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工厂设计第三章物料计算

食品工厂设计第三章物料计算

第三节物料计算一、内容: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计算。

二、意义:(1)通过物料计算,确定各种主要物料的采购运输量和仓库贮存量;(2)通过物料计算,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劳动力定员及包装材料等的需要量。

三、依据基本资料是“技术经济定额指标”。

技术经济定额指标是各工厂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数据。

这些数据往往因地区差别、机械化程度、原料品种、成熟度、新鲜度及操作条件等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辐度。

选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老厂改造就按该厂原有的技术经济定额作为计算依据,再以新建厂的实际情况做修正。

四、方法(1)确定工艺流程示意图(2)确定计算的基础数据(工艺指标和劳动定额)(3)确定计算基准(班产成品量)(4)按照流程顺序依次计算所有操作时的物料量(5)计算包装材料的量(6)列物料衡算表五、案例1. 以班产原料量为计算基准2 . 以班产成品量为计算基准1)已知班产量成品量:原汁猪肉罐头12.5t2)罐保温时成品的量因罐保温时损失率为0.2% ,得:12.5t×(1+0.2% )=12.25 t3)调味时的物料量因灌装时物料增加率10%,得:12.25t ×(1-10%)=11.025t4)切小块时物料的量因调味时加入调味料为1.08%,得:11.025t ×(1-1.08%)=10.906t5)去淋巴、杂质时物料的量因切小块时物料损失1.33%,得:10.906t×(1+1.33%)=11.051t6)切大块时物料的量因去淋巴、杂质时损失0.6%,得:11.051t ×(1+0.6%)=11.117t7)去皮时物料的量因切大块时损失1.31%,得:11.117t×(1+1.31%)=11.263t8)剔骨时物料的量因去皮时物料损失10%,得:11.263t×(1+10%)=12.389t9)分段时物料的量因剔骨时损失13.2%,得:12.389t×(1+13.2%)=14.024t10)解冻时物料的量因分段时损失2.15%,得:14.024t×(1+2.15%)=14.326t11)冻肉片的量因解冻时增加率是0.05%,得:14.326t×(1-0.05%)=14.318t包装材料的计算1)成品量是12.5t,每罐装397g,则需空罐数:12.5t×1000000÷397=31486(罐)2)包装箱的量按48罐/箱计算,得:31486罐÷48=656只为什么叫做物料衡算?第四节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及选型一、设备分类:1. 专业设备:指杀菌锅、胶体磨等专业性较强、仅为食品工厂使用的设备;2. 通用设备:泵、风机等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的设备称为通用设备;3. 非标准设备:指生产车间的贮藏、池子等设施。

二、设备工艺设计与选型的任务:是在工艺计算的基础上,确定车间内所有工艺设备的台数、型式和主要尺寸。

三、设备选型的目的:(1)着手进行车间布置设计;(2)为下一步施工图设计以及其他非工艺设计项目(例如设备的机械设计、土建、供电、仪表控制设计等)提供足够的有关条件;(3)为设备的制作、订购等提供必要的资料四、设备设计与选型的重要性(1)影响投资;(2)影响运转、维修;(3)影响工人劳动强度;(4)影响产品质量。

(5)反映所设计工厂的先进性和生产的可靠性。

五、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的原则(1)满足工艺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2)大中型食品工厂选用较先进的、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小型工厂则选用较简单的设备,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3)能充分利用原料、能耗少、效率高、体积小、维修方便、劳动强度低,并能一机多用,备品、备件供应方便;(4)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易清洗、装拆,与食品接触的材料不易腐蚀,不对食品造成污染。

(5)设备结构合理,材料、性能可适应各种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酸碱度等);(6)在温度、压力、真空、浓度、时间、速度、流量、液位、计数和程序等方面有合理的控制系统,并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方式。

六、专业性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的依据(1)由工艺计算确定的成品量、半成品量、原料量、辅料量、耗汽量、耗水量、耗冷量等;(2)工艺操作最适的外部条件(时间、温度、压力、真空度等);(3)设备的构造类型和性能。

七、专业性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的程序(1)明确设备的工艺目的和要求;(2)设备的性能、特点评价;(3)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4)设备台、套数量的确定;(5)设备的工程计算(用水量、用汽量、换热面积、干燥面积等);(6)设备传动特性的确定和动力消耗的计算;(7)设备结构的工艺设计和工艺条件的满足;(8)材质的选择、控制系统和在线检测(浓度、流量、温度、压力、真空度等)的精度;(9)其他特殊问题。

八、举例:(一)乳品工厂、饮料工厂常用的带搅拌的贮罐设计1.设备容量的确定由物料衡算知,需设计v=11 m3贮罐,2只。

2. 材质选择按食品规范,与物料接触的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

3. 几何尺寸的确定取筒形,平盖,椭圆形封底,带搅拌器。

取筒高H=D,V1=0.785D3+n/24 D3=11.0解方程,D=2.29m,圆整取D=2.4m,则H=2.4m验算:设封头高度h1=550mm,直边高度h2=25mm,则封头容量v封=1.49m3,校核其容积v实:v实=v筒+v封=0.785×2.42×2.4+1.49=10.85+1.49=12.34(m3)v实>v1,可以满足工艺要求。

