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姓名:学号:班级号:实验日期:2016.6.12实验成绩:流体力学综合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3. 测定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1、求 λ 与Re 的关系曲线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动(如图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由上面两式得:而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 λ------------摩擦阻力系数;d l .----------直管长度和管内径,m ;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 ρ-----------流体的密度,kg/m3;ρPh f ∆=22u d l h f ⋅⋅=λ22u l d P ⋅⋅∆=ρλμρdu =Re )(Re,d f ελ=图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f h gz u p P +++=++222212112gz 2u ρρμ-----------流体黏度,Pa.s ;u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m/s ;流体在一段水平等管径管内流动时,测出一定流量下流体流经这段管路所产生的压降,即可算得f h 。

两截面压差由差压传感器测得;流量由涡轮流量计测得,其值除以管道截面积即可求得流体平均流速u 。

在已知管径d 和平均流速u 的情况下,测定流体温度,确定流体的密度ρ和黏度μ,则可求出雷诺数Re ,从而关联出流体流过水平直管的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关系曲线图。

2、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由功率表测定。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N ;95.0值取为—机械传动效率,近似—;—离心泵轴功率,—式中:功率。

式来计算轴电机输入功率后,用下本实验采用功率表测定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也是电泵轴所消耗的电功率,的测定:泵轴功率是指)(离心泵的轴功率)3(。

/—流体密度,—;—离心泵扬程,—;/,—离心泵出口管内流速—;口真空度,—离心泵出口表压、进—p ,,0式中:2.02u -p -增加的能量为,所以水经离心泵所2.0Z -Z ,,-因22方程式:此两截面间列出伯努利截面,在2—2表处为截面和离心泵出口压力1—1心泵进口真空泵为以水平地面为基准,离。

,此能量称为扬程)(的能量确定水经离心泵所增加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和离心泵出口压力表之质是水,则在水箱液面能量。

若泵输送的介重量流体所提供的外加1输送的测定:扬程是指泵每)()扬程2(量。

后面的调节阀来调节流本实验采用涡轮流量计测定,流量,并由涡轮流量计口阀调节离心泵输送的)的测定:通常用泵出/()流量1(离心泵的重要依据。

的适宜操作条件和选用泵的特性曲线是确定泵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所得的三条曲线,即为一直角坐标系间的关系分别标绘在同对和、三种曲线来表示。

若将)(效率与流量和)(、轴功率与流量)(与流量泵在一定转速下,扬程离心泵的特性,可用该电传传电322真表2122表真12表大气压2真大气压122221211223321ηηρρρρηηkW N N N kW N m kg O mH H s m u Pa p H H gu g p H p p p p p p H Z gu g p H Z g u g p H O mH kg O mH H h m q Q N H q f q f N q f H f ff v ⋅=≈+++==+==+++=+++===∑∑∑1021000819有效功率,即是离心泵对流体所做的而理论功率N ,即论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测定:泵的效率是指理(4)离心泵效率η的t qHρ.qHρqHρg N NN ηt t =⨯===三、实验流程图四、实验操作步骤1、求 λ 与Re 的关系曲线1) 根据现场实验装置,理清流程,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熟悉各仪表的使用方法。

2) 打开控制柜面上的总电源开关,按下仪表开关,检查无误后按下水泵开关。

3) 打开球阀1,调节流量调节闸阀2使管内流量约为10.5h /m 3,逐步减小流量,每次约减少0.5h /m 3,待数据稳定后,记录流量及压差读数,待流量减小到约为4h /m 3后停止实验。

4) 打开球阀2,关闭球阀1,重复步骤(3)。

5) 打开球阀2和最上层钢管的阀,调节转子流量计,使流量为40h L /,逐步减小流量,每次约减少4h L /,待数据稳定后,记录流量及压差读数,待流量减小到约为4h L /时停止实验。

完成直管阻力损失测定。

2、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1) 根据现场实验装置,理清流程,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熟悉各仪表的使用方法。

流体力学实验流程示意图2) 打开控制柜面上的总电源开关,按下仪表开关,先关闭出口阀门,检查无误后按下水泵开关。

3) 打开球阀2,调节流量调节阀1使管内流量,先开至最大,再逐步减小流量,每次约减少1h /m 3,待数据稳定后,记录流量及压差读数,待流量减小到约为4h /m 3后停止实验,记录9-10组数据。

