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会出现蓝藻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处理不当的话搞不好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所以我们应该把蓝藻的毒害搞明白,尽量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安全。

养殖中常见的蓝藻主要是以下几个
淡水的微囊藻、颤藻等等。

淡水常见的微囊藻主要在:水体磷比较高、水温高、ph高的时候成为优势藻。

蓝藻对我们水产养殖的危害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在环节在那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才能够避重取轻避免大的伤害。

蓝藻产生的原理:
水体中的有机氮超标,有两个去向:
一是转向氨氮,造成氨氮超标,引起虾蟹中毒;
二是转向蓝藻,造成蓝藻大量生长。

有机氮是蓝藻的主要营养源,在适宜的温度下,蓝藻就会很快繁殖为优势种群。

前期投喂量过大,没有经常改底换水和培菌的养殖户,随着温度的升高,底部有机氮开始大量耗氧分解,有机氮是蓝藻主要的营养源,还有养殖环境的恶劣,很多养殖外塘水源就含有蓝藻,池塘本身是非常适合蓝藻生长的,加上蓝藻源,再碰上连续几天大太阳,蓝藻就大量爆发了。

蓝藻一旦成为优势种群,就会严重破坏水体营养平衡。

所以在水体表层以下,其他藻类很少,水很瘦。

并且温度越高繁殖越快。

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高,pH的上升又进一步促使其繁殖,所以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当蓝藻大量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产生大量毒素。

按照危害性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微囊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

其中以微囊藻的危害最大。

微囊藻老百姓习惯称作蓝绿藻,夏季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状的物质。

蓝藻尤指微囊藻对白对虾养殖的最大危害:一是造成池塘养殖水体菌藻相失调,水质进一步恶化;二是造成对虾肝胰脏解毒功能受损,肠道毒素累积,肠
膜损伤,肠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机能受阻,对虾出现中毒性厌食减料、空肠空胃、耗底、对虾长不大,变成公孙虾。

蓝藻在未死亡的时候,对水体的危害是;遮挡阳光影响了其他藻的光合作用,导致蓝藻在水体中成为优势藻相,导致水体缺氧。

这时候蓝藻是不满意大量释放蓝藻毒素,伤害水中的水生物的,而是通过缺氧、抢夺碳等等间接影响整个水体藻多样化或影响大型水生物的消化系统。

在蓝藻死亡的时候,蓝藻胞体破裂将释放毒素污染水体,使水生物产生中毒现象。

从以上我们看到;蓝藻真正的危害是在蓝藻死亡的阶段而不是蓝藻生长过程。

蓝藻初期。

在爆发蓝藻池塘,我们可以观察到下图!在池塘的下风口处,可以看到一层油膜,水中有机物过多。

如果我们用手感觉池塘的水,会发现水质比以前滑多了。

形成这样原因:池塘底部环境变差,所产生有机代谢物跟随二氧化碳气体飘到水面上来了。

蓝藻中期。

密密麻麻的水泡经过两三天的沉淀,在池塘水面会形成很多丝状物。

当蓝藻种子黏附在丝状物之上,就很快的孵化繁殖,池塘的水色开始从正常颜色变成蓝绿色
蓝藻后期。

如果这时候阳光充足、水温偏高、营养充足,那么只需三天!你就会发现池塘内爆发蓝藻了。

蓝藻的防重于治,对于养殖来说调水的思路是,前期以肥为主,中期菌和肥并重,后期以菌为主。

预防蓝藻第一个重要因素:
1、水源!跟许多养殖对虾的朋友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人进水很不方面。

很多都是什么时候有水源了,什么时候进水!或者是直接引进水源!其实,这种进水办法弊端很多的!比如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蓝藻。

这样的进水方式就很有可能把蓝藻水带入虾塘,一旦蓝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藻类,那么受伤的还是我们的虾。

2、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有机质进入水体。

投喂饲料应做到精准,尽量做到不多不少,池塘中可以多设置几个食台,每天检查食台吃料情况,以便第二天调整投喂量。

每次投喂时可以在饲料中增加一些微生态制剂,以便提高饵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残饵粪便的排放。

肥水不宜过重,高温期不能用化肥
和生物复合肥肥水,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3、勤底改。

养虾先养底,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残饵粪便的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长期大量残饵粪便容易积累,就会造成池塘底层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进而为蓝藻暴发创造条件,因此需要定期改善池塘底质,勤用强氧化性底改能够氧化塘底多余有机质,切断蓝藻的营养源。

