)3.1.6各种路面通用材料要求 (15)3.2 沥青路面 (16)3.2.1沥青路面定义、小修保养内容及基本要求 (16)3.2.2路面破损类型及小修保养策略 (17)3.2.3裂缝类病害维修 (19)3.2.4局部坑槽、沉陷、严重龟裂等维修 (22)3.2.5麻面松散病害维修 (35)3.2.7泛油维修 (40)3.2.8基层处治 (40)3.3 水泥路面 (46)3.3.1水泥路面定义、小修保养内容与基本要求 (46)3.3.2路面破损类型及小修保养策略 (46)3.3.3清扫保洁与接缝保养 (48)3.3.4裂缝类病害维修 (48)3.3.5接缝维修 (51)3.3.6坑洞维修 (53)3.3.7板角断裂维修 (53)3.3.8补块维修 (54)3.3.9整板维修 (55)3.3.10错台病害维修 (56)3.3.11基层脱空、软化维修 (57)3.3.12面板拱起维修 (61)4 桥涵 (63)4.1 一般规定 (63)4.1.1定义功能 (63)4.1.2小修保养作业范围 (63)4.1.3小修保养标准 (63)4.1.4小修保养策略 (63)4.3桥面排水系统疏通 (64)4.4 伸缩缝养护 (64)4.4.1定义功能 (64)4.4.2养护要求 (65)4.4.3维修措施 (65)4.5 桥面铺装养护 (67)4.5.1定义功能 (67)4.5.2养护要求 (67)4.5.3水泥类桥面铺装损坏维修 (67)4.5.4沥青类桥面铺装损坏维修 (68)4.6 栏杆、人行道、防撞墙等小型构件养护维修 (68)4.6.1定义功能 (68)4.6.2养护要求 (68)4.6.3维修措施 (68)4.7 支座保养 (69)4.7.1定义功能 (69)4.7.2养护要求 (69)4.8 桥梁下部构造养护 (69)4.8.1定义功能 (69)4.8.2养护要求 (69)4.8.3维修措施 (69)4.9.1定义功能 (70)4.9.2养护要求 (70)4.9.3养护措施 (70)4.10 涵洞养护 (71)4.10.1定义功能 (71)4.10.2养护要求 (71)4.10.3涵洞维修 (71)4.11桥梁养护 (72)4.11.1钢筋混凝土梁桥日常养护与维修 (72)4.11.2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日常养护与维修 (73)4.11.3拱桥日常养护与维修 (73)4.11.4钢桥日常养护与维修 (74)4.11.5斜拉桥日常养护与维修 (74)4.11.6悬索桥日常养护与维修 (75)4.12 锥坡、调治构造物养护 (76)4.12.1锥坡日常养护与维修 (76)4.12.2调治构造物日常养护与维修 (76)5 沿线设施 (77)5.1 一般规定 (77)5.1.1公路沿线设施定义 (77)5.1.2养护要求 (77)5.1.3小修保养策略 (77)5.2 交通安全设施 (77)5.2.1防眩板、轮廓标 (77)5.2.2波形防撞护栏 (78)5.2.3钢筋混凝土防撞护墙 (79)5.2.4里程碑、百米桩、界碑、警示桩 (79)5.2.5隔离栅 (80)5.3 公路交通标志 (80)5.4 公路交通标线 (81)6 路面养护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83)6.1 冷补沥青混合料 (83)6.2 坑槽、沉陷类病害应急性修补 (84)6.3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技术 (85)7 养护作业安全 (87)7.1 一般规定 (87)7.2 施工准备 (88)7.3 施工过程 (88)7.3.1路基工程 (88)7.3.2旧路面凿除 (89)7.3.3路面基层 (90)7.3.4沥青路面 (90)7.3.5水泥混凝土路面 (90)7.4 小修保养作业安全设施布设 (90)7.4.1 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0)7.4.2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1)附录 (93)1 总则1.1目的为提高公路小修保养水平,保持公路技术状态,保证服务水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内干线公路的小修保养工程。
1.3定义及主要内容公路小修保养是指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预防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主要内容包括日常巡查、整修路基边坡、清理与维修边沟等排水设施、路肩硬化,路面保洁、路面病害修复、涵管疏通、桥梁栏杆与扶手保洁维修、伸缩缝清理,更换与整修护栏及护栏立柱,里程碑、轮廓标、安全桩、警示桩保洁、扶正及更换等。
1.4基本要求(1)公路小修保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方针。
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2)各级养护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要结合公路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根据本规程规定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公路小修保养工作。