4) 改变频率为35Hz ,重复操作(3),可以测定不同频率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五、实验数据记录 1、设备参数:mm d m L 6管内径:;0.2层流钢管管长:11==; mm d m L 31管内径:;2.1湍流铜管管长:22==; ;31管内径:;2.1湍流钢管管长:33mm d m L ==.31管内径:;)95.0(;2.0离心泵.12孔板孔径:;40;出口管径:50离心泵进口管径:1传传电mm d N N m Z mm d mm d mm D o ==⨯==∆===ηη2、实验数据记录1)求 λ 与Re 的关系曲线铜管湍流 钢管湍流钢管层流2、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30Hz离心泵数据记录35Hz离心泵数据记录六、典型计算1、 求 λ 与Re 的关系曲线以铜管湍流的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T =22℃时,ρ≈997.044kg/m 3 μ≈1.0×10−3Pa ∙s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P 1ρ+u 12+gz 1=P 2ρ+u 22+gz 2+ℎf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ℎf =∆P ρ=3.14∗10001000=3.15J/kgu=q v A=q v π4d 12=8.73600×0.0007548=3.202m/s ;Re =duρμ=0.031×3.202×997.0440.001=98960.27因为ℎf =λ∆Pρ; 所以λ=∆P ρd 1l 2u 2=3.15×0.0311.2×23.2022=0.01587其他计算与此相同。

2、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铜管湍流湍流铜管:管长L 2=1.2m ;管内径d 2=31mm钢管湍流湍流钢管:管长L3=1.2m;管内径d32=31mm钢管层流层流钢管:管长L1=2m;管内径d1=6mm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以第一组数据为例,n=30HzT=23℃时,ρ≈997.044Kg/m3μ≈1.0×10−3Pa∙s以水平地面为基准面,离心泵进口压力表为1-1截面,离心泵出口压力表为2-2截面,在此两截面之间列伯努利方程P1ρg +u12g+z1+H=P2ρg+u22g+z2+∑H f因为∑H f≈0; 所以H=P2−P1ρg +u2−u12g+∆Z∆Z=Z2−Z2=0.2m; 进口直径D=50mm ; 出口直径d=40mmu1=q vA1=q vπ4D2=15.653600×π4×0.052m/s=2.215m/s; u2=q vA2=q vπ4d2=15.653600×π4×0.042m/s=3.458m/s、H=3.647mH2ON=N电∙η电∙η传; η电=0.75; η传=0.95N=694×0.75×0.95=494.5Wη=N tN; N t=qHρg=3.647×15.65×997.044×9.81/3600W=155.26Wη=155.26494.5×100%=31.36%30Hz离心泵的特性曲线35Hz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七、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求 λ与Re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由关系曲线可以看出,钢管层流实验中,雷诺数Re与摩擦阻力系数λ在双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关系,摩擦阻力系数λ只与流动类型有关,且随雷诺数Re的增加而减小,而与管壁粗糙度无关;在铜管湍流与钢管湍流实验中,摩擦阻力系数λ随雷诺数Re增加而趋于一个定值,此时流体进入完全阻力平方区,摩擦阻力系数λ仅与管壁的相对粗糙度有关,与雷诺数的增加无关。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基本与理论相符合,但是也存在误差,如:在钢管层流实验中,在雷诺数在1870~2000范围内,雷诺数Re增大,λ并不随Re增大而减小,反而增大。

产生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在Re为1870~2000范围内时已经非常接近于湍流,导致其规律与理论出现偏差。

此外,还有可能是因为设备本身存在的误差,即流量调小至一定程度时,无法保证对流量的精准调节,使结果出现误差。

减小误差的措施:a.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无漏水等现象再开始实验;b.进行流量调节时,每次应以相同幅度减小c.调节好流量后,应等待3分钟,等读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实验结果:有实验数据和曲线图可以看出,扬程随流量的增加而降低,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升高,效率随流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随着转速增大,三者均增大,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本符合Q v ′Q v =n′n、H′H=(n′n)2、N′N=(n′n)3的速度三角形关系。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规律基本符合,在转速为35Hz时结果较理想,但是在转速为30Hz时,虽然符合基本规律,但是效率明显过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转速过低,设备存在的设备误差更大,改善方法是在较高转速下进行实验。

减小误差的方法:a.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无漏水等现象再开始实验;b.进行流量调节时,每次应以相同幅度减小c.调节好流量后,应等待3分钟,等读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