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一、A1型题1.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A.抑制中枢PG合成B.抑制外周PG合成C.抑制中枢PG降解D.抑制外周PG降解E.增加中枢PG释放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是A.减少前列腺是(PG)释放B.对抗PG作用C.抑制环氧酶(COX)D.抑制MAOE.抑制AchE3.在解热镇痛抗炎药中,对PG合成酶抑制作用最强的是A.阿司匹林B.保泰松C.非那西丁D.吡罗昔康E.吲哚美辛4.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主要因为A.作用于外周,使PG合成减少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C.作用于中枢,使PG合成减少D.抑制缓激肽的生成E.使体温调节失灵5.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主要作用部位是A.脊髓胶质层B.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部C.脑干网状结构D.外周E.丘脑内侧核团6.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A.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B.使环氧酶失活,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生成C.降低凝血酶活性D.激活抗凝血酶E.加强维生素K的作用7.阿司匹林的临床适应症中不包括A.头痛,牙痛,痛经B.感冒发热C.急性风湿性关节炎D.急性痛风E.防治脑血栓形成8.关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B.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C.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水平D.必须配合物理降温措施E.配合物理降温,能将体温降到正常以下9.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应选用下列何药A.维生素CB.维生素KC.香豆素类D.鱼精蛋白E.维生素B310.阿司匹林禁用于A.风湿性心脏病B.支气管哮喘C.胆道蛔虫症D.月经痛E.发热头痛1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下列那种酶发挥作用A.二氢蝶酸合成酶B.过氧化物酶C.环氧酶D.磷脂酶E.胆碱酯酶12.阿司匹林应用于A.维生素K缺乏症B.哺乳期妇女C.低凝血酶原血症D.手术前一周E.病毒感染的儿童和青少年13.有关扑热息痛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B.无抗炎抗风湿作用C.主要用于感冒发热D.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E.不良反应少,但能造成肝脏损害14.阿司匹林哮喘产生的原因是A.与阿司匹林抑制PG的生物合成有关B.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C.白三烯等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生成增加D.促进5-HT生成增多E.抑制胆碱酯酶,减少Ach的破坏15.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A.瑞夷综合征B.耳毒性反应C.肝毒性D.促进氯化钠与水的再吸收,引起水肿E.甲状腺肿大与粘液性水肿16.最适于儿童退热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吲哚美辛D.保泰松E.塞来昔布17.下列哪种药物几乎无抗炎作用A.吡罗昔康B.吲哚美辛C.塞来昔布D.阿司匹林E.对乙酰氨基酚18.解热镇痛药物的解热作用特点是A.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B.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C.使正常人体吻降至正常水平以下D.配合物理降温才能将体温至正常以下E.只能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19.阿司匹林不用于A.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B.胆道蛔虫C.头痛、牙痛、肌肉痛D.风湿、类风湿关节炎E.胃肠绞痛20.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疾病应采用A.小剂量短期使用B.大剂量长期应用C.小剂量长期应用D.大剂量突击使用E.大剂量短疗程21.患者,女,52岁,胃溃疡多年,今因感冒发热来院就诊,退热药应选用A.阿司匹林B.吲哚美辛C.对乙酰氨基酚D.保泰松E.布洛芬22.患者,女,43岁,患风湿病性关节炎15年,因关节疼痛来院就诊,下列哪种药物对此病无效( )A.对乙酰氨基酚B.阿司匹林C.吲哚美辛D.布洛芬E.吡罗昔康23.阿司匹林引起的水杨酸反应,是A.一般过敏反应B.剂量过大出现的一种中毒反应C.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D.高敏反应E.后遗效应24.大剂量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抑制血小板聚集B.抑制凝血酶原及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C.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出血D.抑制胃黏膜PG的合成E.抑制维生素C及K的吸收25.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A.布洛芬B.对乙酰氨基酚C.秋水仙碱D.丙磺舒E.非那西丁26.可用于解热镇痛,但却能造成凝血障碍的是A. 麻黄碱B.扑热息痛C.阿司匹林D.吲哚美辛E.阿托品27.张某,女,58岁两膝关节反复肿胀及疼痛已有1年余先开始右膝疼痛,经半年左右,左侧膝关节也开始疼痛,并有肿胀走路较慢,不能多走路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诊断:双膝风湿性关节炎.该患者可选用什么药物治疗A.吗啡B.阿司匹林C.芬太尼D.阿托品E.地高辛28.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成瘾性B.瑞夷综合征C.胃肠反应D.过敏反应E.凝血障碍29.患者,女,54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已数年,时轻时重,行走不便.