(3)公路小修保养应以机械化操作为主,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1.5说明如本规程与国家和行业将发行有关标准和规定相抵触,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2 路基2.1 一般规定2.1.1路基基本功能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路面共同承担车辆荷载,并把车辆荷载通过其本身传递到地基。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基本条件。
必须保持路基土的密实,排水性能良好,各部尺寸和坡度符合要求,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
2.1.2小修保养作业范围路基小修保养通过对公路各部分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
其作业范围包括下列内容:(1)维修、加固路肩、边坡。
(2)疏通、改善排水设施。
(3)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
(4)清除坍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防治水毁。
(5)观察和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2.1.3小修保养工作要求(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不适,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路面接茬平顺。
(3)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松散,坡度符合规定。
(4)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泄水槽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纵坡符合要求,排水畅通,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面、路肩及边沟内不积水。
(5)挡土墙、护坡及防雪等设施保持完好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
(6)做好翻浆、坍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病害的预防、治理和抢修,缩短阻碍交通时间。
2.1.4小修保养策略针对路基各组成部分小修保养需求,制定养护处治策略、处治时限如下表所示,各种处治措施的具体施工工艺参见本章后续各节内容。
表2. 1 路基小修保养策略注:上表中星号的含义如下,规程其它部分策略中星号的含义亦同下。
(1)★★★★为突发抢修工程或造成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公路桥涵病害,经发现或接到通报后,24小时内安全措施到位或修复;(2)★★★为经发现或接到通报后,5天内安全措施到位或修复的;(3)★★为经发现或接到通报后,10天内安全措施到位或修复的;(4)★为经发现或接到通报后,20天内修复或按季节、时间修复的。
2.2 路肩2.2.1基本要求路肩应保持适当的横坡,坡度顺适。
硬路肩横坡与同类型路面横坡相同;土路肩或草皮路肩的横坡应比路面横坡大1%~2%,以利于排水。
路肩应经常保持平整、坚实。
对车辙、坑槽、与路面产生错台以及堆积物形成的高路肩,必须及时整修或清除;积水和淤泥及时排出和清除,并用与原路肩相同的土填平压实,保持原有状态。
硬路肩产生病害可参照同类型路面的治理方法处理。
2.2.2土路肩草坪修整(1)机具设备背扶式或手推式割草机。
(2)处理流程对人工种植的草皮,组织有经验的绿化养护职工,经常性的清除草坪中杂草。
对自然生长的草皮定期组织专业绿化养护职工,阶段性地对草坪(割草机)进行修剪,控制草高(含杂草)不得超过15cm。
2.2.3土路肩横坡处理(1)填补材料用粘结性良好的土或与原路基相同的土填补并压(夯)实。
不得用清理排水沟挖出的淤泥或含有草根的土填补。
(2)机具设备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平板振动夯(30kw)。
(3)处理流程测量放桩挂线修整夯实图2.1 土路肩处理流程经测量放桩,人工带线修整。
填补时采用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平板振动夯压实。
填补厚度大于15cm时,分层填筑夯实。
对铲除的多余土方及用于填补的材料,不要堆积在路肩上,如必须堆积在路肩上时,选择在较宽的地段沿一侧堆放。
料堆内边距路面边缘至少保持30cm,以利行车。
每隔10~20m必须留出不少于1m的空隙,以利排水,且堆放时间不宜超过10天。
(4)处治要求横坡过大时,应填补压实;横坡过小时,应铲削整修至规定(设计)坡度。
2.2.4截水明槽设置陡坡路段路肩应设置截水明槽。
(1)材料准备草皮或片石、碎(砾)石、粘土。
(2)机具设备锹等小型机具。
(3)处理流程开挖截水槽填碎石筑拦水土埂加固淌水槽图2.2 截水明槽设置流程①截水明槽的设置:自纵坡坡顶,每隔20m左右两侧交叉设置宽30~50cm的斜向截水(明)槽,用碎(砾)石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