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薄荷精油杀菌实验结果
培养皿直径为8.6cm
2.1.4 供试菌种
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ora capsici)
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水稻稻瘟病菌(Rice Blast Fungus)
水稻纹枯病菌(Rice Sheath Blight Pathogen)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
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小麦仗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苹果炭疽病菌(Apple Anthracnose)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
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nerea)
以上病原菌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提供,以上所有病菌都用PDA培养基培养。
2.2 试验方法
2.2.1 PDA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10g;蒸馏水1000mL
制作方法: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削皮,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g,加蒸馏水1000mL,煮沸后改小火煮30min(直至马铃薯成半透明状)然后用4层沾湿纱布过滤,滤液用水补足至1000mL。
再加入琼脂粉1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可适当加热)后加入葡萄糖20g,搅匀,再补足水1000mL,最后分装于三角瓶(250mL三角瓶盛约150mL培养基),用无菌封口膜封好灭菌备用。
灭菌:采用湿热灭菌法,121o C,0.165MPa蒸汽压下灭菌30min。
2.2.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用石油醚萃取肉豆蔻精油抑菌活性,选用黄瓜炭疽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番茄叶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
配制,肉豆蔻精油的丙酮溶液,采用石油醚萃取的精油配制成浓度为3000mg/L的母液,然后将其进行稀释配成浓度分别为2000mg/L 、1500mg/L、1000mg/L 的系列溶液,把配制的不同浓度的肉豆蔻精油溶液分别加入PDA培
养基中。
制成带毒的培养基平面,在平面上接种供试的病原菌,于28.5℃下培养,96小时后通过卡尺用十字交叉法测量供试真菌菌落生长直径,取其平均值。
根据公式2-1和公式2-2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生长直径(mm)=两次直径平均值–4.0(菌饼直径) 公式2-1
公式2-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石油醚萃取的肉豆蔻精油的杀菌实验结果如下表3-1:
表3-1 肉豆蔻挥发油对不同菌种的抑制率
菌种
*2500 mg/L
*1500mg/L *1000 mg/L
黄瓜炭疽病菌 89.5 85.0 80.0 水稻纹枯病菌 71.0 64.5 61.5 番茄灰霉病菌 99.0 96.5 95.0 番茄叶霉病菌 70.0 65.0 62.5 油菜菌核病菌 68.5 59.0 53.5 番茄早疫病菌 70.0 65.0 55.0 小麦赤霉病菌 30.0 22.5 15.0 黄瓜枯萎病菌 72.5 60.0 55.0 小麦纹枯病菌 80.0 72.5 66.5 棉花立枯病菌
78.5
72.0
60.0
代*的表示肉豆蔻精油的丙酮溶液的浓度
由表3-1可见: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用石油醚萃取的肉豆蔻精油对供试的十种真菌种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强,其次是黄瓜炭疽病菌,对小麦纹枯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都达到了80%;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稍低都为72.5%;其中五种病菌的抑制率较低在50%以下,尤其是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只有35%。
由此证明肉豆蔻挥发油中含有高活性抑菌成分。
%
100⨯-=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
处理菌落生长直径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菌丝生长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