医生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A.对乙酰氨基酚B.阿司匹林C.哌替啶D.布洛芬E.美沙酮30.预防心肌梗塞可用A.消炎痛B.阿司匹林C.醋氨酚D.保泰松E.萘普生31.感冒发热头痛可用A.吗啡B.阿托品C.哌替啶D.阿司匹林E.可待因32.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原理是由于A.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元B.对抗cAMP直接引起的发热C.抑制产热过程和促进散热过程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E.对抗前列腺素直接引起的发热33.抑制脑内PG合成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苯巴比妥C.安定D.氯丙嗪E.吗啡34.阿斯匹林对哪类炎症有效A.化学性炎症B.物理性炎症C.细菌性炎症D.风湿性炎症E.各种炎症都有效35.消化性溃疡患者能使用的药物A.阿司匹林B.安定C.保泰松D.水合氯醛E.水杨酸钠36.关于阿司匹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B.其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与其抑制PG生物合成有关C.可抑制血小板聚集D.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心律失常E.哮喘病人禁用37.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的退热止痛有效A.扑热息痛B.保泰松C.羟基保泰松D.消炎痛E.阿司匹林38.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苯巴比妥C.氯丙嗪D.苯妥英钠E.吗啡39.下列哪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最大A.阿司匹林B.强心苷C.对乙酰氨基酚D.苯巴比妥E.安定40.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的是:A.水杨酸钠B.阿司匹林C.保泰松D.吲哚美辛E.对乙酰氨基酚41.可防止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是:A.水杨酸钠B.阿司匹林C.保泰松D.吲哚美辛E.布洛芬42.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的药物是:A.吡罗昔康B.阿司匹林C.丙磺舒D.布洛芬E.氯芬那酸43.胃肠反应常见的药物有:A.吲哚美辛B.保泰松C.布洛芬D.甲芬那酸E.阿司匹林44.胃溃疡病人宜选用何种解热镇痛药A.扑热息痛B.水杨酸钠C.阿司匹林D.吲哚美辛E.保泰松45.解热镇痛药宜在A.饭时服B.睡时服C.饭前服D.晨服E.必要时服46.阿斯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机理是A.促进组织胺释放B.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C.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D.直接抑制痛觉中枢E.激动阿片受体47.关于扑热息痛, 错误的叙述是A.无成瘾性B.有较强的抗炎作用C.有解热镇痛作用D.不抑制呼吸E.有肾损害48.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白三烯的生成B.抑制阿片受体C.抑制PG的生物合成D.抑制体温调节中枢E.抑制中枢镇痛系统49.有关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B.通过抑制PG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C.只降低发热者的体温D.对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E.对正常体温无影响50.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A.扑热息痛B.吲哚美辛C.布洛芬D.美沙酮E.双氯芬酸51.解热镇痛药的降温特点是A.仅降低发热者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B.既降低发热者体温,也降低正常体温C.抑制体温调节中枢D.对体温的影响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E.可用于人工冬眠52.小剂量阿司匹林使出血时间A.略缩短B.明显缩短C.不变D.延长E.以上都不是53.抗炎作用极弱的药物是A.吲哚美辛B.布洛芬C.阿司匹林D.扑热息痛E.双氯芬酸54.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水杨酸反应B.过敏反应C.水钠潴留D.凝血障碍E.瑞夷综合症55.呋塞米(速尿)可引起水杨酸蓄积中毒的原因是:A.减慢其代谢B.减少其与血浆蛋白结合C.缩小其表观分布容积D.减少其排泄E.以上都不是56.不用于抗炎的药物是:A.水杨酸钠B.羟基保泰松C.吲哚美辛D.布洛芬E.对乙酰氨基酚二、病例分析题(答题说明:根据下面的案例的要求,请对该案例做出分析解答。
共有1题,合计5.0分。
)57.女性,40岁,两年半前患上呼吸道感染,未及时治疗,半月后,双手指间疼痛红肿,肩关节僵硬,不能握拳至今;现双膝关节肿胀疼痛6个月。
双手X 线平片见软骨变薄,有缺损,关节间隙变窄。
类风湿因子阳性。
此患者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请问:1.应选用什么药物治疗?2.简述应用该药的不良反应。
三、简答题(答题说明:根据提问,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共有3题,合计9.0分。
)58.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作用有哪些?59.简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60.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四、论述题(答题说明:根据题目要求,请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共有1题,合计5.0分。
)61.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五、名词解释题(答题说明:请解释下列名词。
共有1题,合计5.0分。
)62.水杨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