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目的】
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2.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3.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

2.染色剂:革兰氏染色试剂盒(结晶紫染色液、碘液、脱色液(95%乙醇)、复红染液)。

3.仪器及其他物品:
显微镜、香柏油、无水乙醇、载玻片、擦镜纸、滤纸、酒精灯、试管架、废液缸、记号笔、接种环、镊子、打火机等。

【实验内容】
革兰氏染色法
一、染色标本制备
1.涂片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滴加少许生理盐水,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与生理盐水研磨均匀,做一薄而均匀、直径约1cm的菌膜。

涂菌后将接种环火焰灭菌。

(事先在载玻片的反面滴加菌液的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2.干燥于空气中自然干燥。

亦可把玻片置于火焰上部略加温加速干燥。

(温度不宜过高)
3.固定目的是杀死细菌并使细菌粘附在玻片上,便于染料着色,常
用加热法,即将细菌涂片膜向上,通过火焰3次,以热而不烫为宜,防止菌体烧焦、变形。

此制片可用于染色。

二、染色
l.初染滴加结晶紫覆盖菌膜,染lmin,自来水缓缓冲洗,甩去积水。

2.媒染滴加卢氏碘液,染lmin,水洗,甩去积水。

3.脱色滴加95%乙醇数滴,20s~30s,见紫色脱下立即用水冲洗,甩去积水。

4.复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染lmin,水洗,甩去积水,标本片用滤纸吸干。

三、镜检
待染色片充分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实验结果】
葡萄球菌呈葡萄状排列,呈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
大肠杆菌为散在的短小杆菌,呈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注:绘图展示染色结果
【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与评价)】
注:分析你的染色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