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竞合论详解

13.竞合论详解


(二)竞合的概念
1. “竞合”(Konkurrenz)是指同 时发生、出现或竞争。 2. 刑法上的竞合是指一个行为或数 个行为与一个规范或数个规范的 一对多、多对一的对应关系。
(三)竞合论的任务
1. 从犯罪构成的角度上看,行为人 的行为构成数个犯罪之时,刑法 应当如何处理。 2. 竞合论是犯罪论与刑罚论的结合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法条竞合
(一)法条竞合的含义 (二)法条竞合的类型
(一)法条竞合的含义
法条竞合又称为法规竞合、法律单一,是 指规定不同罪名的数个法条,因其规定的 构成要件在内容上具有从属关系或交叉关 系,当适用于某一行为时,只适用其中某 一法条而排斥其他法条适用的情形。由于 最终只适用一个法条,所以又将法条竞合 称之为假性竞合。(诈骗罪与保险诈骗罪)
c. 法律拟制的行为单数:本来属于行为复数, 但刑法出于拟制规定而将其规定为行为单 数。(1)转化犯:实施一个较轻之罪,由 于附加了另一行为而又触犯另一较重之罪, 法律规定以较重之罪论处(例如,非法拘 禁他人,故意暴力殴打致被拘禁人重伤、 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 处);(2)转化型抢劫和携带凶器抢夺
竞合论
目 录
一、竞合论概述 二、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 三、法条竞合 四、想象竞合 五、实质竞合 六、竞合的判断步骤
一、竞合论概述
(一)概述 (二)竞合的概念 (三)竞合论的任务 (四)竞合的类型
(一)概述
行为人扔一块石头砸坏他人的名贵花瓶, 无论如何只能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不可 能产生竞合问题;相反,行为人昨天打伤 人,今天又偷人家的iphone,构成故意 伤害罪,也构成盗窃罪;或者丢了一块石 头,打破了人家的名贵花瓶,又将人家眼 睛打成重伤,就可以出现竞合的问题。
(1)单纯的行为单数
a. 单纯的行为单数是指行为人出于 一个行为决意所显现出的一个意 思活动。 b. 甲扔一颗手榴弹,炸死乙和丙两 人,并毁坏三辆汽车。
(2)自然的行为单数
a. 在外观上虽属于数个可分割的举动,但从日常 生活的观点来看,只要行为人是出于单一的意 思决定,而且这个举动间在时空上又存在紧密 关系,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来看,也会认为是 一个单一行为时,即可认为是自然的行为单数。 b. 甲趁店员乙上洗手间的实际,迅速地偷走收银 机里面的现金和货架上的商品。 c. 甲用拳殴打乙数拳,致使乙身上多处轻伤,其 中一拳,还打坏了乙的眼镜。
d. 连续行为是指行为人分别所实现的 数个犯罪行为间,在客观上所侵害的 法益具有同类性、侵害方式具有同类 性,主观上具有涵盖个别行为重要事 项的整体故意。(多次实施盗窃行为)
e. 第三罪的夹结效果
i. 如果两个本属行为复数关系的行为,分别与第 三个犯罪行为具有行为单数关系时,则可被视 为第三个犯罪行为夹结(Klammerwirkung einer dritten Tat),而将三者评价为法律的行 为单数。 行为人为刺探国家秘密,实施了部分的盗窃国 家公文印章,实施了部分的伪造国家公文印章。 盗窃国家公文印章罪与伪造国家公文印章之间 本来不具有行为单数关系,但被第三个刺探国 家秘密罪所夹结,三罪具有行为单数关系,成 立想象竞合。
• • • •
观点一: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并罚 观点二: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并罚 观点三:故意杀人罪,取财行为被吸收 观点四:抢劫罪
分析:自然意义的行为复数(杀人与取财),但 规范存在将自然的行为复数确定为行为单数的情 形(复行为犯:先杀人后取财),在确认为行为 复数之前,必须排除成为规范上复行为犯的情形。
ii.
4. 行为复数的判断
(1)行为复数即不属于行为单数的情 况。 (2)行为复数还需每个行为都符合对 应的规范行为,才是真正的行为复数。 (行为人盗走他人汽车,用于实施故 意伤害被害人的运输工具,事后又将 汽车还回)
李春林故意杀人、盗窃案
• 2000年9月,被告人李春林到被害人刘立军承包经营的速 递公司打工,并与刘立军共同租住在北京市东城区花园东 巷3号。同年11月,刘立军以人民币2万元将速递公司的 经营权转包给李春林。因刘立军多次向李春林催要转包费, 李无钱支付,遂起意杀死刘立军。 2001年1月21日6时许,被告人李春林趁刘立军熟睡 之机,持斧头猛砍刘的头部和颈部,将刘的颈右侧动脉及 静脉切断,致刘因失血性休克合并颅脑损伤而死亡。后又 将死者身上的1800元人民币和旅行包内一工商银行活期 存折连同灵通卡(存有人民币1万元》及其密码纸、西门子 移动电话、充电器等款物拿走。李春林用灵通卡分3次从 自动取款机上将存折内1万元人民币取出后,购买了电视 机、移动电话、毛毯等物。 2001年2月3日,公安机关在被告人李春林家中将其 抓获。
典型一罪、竞合论、典型数罪
1. 典型一罪:一行为对应一规范 2. 竞合论: a. 一行为对应数规范(想象竞合、法条 竞合) b. (有关联的)数行为对应数规范(牵 连犯、吸收犯、连续犯等) 3. 典型数罪:(无关联的)数行为对应 数规范
(四)竞合的类型
二、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
1.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的判断是竞合论的出发点。 2. 区分原则:由于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往往是由 一连串的物理动作所组成的特定社会意义单元, 所以必须就法律与社会的意义关系,对外形上 可分割的个别动作,判断其在刑法评价究竟是 属于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 3. 行为单数通常可以分为单纯的行为单数、自然 的行为单数与法律的行为单数。
(3)法律的行为单数
a. b. 法律的行为单数可以区分为构成要件的行为单数、法律 拟制的行为单数、连续行为、第三罪的夹结效果。 构成要件的行为单数是指构成要件将数个自然概念上的 意思活动纳为一体,而成为行为单数(1)复行为犯的 行为单数:一个独立构成要件中兼含数个行为的犯罪 (抢劫罪);如果根据构成要件的解释,构成要件虽然 并非必然包含数行为,但却可以涵盖反复同种行为的实 施之时,则这些反复实施的数行为,也成立构成要件单 数(多次虐待行为);(2)继续犯的行为单数:行为 人所造成的持续违法状态,也成立构成要件行为的单数 (非法拘禁罪);(3)集合犯的行为单数:由数个长 期性、经常性动作组合而成的行为系列,例如常业犯 (赌博罪)、营业犯(非法行医罪)、惯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