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房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厂房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工业厂房内屏蔽车间拆除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2017年06月24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2、屏蔽车间概况 (2)三、周边道路情况 (2)四、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 (3)1、工程管理目标 (3)2、项目组织机构 (3)3、机械设备材料的准备 (4)五、施工进度计划 (5)六、主要施工措施 (6)1、现场准备 (6)2、施工流程 (7)3、拆除施工工艺 (7)4、施工注意事项及措施 (15)4.1、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及措施 (15)4.2、脚手架拆除注意事项及措施 (18)4.3、机械吊装及人工拆除注意事项及措施 (18)七、安全保障措施 (19)1、安全技术措施 (19)2、安全防护措施 (19)3、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19)4、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20)八、文明施工及环保消防措施 (20)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2、环境保护措施 (21)3、消防措施 (21)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2、屏蔽车间概况2.1、屏蔽车间东西长度为30 m长,分5开间为6 m。

2.2、屏蔽车间南北跨度(进深)18m。

2.3、屏蔽车间钢筋混凝土柱为竖向承重体系,由12+4钢筋混凝土柱组成(4根西山墙跨间柱),柱高9m。

柱上钢桁架2m高,屏蔽车间高度11m高。

2.4、屏蔽车间5个开间设6榀钢桁架(进深)18m。

2.5、围护结构采用100mm厚(木龙骨+外封26#镀锌铁皮+内侧封三夹板)镀锌铁皮采用竖向咬口,水平向用锡焊加钉子钉,组成隔板墙墙厚100mm。

2.6、屏蔽车间顶板采用约300高木桁架加木龙骨上边封镀锌铁皮下边封三夹板,组成屋面板板厚约300mm。

2.7、屏蔽车间东端开间为夹层,平台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柱组成。

三、周边道路情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工业厂房内屏蔽车间拆除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将台路北侧,西侧为芳园西路。

机械设备及渣土车辆均从芳园西路行进,从十二所北门进出。

四、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1、工程管理目标1.1、工期目标:30日历天。

1.2、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伤亡事故。

2、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针对此工程项目,我公司推选的项目班子一律持证上岗、押证施工,并且该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此工程。

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

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并配备技术负责人、生产主管、安全主管及其他安全、施工等专业人员组织施工管理。

2.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2.2、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工作时期管理人员力工架子工拆除工清理现场210--脚手架搭设244-屋面、墙面、混凝土柱拆除210410垃圾清运期25-10 3、机械设备材料的准备3.1、机械准备名称数量用途五、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进度安排的原则我们将拆除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性,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计划进行。

预计本项目拆除所需时间为12天。

3、施工进度横道图六、主要施工措施1、现场准备1.1、首先派人进场,在十二所内,厂房外侧设置隔离带及警示标志。

1.2、清理场地为拆除材料临时堆置,机械进退场疏通道路和操作场地。

1.3、在拆除过程中首先提前三天通知业主切断建筑物的水、电、通讯、气等。

我方人员进场后即对水、电、通讯、气管线是否切断进行撒网式检查。

1.4、配合甲方及相关单位对无法切断的水、电、通讯、气管线进行改移及防护。

1.5、洒水车及时就位,对清扫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洒水降尘。

1.6、采取措施对厂房外窗进行临时封堵,防止粉尘外扬。

2、施工流程人员机械进场→拆出设备(吊车)出入门洞口→设备(吊车)进场拆除行吊及行吊轨道→屏蔽车间内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屏蔽车间围护墙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屏蔽车间屋顶板及围护墙拆除→屏蔽车间钢桁架拆除→拆除屏蔽车间外墙及满堂红脚手架→设备(吊车)进场,拆除屏蔽车间钢筋混凝土柱→东侧夹层及钢楼梯拆除→渣土清运→现场清理屏蔽车间水电通风机电工程拆除随土建拆除同步进行。

