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1.新建一个食品厂的基本建设程序是什么?各主要环节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答: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结合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同时选择厂址。

在可行性研究获得批准后,编写设计计划任务书。

根据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试产、验收,最后交付使用。

2.基建的概念及分类?答:(概念)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与安装。

包括工厂、农场、水库、商店等工程的建设,以及机械设备和车辆等的添置和安装,也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等房屋建筑、设备添置和安装及居民住宅的建设(分类)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照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和更新改造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依据、作用和步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及可行性研究的注意事项?答:【概念】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

其成果是根据各项调查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而得出。

它的论证以大量数据作为基础。

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搜集各种资料、数据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和条件。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变化趋势;可靠的自然、地理、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国家公布的关于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指标等。

【作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投资者申请项目贷款的依据;与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商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建设项目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投资项目制订技术方案、设备方案的依据;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依据。

【步骤】开始筹划→调查研究→优化和选择方案→详细研究→编写报告书→资金筹措【内容】(看一下,可能不考)总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设计方案;环境保护;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实施进度的建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注意事项】A.可行性研究应具有科学性和独立性B.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要符合要求C.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目前可委托经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颁布证书的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公司承担)D.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办法(编制完成后,有委托单位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原则】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不能把可行性研究当成一种目的,为了可行而研究,以它作为争投资,争项目,争计划的一个“通行证”第二章:厂址选择1.厂址选择的概念、重要性及原则是什么?答:【概念】厂址选择是指在相当广阔的区域内选择建厂的地区,并在地区、地点范围内从几个可供考虑的厂址方案中选择最优厂址方案的分析评价过程。

【重要性】厂址选择是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核心内容。

厂址选择不仅关系到工业布局的落实、投资的地区分配、经济结构、生态平衡等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问题,还将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项目投产后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

【原则】●厂址的地区布局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开发及管理的有关规定(大中城市郊区)●厂区自然条件要符合建设要求●厂址选择应按照指向原理,根据原料、市场、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限度区位来综合分析确定●厂址选择要考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等条件●便于利用现有生活福利、卫生医疗、文化教育和商业网点等设施●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2厂址选择常用方法有哪些?答:统计法把厂址的诸项条件(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技术经济条件)当作影响因素,把欲要比较的厂址编号,然后对每一厂号厂址的每一个影响因素,逐一比较其优缺点,并打上等级分值,最后把诸因素比较的等级分值进行统计,得出最佳厂号的选择结论。

二、方案比较法●通过对不同选址方案的投资和经营费用的对比,作出选址决定。

它是一种偏重于经济效益方面的厂址优选方法。

●基本步骤:●在建厂地区内选择几个厂址,列出可比较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比较后,从中选出两三个较为合适的厂址方案;●进行详细的调查、勘察;●分别计算出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均为最低的方案为可取方案。

如果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不一致,可用追加投资回收期的方法来计算T=K2-K1/C1-C2T:追加投资回收期;K1、K2:甲、乙两方案的投资额;C1、C2:甲、乙两方案的经营费用。

节约的经营费用(C1-C2)来补偿多花费的投资费用(K2-K1),需要多少年抵消完,即增加的投资要多少年才能透过经营费用的节约收回来。

三、评分优选法●在厂址方案比较表中列出主要判断因素;●将主要判断因素按其重要程度给予一定的比重因子和评价值;●将各方案所有比重因子与对应的评价值相乘,得出指标评价分,其中评价分最高者为最佳方案。

四、最小运输费用法●如果项目几个选择方案中的其他因素都基本相同,只有运输费用不同,则可用最小运输费用法来确定厂址。

●最小运输费用法的基本做法是分别计算不同选址方案的运输费用,包括原材料、燃料的运进费用和产品销售的运出费用,选择其中运输费用最小的方案。

在计算时,要全面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运输价格等因素。

3.食品工厂厂址选择的要求是什么?答:【厂址区域的选择】1、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气候在选择建厂地区时是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直接影响项目成本以外,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很重要。

在厂址选择时,应从气温、湿度、日照时间、风向、降水量等方面说明气候条件。

生态要求有些食品厂可能本身并不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环境条件则可能严重影响着食品厂的正常运行。