4、培养优质藻类和定期补菌。

硅藻、绿藻、细菌与蓝藻互为竞争关系。

定期在水体内泼洒葡萄糖等碳源,有利于有益藻类生长。

5、调节池水pH值。

蓝藻喜高温和高pH值环境,水草覆盖面积过大应及时拉出多余的水草,定期泼洒有机酸和酸性的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等),释放出酸性代谢产物控制水体pH值,消除蓝藻的生存环境。

6、促进水草的生长。

水草长势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蓝藻大量爆发,高温期应做好保草工作,勤施长根壮草宝,时刻注意水草生长情况,防止意外发生,保不住草。

勤改底,大家知道,养虾先养水,而水环境的稳定来自底部环境的稳定。

池塘底部是支撑整个水环境稳定的重要部分,它聚集了残饵、粪便、死尸等等大量的污染源,称之为聚毒盆,一点也不为过。

它是引发池塘富营养化进而爆发蓝藻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根据天气、水环境的变化,合理的定期进行底改!
7、以藻抑藻、以菌抑藻。

以藻抑藻:定期给池塘内适量补充优质藻种,定向培
育有益藻类,是一个很好抑制蓝藻的办法。

大家都知道,池塘内的藻类是有一定限度的。

比如一瓶矿泉水只能容纳一升水一样,池塘内溶纳有益藻类多了,那么有害藻(蓝藻)可生存的空间就有限了。

所以以藻抑藻在很大的程度上能避免蓝藻的爆发。

以菌抑藻:定期补充活菌,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速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有利于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避免蓝藻的发生。

笔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当中,发现和了解到一些治理蓝藻的方案和措施。

一、杀藻
就是把池塘内的藻相推倒,重新构建新的藻相的工作。

本身具有危险系数大、可控制的范围有限等特点。

具我了解,许多水产药店出售对付蓝藻的药品,大多都是杀藻为主(铜制剂就是常见杀蓝藻制剂)。

对于用硫酸铜一类重金属杀藻,我个人表示需谨慎考虑,重金属对于小龙虾有毁灭性的伤害,很多养殖户说其他技术员说计量轻一点没多大影响,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且不说对小龙虾的伤害,重金属最终会富集到人体,对人的伤害是极大的,这一点我就反对。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中取舍,大家自行决定。

对于非要杀的养殖朋友,我建议可以采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末化水泼洒,选用50%含量正规产家的,效果很不错。

先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杀一遍,然后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改底一次,第二天用有机酸解毒,然后培养光合菌和乳酸菌,同时加入碳源和藻种,重新构建生态平衡。


1、杀藻的时间定在在晴天中午的时候,因为蓝藻这时候大多飘浮在水面,下杀蓝藻药品能很快与之接触,将其灭杀!又能保护到中下层的绿藻、硅藻等。

2、提前使用药物增氧剂。

3、准备好解毒剂、清新水源,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4、重新肥水培菌、培育有益藻类。


二、最近发现很多药品厂家推销一种对付蓝藻的药品,就是蓝藻抑藻液(精)之类的产品。

主要是通过跟蓝藻竞争营养成分,造成蓝藻因无食而终,具有较强蓝藻分解能力,对虾的影响较小!号称绝对安全!
这种产品理论看上去很有吸引力,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起产品的组成!其实说白了,这类产品大多成分就是是芽孢菌!芽孢菌在蓝藻抑制方面是很有效果的,不过在抑制蓝藻的能力受芽孢菌活力、菌的数量限制,而且厂家不一样,产品质量也不尽相同,效果也差别很大!这种单一的菌种很难从根本上来解决。

三、生物分解法,此方法是我目前看到的最行之有效的处理蓝藻的好方案,首先是通过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然后使用蓝藻分解酶专门分解蓝藻,接着用果酸进行解毒,最后通过腐植酸纳遮光同时配合小球藻藻种以及光合菌和乳酸菌综合治理,达到不复发的效果。

1 通过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强氧化效果,氧化底部过多的有机氮以及消灭一定的蓝藻种子。

2 用蓝藻分解酶定向杀灭蓝藻,不破坏其他有益藻。

3 用果酸解蓝藻死亡后释放的藻毒素。

4 通过腐植酸纳进一步吸附解毒以及遮光,同时为水体提供碳源,便于其他有益藻的生长,同时通过乳酸菌降低水体PH以及解毒,接着光合菌消耗水体过多的无机营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