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1)系统响应时间要求
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的特性,用户打开界面和提交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应低于 1.5 秒。

用户进行在线实时查询业务操作的数据处理时间应低于 5 秒。

(响应)
2)系统可靠性要求
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综合可靠性包括从服务器、教师机运行到学员机中所有环节正常运行的概率;核心系统综合可靠性应满足培训需求。

系统中主要设备均采用工业级产品,并采用成熟技术及工艺;(响应)
3)系统易用性要求
目标系统用户界面应操作简洁、易用、灵活,风格统一易学。

系统的用户帮
助文档要求齐备,易于进行软件使用。

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

所有操作系统均采用中文 Windows7 及以上版本,所有交互系统提供中文图形界面,符合常规视
窗系统的操作模式,对于非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可熟练地掌握整个系统的操作。

系统须具有合理的使用成本,有利于业主长期、有效地利用该系统进行人员培训与考核。

(响应)
4)系统可维护性要求
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均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各部件可进行模块式拆装与调整,便于日常维护。

同时,系统须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

(响应)
5)系统可扩展性要求
系统须采用模块化设计,仿真实训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周期性更新系统设计,可以进行不同车型的扩展并预留接口,利于以后升级与扩展。

并须有一个以上在轨道交通行业成功应用的实际案例。

(响应)
6)技术成熟性与先进性
系统无论从整体结构的设计到关键技术的采用都须遵循先进且实用的原则,
仿真模型须保证正确并经实践检验与认定,以满足业主对列车仿真系统在功能、
性能、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以确保技术的成熟性。

为保证虚拟仿真系统的实时可靠运行,在计算机选型及硬件配置时,须考虑有一定的资源裕度,在系统最高运行负荷下各配件按不低于下述指标确定:备用 CPU能力> 40%;
备用内存容量> 30%;
备用外存容量> 80%;
备用 I/O 接口> 10%。

设备制造须采用成熟技术及工艺;
系统最长连续使用时间须不低于72 小时。

(响应)
采 10 用的规范和适用标准
本系统设计、研发、制造、集成等过程中应遵从的主要规范及标准(但不仅
限于此。

如有矛盾时,以投标人与业主都同意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准):
1.UIC 国际铁路联盟标准;
2.进口电气元件、部件通过 CE认证;
3.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60077-2-1999 );
4.ISO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CD 1087 —2) ;
5.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5491/2/3/4/-2011);
6.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2311-2008) ;
7.TG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总公司技术规章(TG/01-2014);
8.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1 号。

(响应)
一级修作业演练系统技术要求
系统采用软件模拟方式,构建虚拟的检修作业环境,应能够实现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演练、空心车轴探伤作业演练、司机室功能检查作业演练、受电弓检测与清洁作业演练及考核等实训功能。

(响应)
系统应结合影像、图形图像、声音以及全三维数字化虚拟现实场景,逼真地实现动车组操纵界面、操作显示设备、控制逻辑以及库内检修场景。

系统的所有
电气、电子、机械、气动系统的逻辑、关联关系应与真实情况一致,应能够全面、真实地模拟动车组在库内检修状态下的操纵特性。

(响应)
系统要求根据最新的 380 一级修作业指导书,选择动车组中两节代表车型进行
模拟检修操作,分别为动车( 7 车)和拖车( 8 车)。

每节车厢有分为车内( 1 位)、车顶( 2 位)、车底( 3 位)、车侧( 4 位)检修部位。

(响应)(1)车内
包含检查司机驾驶台、配电盘、车厢座椅、车灯、卫生间、窗帘、挂钩、安
全栓 ... 等检修可以让学员更方便快捷的认识动车组车内结构和部件,了解车内
检修流程。

(响应)
(2)车顶
包含检查受电弓、受电弓监测装置、车顶板、车顶天线、司机室空调 ... 等检修
可以让学员更方便快捷的认识动车组车顶结构和部件,了解车顶检修流程。

(响应)(3)车底
包含检查拖车和动车转向架车底各部(齿轮箱、制动盘、牵引电机 ... )、辅助
排障器、车端连接部、端板、车底板等检修可以让学员更方便快捷的认识动车组车
低结构和部件,了解车底检修流程。

(响应)
(4)车侧
包含检查车头、拖车和动车转向架车侧各部(制动盘、踏面、轮缘 ... )、端板、转向架裙板、辅助电源裙板、牵引变流器裙板 ... 可以让学员更方便快捷的认识动车
组车侧结构和部件,了解车侧检修流程。

(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