2、社会经济因素国家政策的作用;财政及法律问题3、基础设施条件食品企业的正常运行对各种基础设施条件有很强依赖性;水资源和燃料动力;人力资源;基础服务设施;排污物及废物处理4、建厂地区的最后选择建厂地区应选择在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产区 (即面向资源)或与企业有关的主要消费中心所在地(即面向市场)。

选择建厂地区最简单的方式:根据原材料来源地及主要市场的交通情况,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厂区方案,并计算其运输、生产成本。

●以资源为基础的食品项目,由于运输费用较高,应选择建设在基本原材料产地附近;●对易变质的食品工业则应面向市场,这类项目一般建在主要消费中心附近。

●许多食品不可能由一个特定的因素就决定其厂址,既可以建在资源地,也可建在消费中心附近,甚至可以设在中间的某些点上。

【厂址的选择】●在建厂区域基本确定后,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确定工厂厂址。

●从自然条件、基建条件、生产条件、环保和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论证,在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佳的厂址方案。

●厂址条件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建厂地区分析基本一致。

1、生态条件,2、环境影响,3、社会经济条件,4、基础设施,5 、土地费用等。

4.风玫瑰图的概念及判断方法答:风玫瑰图:如果将常年每个方向吹向厂址的风之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百分率称为该风向的频率,则将各方向风频率按一定的比例,在方位坐标上描点,可连成一条多边形的封闭曲线,称之为风向频率图。

由于多边形的图象很似一朵玫瑰花,故又称为风玫瑰图。

图中最长者即为当地的主导风向,其风向是由外缘向中心,绝不是从中心吹向外围。

有风向玫瑰图与风速玫瑰图两种,其作用主要是可用来确定当地的主导风向。

常用的是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玫瑰图。

第三章: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设计的概念、任务答:总平面设计就是一切从生产工艺出发,研究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堆场、各种管线和绿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在一张或几张图纸上表示出来。

总平面设计将全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按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建筑群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既便于组织生产,又便于企业管理。

2.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答:【基本内容】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设计;运输设计;绿化布置和环保设计【基本原则】●符合厂址所在地区的总体规划,布置必须紧凑合理,节约用地●必须符合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必须满足食品工厂卫生和食品安全要求●厂区各建筑物布置符合规划要求,合理利用地质、地形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3.评价食品工厂平面布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筑系数K1和土地利用系数K2的理解答:建筑系数值K1 =(A1+A2 )/A × 100%K1是建、构筑物与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

通常控制K1在35%~50%为宜.土地利用系数K2=(A1 +A2+A3+A4)/A ×100%K2是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与堆场、露天场地占地面积与辅助工程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第四章:食品工厂工艺设计1.食品工厂工艺设计、非工艺设计的概念、内容及相互关系答:工艺设计是以生产产品的生产车间为主而进行的设计。

工艺设计的两个重要内容是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

工艺设计是决定工艺计算、车间组成、生产设备及设备布置等方面内容的关键步骤。

非工艺设计包括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供气等【内容】●工艺艺设计主要是在由原料到各个生产过程中,设计物质变化及流向,包括所需设备。

●设计依据和范围●全厂生产车间组成●全厂生产工艺流程比较、选择和阐述●各生产车间综合叙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附件:①工艺流程图②设备布置图③设备一览表④主要材料估算表●车间概况及特点:车间设计的生产规模、生产方案、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特点、其技术的先进性、布置的合理性、生产的安全性及多方案比较。

●车间劳动组织:车间主任、工段长、班长及员工。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日工作小时、生产班数等。

●成品或半成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及标准。

●生产流程简述:物料经过设备的顺序及生成物的去向,产品及原料的运输和贮备方式,主要操作技术条件及操作要点。

●采用新技术的内容、效益及来源(专利或中试报告)。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和工艺参数(需列表说明)。

●原料、辅料、水、电、汽等的消耗量,物料平衡、热能平衡等的计算,并与国内先进技术指标比较。

●设备选型及计算,确定生产设备的规格和台数。

车间设备布置及说明、设备一览表。

关系:食品工厂设计由工艺设计和非工艺设计组成,工艺设计是整个设计的主体和中心。

工艺设计向非工艺设计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技术参数●对全厂总平面布置中建筑物相对位置的要求;●对车间建筑在土建、采光、通风及卫生方面的要求;●生产车间水、电、汽、冷的消耗量计算;●生产工艺对用水水质的要求;●对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排放的要求;关于各种仓库建筑面积的计算及对仓库在保温、防潮、防鼠、防虫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