3、拆除施工工艺3.1、设备(吊车)出入洞口3m*4.8m(高)。

拆除屏蔽车间内外所有的管道,由甲方专业人员指挥才能拆除(由其特种气体管道拆除) 。

3.2、设备(吊车)进场后进行行车吊的拆除,采用两台16吨吊车将行车吊设备钢梁拆除,屏蔽车间行走式吊车梁拆除,两台吊车吊点分别在走式吊车梁两端内返2米处;采用两台16t吊车同时用锁具索好,拆除行车吊梁固定点, 两台16t吊车同时平稳放下梁钢。

3.3、轨道的拆除。

拆除行车吊之后将吊车梁轨道拆除,拆除吊车梁轨道用两台吊车吊好,东西两侧采用钢丝绳及锁具固定完成后(锁具固定部位距切割部位距离≥500mm,最大间距不超过600mm),先从一侧将吊车梁切割完成,一侧切割完成后再切割另一侧,作业流程如下图。

吊车导轨切割点位置示意图3.2.3、拆除吊车梁轨道第二开间……。

3.3.4、拆除吊车梁轨道第三开间……。

3.3.5、拆除吊车梁轨道第四开间……。

3.3.6、拆除吊车梁轨道第五开间……。

3.3.7、行吊及轨道梁拆除完成后,将现场清理干净为脚手架施工清理好施工场地。

3.4、外围护墙一侧搭设双排脚手架,屏蔽车间内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设计数据:①、双排脚手架纵横间距为1.2m,步距为1.5m,外挂密目网;②、满堂红脚手架纵横间距为1.5m,步距为1.5m,每7.5m高设置软、硬防护。

脚手架平面布置图脚手架平面剖面图3.4.1、脚手架施工工艺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定位设置通长方木垫板→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其余按一下构造要求搭设,脚手架与原有屏蔽车间柱相连。

3.4.2、立杆间距(1)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5m,步距1.5m;连墙杆(在柱位置时与柱锁死)间距竖直3.0m,水平3.0m(即两步两跨);立杆距屏蔽车间外围护墙0.3m,搭设高度为屏蔽车间钢梁底部,约为9m~11m,如下图。

(2)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3)立杆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cm左右。

(4)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5)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3.4.3、大横杆、小横杆设置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3.4.4、剪刀撑竖向剪刀撑。

脚手架外侧立面设置两道竖向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m。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2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水平剪刀撑。

满堂红脚手架立面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连续设置;位置在5 m处。

水平剪刀撑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2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3.4.5、脚手板的铺设要求(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间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脚手板须用12-14#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板,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3.4.6、防护栏杆(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3)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

(4)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

3.4.7、架体内封闭脚手架施工层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3.4.8、外围护墙一侧支搭双排脚手架(本架子也应考虑拆除独立柱用),立杆应与满堂红脚手架穿过墙体连接,在柱两侧用四根排木贯通连接,且与混凝土柱锁死。

1屏蔽车间维护墙外为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车间内为满堂红脚手架搭设CAD示意图2脚手架搭设BIM示意图3混凝土柱处拉结示意图3.5、屏蔽车间6 钢桁架及屋面拆除3.5.1、桁架端头开始:拆除前在桁架两侧采用钢管三角固定好后,再拆除水平剪力撑一垂直剪刀撑,最后拆除南侧北侧的钢桁架。

桁架拆除采用分割式,用气割将桁架分块拆除,分块运至地面。

屏蔽车间屋面为300mm木结构屋面,拆除桁架前将屋面分割拆除,运至地面。

3.5.2、拆除第二榀桁架…。

3.5.3、拆除第三榀桁架…。

3.5.4、拆除第四榀桁架…。

3.5.5、拆除第五榀桁架…。

3.5.6、拆除第六榀桁架…。

3.6、屏蔽车间围护墙拆除屏蔽车间围护墙外侧为双排脚手架,内侧为满堂红脚手架。

围护墙结构为木结构,外皮为铁皮,主要采用切割设备进行分层分段切割,切割完成后运至地面。

3.7、脚手架拆除施工3.7.1、脚手架拆除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

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

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

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3.7.2、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