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尾巴精品教案

比尾巴精品教案

(4)齐背。请大家一边拍手一边背。
5.拓展延伸。
(1)做找尾巴的游戏。课件出示没尾巴的动物图和它们的尾巴。
(2)看图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用处,教师随机评价。
(3)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动物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教师随机评价。
(4)试着编儿歌。
范例:
谁的尾巴能拨水?鱼儿尾巴能拨水。
谁的尾巴能赶蝇?老牛尾巴能赶蝇。
(三)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在动物王国里玩得可真高兴,亲眼观看了一场有趣的比赛。希望你们课后观察一些小动物或收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看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课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长 比 巴 把
教学反思
《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问句和答句的读上,通过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问句和答句读法的不同。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归纳多种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祖国汉字的无穷魅力。
2.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课一共有几小节,你们用手势表示。(四小节)
(2)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说说哪些动物在比尾巴大赛中获胜了。
生:公鸡、老虎、孔雀……
今天,动物王国特别热闹,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比什么呢?它们要比尾巴。
2.出示课题,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1)教师板书“比尾巴”,学生观察并记忆字形。
(2)指导读课题,强调“巴”字读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
生学习生字“公”。认识新偏旁“八”,强调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认识新偏旁八字头。
④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短、兔”。
⑤用“几个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方法识记“最”。
(5)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以下词语:比尾巴、长短、一把伞、最好看、公鸡、兔子。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6)指名读课文。
这些生字朋友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读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找一找这课有几小节。
教学准备及手段
小黑板 图片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1.做摸一摸的游戏。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个摸一摸的游戏,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眼,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人不需要尾巴,所以退化了。想想什么有尾巴?
生:有些动物有尾巴。
师:谁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
A.指名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注意听比赛的结果。
B.指名说比赛的结果。总结:长、短、一把伞。
你们看看图,想想松鼠的尾巴像什么伞?(降落伞)
这里有一组反义词,说出了两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正好相反,谁发现了?(“长”和“短”,说出了猴子和兔子尾巴特点正好相反。)
C.指导朗读第二节。读这一节要把动物尾巴的特点读清楚。指名读、齐读。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把”中的巴字要低于提手旁的横。
学生描书中“把”的笔顺,再照样子写三个。
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随时纠正写字姿势。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评价。
(5)指导书写“长、比”。
【设计意图】老师重点指导“把”字,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写字的自主性写好“长”“比”两个字。在评价中培养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的能力。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课文。
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它们的尾巴什么样?你们听老师读了有趣的小童谣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认读字,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边记读音。
学生自查认读字掌握情况。
(3)同桌互读互查认读字。教师巡视,了解认读字掌握情况。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识记生字。
二、以生为本,创造活力课堂
在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如:以“趣味对读”中,教师以商讨的语气提出“你想怎样对读呢”,在听到学生独特的想法,教师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这里,老师就成为了学生的“引路人”,把“怎样走路”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这正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的人文基础。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此,“朗读”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读好问话的语气。
1.采用游戏导入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2.以读代讲,读中自悟自得。
3.指导书写,采用教、扶、放结合使用的教学形式。
3.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朗读感悟第一、二节。
①朗读感悟第一节。
A.自由读第一节,找找这节有几句话,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想想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指导:这节用了三个问句告诉大家这场比赛的内容,读的时候要用问的语气把它们比赛内容读清楚。先听老师读。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
②朗读感悟第二节。
①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②利用汉字规律识记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巴、把”。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巴”,学生齐读。这课哪个生字里有“巴”?(把)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把”。谁来说说,怎么记“把”字?
小结:我们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也可以叫做“加一加”。
③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公”。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课之初,我采用“摸身体”的游戏迅速把他们引进课文的境界里。接着,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把他们置于活动中去,让他们走进文本,让他们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这样的情境确实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里,我始终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2、在课堂上应变能力不够。特别在学生回答不足时,操之过急,没有很好的循循善诱,与其学生共同找出正确答案。

D.男女生用问答的语气对读第一、二节。
(2)朗读感悟第三、四节。
①第二次比赛开始了,我们接着观看比赛。
②学生自学第三、四节。
提自学要求:你们小声读读第三、四小节,找找比赛项目和结果。同桌互读互说。
③集体交流。
指名读第三、四小节,说说比赛项目和结果。总结:弯、扁、最好看。
④通过对读,进一步感悟理解。
让我们通过有语气的朗读让大家知道这场比赛项目和结果。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三、练读课文,体会语气
本节课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我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四、存在的不足
1、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应予以肯定的评价。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表扬,因为这些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我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要高度重视。
----中心学校小学教师精品教案
教学课题
比尾巴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2017年11月20日




知识

技能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过程

方法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和生活经验,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探讨自然科学和搜集资料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指导书写。
(1)课件或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卡片:“长、比、巴、把”。
(2)读带田字格的字。指名读、齐读。
(3)学写“把”。
让学生自己观察“把”的结构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教法与 学 法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创造各种形式,注意在复现中巩固。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读书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
4.练习背诵课文。用问答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1)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当主持背第一、三节,你们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2)男生问,女生答。男生当主持背第一、三节,女生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3)女生问,男生答。女生当主持背第一、三节,男生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