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笨拙的螃蟹》案例分析
背景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阅读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选用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和绘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定能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和走向幼小衔接的自主阅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笨拙的螃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
在与朋友们玩泡泡、追逐、捉迷藏的游戏中,大钳子总是让自己很难堪,总把事情搞砸。
后来在一次游戏中,章鱼被水草困住,其他朋友们都无能为力,但尼尼的大钳子却派上了用场,刷刷几下,就切断了困住章鱼的水草,把朋友救了出来。
原来,看似笨拙的大钳子其实是很有用的。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关健是如何看待自己。
活动实录及评析:
一、引入、观察封面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这是故事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只大大的螃蟹,还有海草。
师:对呀,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海里,大海里面有一只螃蟹,叫尼尼。
尼尼长着一对什么呢?生:螃蟹尼尼长着一对大大的钳子。
师:我们都知道这钳子有许多的用处,但想想这么大的钳子会给尼尼带来什么不便吗?生:大钳子会夹人;太大了,做事情也不方便;太大了,爬的时候会摔倒。
师:你们也想到了这么多的不方便,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笨拙的螃蟹》那你知道“笨拙”是什么意思呢?
生:做事情的时候,手脚不灵活。
活动评析:
从封面上大钳子的不方便着手,理解笨拙的意思,切合故事内容,为后面的故事作铺垫。
二、共读故事,随机设疑,理解故事内容。
(一)笨拙的钳子真碍事。
1、尼尼不喜欢大钳子。
师:尼尼喜欢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呢?
生:他的嘴巴都耷拉着,看起来不高兴。
师:对呀,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做什么,笨拙的钳子总是碍事。
笨拙的大钳子怎么碍事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2、大钳子把泡泡弄破了。
师: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是怎么玩的?
生:他们吹完泡泡在玩捉泡泡的游戏,你抛给我,我抛给你。
师:尼尼的大钳子怎么碍事了呀?
生:尼尼也想玩泡泡,可是,泡泡被尼尼的大钳子扎破了
师:泡泡扎破了,尼尼心里会怎么样?他会怎么说呢?朋友们怎么说的?
生:尼尼很伤心,心里很难受,看着自己的大钳子,嘟囔着说,都怪你,都怪你,这么碍事,把泡泡弄破了。
朋友们说没关系的,尼尼。
3、大钳子使尼尼从山坡上滚下来。
师:泡泡游戏不能玩了,他们开始玩追逐的游戏。
那他们是怎么玩的呢?
师:章鱼、水母和螃蟹在前面逃,海龟在后面追。
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从山坡上摔下来呢?谁帮助了尼尼?
生:游着游着,尼尼脚下一滑,骨碌碌,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被埋在了沙子里面。
后来海龟游过来把尼尼挖了出来。
4、自主阅读捉迷藏游戏,大钳子把贝壳给撑破了。
师:追逐游戏也不能玩了,他们又去玩捉迷藏的游戏,会发生什么事呢?
(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关注讨论情况,及时讨论不懂的地方。
)
生:尼尼爬进一个大贝壳里,然后把壳轻轻盖上,贝壳里黑忽忽的,他心想,这真是一个好地方,章鱼肯定找不到我,尼尼刚一动,哎呀,他大叫起来,大大的钳子就把贝壳给撑破了。
师:这个时候,尼尼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很伤心,很难过,都怪你。
5、教师总结3个游戏:尼尼的大钳子真是笨拙,真是碍事,玩捉泡泡游戏时把泡泡弄破了,玩追逐游戏时又弄得自己从山坡上滚下来,玩捉迷藏游戏时又把贝壳撑破了,尼尼的心里很难过,但尼尼的朋友还是原谅了尼尼。
活动评析:
通过观察画面,随机设疑。
和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讲述螃蟹笨拙的大钳子在和朋友们玩耍过程中碍事的事情。
对尼尼笨拙的大钳子把游戏搞砸以后难受心情的渲染,理解尼尼不喜欢钳子的原因。
并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完整地语言表述故事情节。
小结尼尼笨拙的大钳子搞砸游戏的三件事,对故事前半部分进行梳理。
(二)大钳子真有用。
1、尼尼找到朋友。
师:朋友们继续玩捉迷藏的游戏,这次他们让尼尼找。
说说尼尼在哪里找到朋友的?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没有?
生:章鱼不见了
2、章鱼有危险了。
师:咦,章鱼哪去了?谁在喊救命?
生:章鱼。
3、救章鱼。
生:章鱼为什么在喊救命?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
(1)章鱼有危险。
师:章鱼喊救命,遇到了什么危险?
生:章鱼被海草缠住了,他不停地扭来扭去,左右摇摆,可是章鱼越是用力挣扎,海草就越缠越紧。
(2)救朋友不成。
师:水母、海龟想把章鱼拉出来,但不管他们怎么使劲,没有救出章鱼。
(3)尼尼救朋友
师:这可怎么办?让学生想办法。
师:尼尼会怎么救章鱼呢?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想出多种方法救章鱼。
(想像尼尼用钳子进行砍、剪、撕等动作。
很快,海水里到处都是打着转转的碎海草。
章鱼终于得救了。
)
师:尼尼的大钳子真能干。
这时候尼尼心里会怎么样?他会对大钳子说什么?
生:钳子钳子,你真棒。
活动评析:
重点阅读,通过对尼尼在救章鱼时大钳子动作的描述,引导学生发现原来大钳子并不笨拙,不仅有用,而且非常灵活。
通过对尼尼心情的神态的描写和比较,体会它的心情。
三、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师:刚开始的时候,尼尼的钳子很笨拙的尼尼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大钳子,通过救章鱼这
件事情,尼尼觉得自己的大钳子还是很有用的,他呀开始喜欢上了大钳子。
是啊,有的东西有时会觉得很笨拙,,但是呢,在有的地方还真少不了他们。
师:尼尼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后来他和小伙伴们还会有哪些故事发生呢?他现在这对有用,能干的大钳子还会怎样去帮助他的朋友呢?小朋友们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跟爸爸妈妈分享后,再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说一说,尼尼后来发生的故事,好吗?
活动评析:
将延伸活动,使绘本不止步于此,留给学生想象。
活动总评:
整个活动的设计流程和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效果,应该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我将主动权交由孩子,使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螃蟹尼尼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让孩子懂得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决定自己笨拙或有用的,关键是如付看待自己。
读一本好书就是为世界做一件美丽的事。
阅读是高雅的、高尚的、高贵的阅读;是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
孩子们在与那些优秀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与优美的图片徜徉时,必定能让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让美轮美奂的绘本开启孩子的阅读之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