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化学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2.2正确使用药物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化学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2.2正确使用药物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二、天然药物
天然药物取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源丰富。例如中草药就是一类天然药物。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所著《本草纲目》中收载天然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96个,对医药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讲述自己了解的一种天然药物(描述其形状、生长习性,推测其成分、主要用途和不良反应)。
┄┄
今年来,由于毒品、艾滋病及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疗需要,天然药物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而化学对天然药物特别师中草药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经分离。
选择一种抗酸药,了解其主要成分和不良反应,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这种抗酸药的功效。(以学生活动为主,若不够时间可放入下一节课来开展)
药物名称
有效成分
不良反应
实验步骤
结论
课本P43第1,2,3题;4.查找资料,写出1-2种人工合成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用途,并推测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除今天我们学习的几种人工合成药物)
虽然青霉素在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好效果,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毒 性也低,但不良反应还需引起注意。特别是过敏反应,轻的可引起头痛、恶心,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出冷汗、心跳微 弱、口唇青紫。为此,用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肤试验(经皮内试验预测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保护率较高)才可按所需剂量注射。
(2)主要用途:治疗细菌类的感染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请写出它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
HCI + Na2CO3== NaCI + NaHCO3
(或2HCI + Na2CO3==2NaCI + CO2+ H20)
HCI + NaHCO3== NaCI + CO2+ H20
2HCI + MgCO3== MgCI2+ CO2+ H2O
AI(OH)3+ 3HCI = =AICI3+ 3H20
Mg(OH)2+ 2HCI == MgCI2+ H2O
各种抗酸药及其说明书
(1)有效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能与盐酸作用,对身体无害的物质。
课本P41资料卡片――抗酸药片的成 分
(2)主要作用:治疗胃酸过多
我们知道人胃壁细胞能产生胃液,胃液里含有少量的盐酸,称为胃酸。胃酸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这时候就借助于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来缓解胃部不适。这类药物就是抗生素。
3、抗酸药
抗酸药的种类很多,通常含有一种或几种能中和盐酸的化学物质,那么这些物质有哪些?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
教学
过程
每当我们去看病,医生都会开一些药,那是不是每次医生给你开的药都是一样的呢?为什么?
不一样,因为得的病不一样。
对,医生首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但对于一些小病我们往往不去看医生,而是自己到药店买药解决,这时如果是错用或者滥用药,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这就需要我们对常见的药物有所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什么病用什么药)
一、人工合成药物
阿司匹林药片及其说明书。
让一位学生简要念一下阿司匹林药片的说明书,并把阿司匹林的化学名、分子式和结构式写在黑板上。(以自愿为原则,后面也是)
1、阿司匹林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
结构式:
(2)主要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的治疗,防心血管老化等。
将少量的阿司匹林放入试管中,加水,观察现象,并结合课本归纳其物理性质。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课本P38第一段
课本上的两个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即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和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药物的普及。
目前,药物的种类很多,估计已达到10万种,可分为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可适当解释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定义)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几种人工合成药物。
(3)物理性质: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容于 水。
(4)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和水,生成的钠盐易溶于水,所以称之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请同学们写出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本P39科学史话――阿司匹林的发现
下面介绍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无数生命的抗生素,即消炎药,它就是青霉素。(除青霉素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消炎药?)
2、青霉素
青霉素最初是从青霉的培养液中取得的,所以称为青霉素。
不同种类的青霉素及其说明书。
(1)种类:青霉素F、G、X、K、V
让一位学生简要讲述第一次打青霉素的经历。
青霉素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下的“综合”只是提供资料参考)
青霉素是医院最常用的药品,具有较广的杀菌作用,且治疗作用快而好。其的作用,主要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破裂而死亡。虽经三千万倍稀释,仍有疗效,适用于因葡萄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如肺炎、脑膜炎、淋病和外伤感染等。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用,拯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被誉为与原子弹、雷达齐名的当时三大发明之一。它的发现是堪称20世纪医学的伟大奇迹。
青霉素含有青霉酸的一类物质,属于弱酸性物质。用得较多的是青霉素G的钠盐,俗称盘尼西林,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青霉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其结构式为:
(3)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式:CH3
CH3 CCH COOH
SH NH2
(4)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讲解类似于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
课本P40科学史话――青霉素的发现
+NaOH + H2O
+
(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接反应可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阿司匹林:
++ CH3COOH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
课本P39第二、三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阿司匹林在市场上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2.阿司匹林有什么副作用?
1.能治很多种病,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2.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等。(适当解释一下原因)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化学药物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难点
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