4.壁厚确定物料贮罐为常压容器,查普通钢制圆筒壁厚表,确定筒体壁厚为s=6mm,筒体重G1=322×2.2=708.4(kg)封底选s封=8mm,G2=62.8×5.4=339(kg)5.搅拌功率计算(1)搅拌轴功率P=5.4kw(2)电动机功率Pg=9(kw)查有关手册,结合转速,选用合适的电机。

6.支座选择选用支撑式支座,Q=4.0t7. 主要管径确定(1)人孔取DN=500mm;(2)进水管取DN主80mm;(3)出料管根据选择的溶液输送泵进口管径配套,取DN=80mm。

(二)班产1.25L果汁饮料设备选型1. 洗果机查物料衡算表知洗果量为15吨/班确定洗果时间为5小时则,洗果机的生产能力为:15吨÷5小时= 3吨/小时选择3吨/小时洗果机,1台。

2. 调配罐由物料衡算表知,配料时的物料量为38.2吨,选用盛装能力为10吨的调配罐(带搅拌器),4台。

3. 均质机由物料衡算表知,均质时的物料量为38T确定均质时间为6小时则,均质机的生产能力应为38吨÷6小时≈6.33吨/小时选6.5吨/小时均质机,1台或选3.5吨/小时均质机,2台九、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明细表(二)设备一览表第五节劳动力计算一、劳动力计算的重要性在食品工厂设计中若劳动力定员过少,会使投产后生活设施不足,工人超负荷工作,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定员过多,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大生产成本。

二、食品厂劳动定员的组成三、编制定员方法根据企业性质、规模、生产组织结构等进行责任制、岗位制的确定。

在明确定员的类别组成后,可将全厂定员按表3-37和表3-38的要求来进行定员。

四、编制劳动定员的依据(1)工厂和车间的生产计划(产品产量);(2)劳动定额、产量定额、设备维护定额及服务定额等;(3)工作制度(连续或间歇生产、每日班次);(4)出勤率(指全年扣除法定假日、病、事假等因素的有效工作日和工作时数);(5)全厂各类人员的规定比例数等。

五、影响劳动定员的因素⏹食品工厂正在按GMP、HACCP、Qs的要求组织生产,食品生产卫生条件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受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食品工厂生产呈现出极强的季节性,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六、劳动力计算方法按照生产旺季的产品方案,兼顾生产淡季,以主要工艺设备的生产能力为基础进行计算。

1.各生产工序的劳动力计算(1)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工序基本以手工作业为主,常见于食品工厂的初加工生产工序,如水果去核、去皮,肉类的剔骨、去皮、分割、切肉等。

此外,若采用人工作业生产成本较低时,也经常选用该种生产方式。

计算方法:根据生产单位重量品种所需劳动工日来计算。

公式:P1(人/班)=劳动生产率(人/t产品)×班产量(t/班)(2)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序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序。

根据每台设备所需的劳动工日来计算。

公式:Mi——每台设备每班所需人数。

Ki——相关系数,其值小于等于1。

2.生产车间的劳动力计算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以上两种工序并存。

若用p表示车间的总劳动力数量,则:式中3——在旺季时实行3班制生产S——修正系数,其值≤1P3——辅助生产人员总数,如生产管理人员,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运输人员、检验人员等,具体计算方法可查阅相关设计资料来确定。

3. 男女比例的确定男女比例由工作岗位的性质决定。

强度大、环境差、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以男性为主,女性能够胜任的工种则尽量使用女工。

此外能够采用临时工的岗位,应以临时工为主,以便可以加大淡、旺季劳动力的调节空间。

七、案例利乐TBA/8 生产车间的劳动力计算(1)确定工艺流程(2)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及操作要求(3)确定工序生产方式(4)计算班产量劳动力的需求应按最大班产量来计算,利乐TBA/8生产车间生产量主要是由无菌包装机所决定。

若每班工作8h,则:班产量= 4(台)×6000(包/h)×8h= 192000(包/班)= 8000(箱/班)(注:1箱=24包)。

(5)各生产工序的劳动力计算(6)生产车间劳动力计算由表3-27可知:P1=P装箱+P入栈=8+3=11人;P2=K包装M包装+K贴管M贴管+K缩膜M缩膜=4×1+4×0.5+1×1=7(人/班);另外,因车间管理和随时调配的需要,要增加3名机动人员,均为男性,大学以上学历,能够参与车间管理和填补每种岗位的空缺。

故P3=P检验+P入库+P机动=2+1+3=6(人/班)考虑到车间生产在员工上厕所及吃饭不停机,修正系数S取1。

在生产旺季时每天实行3班生产,因此车间的劳动力总数P=3S(P1+P2+P3)=3×1×(11+7+6)=72(人/d)。

其中男员工30人,女员工为42人,临时工33人,正式工39人,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为27人。

作业:xxx吨/年xxx食品厂生产工艺设计1.确定产品方案2.生产工艺流程3.物料衡算4.选择设备5.画出生产工艺流程图思考题:1.物料计算的意义。

2.食品厂设备的分类。

3.设备工艺设计与选型的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