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①知道电流的形成,会判断电流方向;②知道二极管的性质,会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流的形成,会判断电流方向;②知道二极管的性质,会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者分析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教学中应予重视。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学生感到神秘,抓住初中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实验和图片来揭开神秘的面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初中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电路图看似简单,但比较抽象;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连接简单电路的操作来认识电路,增强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信心。
师:同学们知道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那么电流的形成就有几种可能呢?
师:电路中发生定向移动的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反向发生定向移动(教师用手打比方),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当时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师:下面我们分别来分析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怎样?
根据上述实验,请提出你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并提出问题
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观察能力和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采用对比、列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通过使验电器带电和不带电的实验对比,还有灯泡发光时的电流的分析让学生感知电流的形成;通过分析金属导体和盐水中的电流及方向让学生学会判断
3、通过二极管实验的演示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电流是有方向的,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知道“LED”灯的作用,提高学习兴趣。
4、小结:将本节课的知识做一个梳理。
依据的理论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依据初中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对比,举例,操作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投影ppt3)
师:如果用盐水来连接电路,灯泡也可以发光,请分析盐水中的电流又是怎样形成的?(投影ppt4)
师:按照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那么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又怎样呢?(观察灯泡发光的实物连接)
师:总结(投影ppt5)
学生回答
学生填写导学案
学生思考(在猜想)
学生填写导学案老师通过课件讲解,学生听并填写导学案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电流的形成及电流的方向
知道电流的形成,会判断电流的方向
计算机、投影显示内容
使用投影仪显示出演示文稿的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验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
二极管的性质
知道二极管的性质,会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了解二极管的应用
计算机、投影显示内容
实物投影
使用投影仪显示出演示文稿的内容
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从学生感兴趣的连电路入手,培养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通过动手亲自连接电路,观察现象提出本节课的课题
5分
师:给你一个小灯泡、电动机、开关、三节电池和若干根导线,使灯泡亮起来、电动机转起来,并且开关要控制灯泡和电动机的工作。
1、通过让小灯泡亮起来和电动机转起来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对比灯泡中的电流,让学生感受电流的形成。通过打比方(水流的形成,人流的形成)让学生感受电流是有方向的,明白为什么要规定电流的方向。然后分别讲解金属导体中和盐水溶液中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判断,帮助学生理解规定电流方向的意义。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种二极管
增大可视度,提高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会画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计算机、投影显示内容
使用投影仪显示出演示文稿的内容
增大可视度,提高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通路、开路、短路的概念及短路的危害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电流的概念及电流方向的判断,二极管的性质
通过实验,类比的方法,在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判断;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方向的判断。通过实验,类比的方法,在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教学设计思路
20分
师:分别用金属杆和塑料棒把带电的起电机的金属小球和不带电验电器连接起来,观察现象。说明什么?类比灯泡中的电流,它们有什么不同?(投影ppt2)
师:用塑料棒连接,验电器不张开,用金属棒连接可使验电器张开,说明在金属棒中有电荷在发生定向转移,此时金属棒中就形成了电流,但张角张开后不再变化,又说明金属棒中的电流是瞬间电流;灯泡发光,说明灯泡中也有电流,大家知道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类比金属棒中电流的形成,不难看出灯泡的电路中自由电子也在发生定向移动,因此电荷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
学生举手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验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
利用对比法形象的反映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便于难点的突破
3、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二极管的性质
模块
教学设计表
学科物理授课年级九年级学校石嘴山市二中教师姓名王雅翠
章节名称
第十六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计划学时
两课时(90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本节内容属于电学基础知识,也是电路的入门知识。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本节课中“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判断”就是学习的难点。“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因此教材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使学生便于接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解开了电路中电流形成的奥秘;还惊奇的发现了生活中常提到的“LED灯”的性质和作用;对盼望已久的“电路和电路图”产生了兴趣。本节课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