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
1、教材分析
《电流和电路》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中的第二节,本节内容属于电学基础知识,其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
从教材地位上讲是电路的入门知识。
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点,过去是放在力学学习之后。
但是“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
因此教材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
一开始在“想想做做”这个栏目提出:“怎样连接才能控制灯泡发光?”然后让学生经历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活动,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是能够接受的,而且也让学生感知领略“电”的美妙之处(一闭合开关,灯亮了,门铃响了,电动机转了),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获得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控制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简单的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2)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的的
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4、教学资源:
电教器材: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电动玩具、电路示教板。
分组器材:三节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发光二极管、导线。
(以上器材均为六人一套)
5、板书设计: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 导线:连接电路。
二、电流
1.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
2.方向:(1)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电源外部: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要有电源;(2)电路要是闭合的。
三、电路图
6、课堂教学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