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康复治疗操作评分表1、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2、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3、耳穴压豆操作评分标准4、穴位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5、中药沐足(手)法操作评分标准6、穴位敷贴(天灸)7、推拿捏脊8、穴位放血9、夹板固定10、中药外敷11、艾灸12、结肠透析13、中药灌肠14、部位推拿手法操作评分标准(康复治疗部)15、言语功能评定表(康复治疗部)16、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康复治疗部)17、截瘫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部)1、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姓名工号考核时间:年月日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拔火罐禁忌证(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
(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
(5)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
(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
(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
(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
拔火罐的适宜部位:应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治疗部位。
以肌肉丰厚处为宜,常用肩、背、腰、臀、四肢近端以及腹部等。
2、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晕针的预防及处理一、预防:1.保持治疗室内空气通畅,环境舒适。
2. 施针时尽量嘱患者卧位进行,进针时手法宜稳、轻、快、准,克服患者的畏惧心理。
3.让患者了解并说明进行针刺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反应。
二、处理:如发生晕针时,先将所施针数尽快拔出,嘱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并注意防寒保暖,安慰患者,根据晕针时的严重程度作如下处理:1.出现轻微晕针,表现为头晕、心悸、汗出、视物模糊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口服50%葡萄糖适量,并于百会、足三里处施于艾灸。
2.症状较剧,出现晕厥或休克,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作及时处理。
断针的预防及处理:一、预防:1.嘱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最好让患者在卧位施针,使其肌肉完全放松。
2.施针前检查针具状态:针体弯曲理直后待消毒再用,有折痕及针尖倒刺者禁用。
3.施针过程中嘱患者体位自然,不要移动或摆动,行针刺补泻手法时要注意让患者作好配合,以防折针,出针时要仔细清点施针数量以防漏针。
4.每次针具消毒前,检查针体是否弯曲、是否有折痕,针尖是否有倒刺。
对弯曲的针体应理直,对有折痕及针尖有倒刺的应丢弃。
二、处理:1.明确施针时所发生断针的部位,并向患者分析说明发生断针的原因。
2.嘱患者静卧、保持放松体位,不要随意走动,避免因肌肉牵造成针体移动。
3.及时对患者断针部位进行X片检查,掌握断针的部位、深浅和断针的大小。
4.请专科取针。
3、耳穴压豆操作评分标准一、耳穴压豆的适应症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常用于失眠、疼痛、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护理干预,并起到协同治疗的目的。
失眠(疼痛、便秘、恶心、呕吐)如何选穴二、耳穴压豆的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三、耳穴压豆的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压豆,准确选择穴位,用探针时力度要适度、均匀。
2、耳廓皮肤有炎症、破溃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3、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每日按压2~3次,每次1~2min。
4、应密切观察患者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并询问病人感受,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4、穴位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工号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必考题:学员专业方向的专科疾病(如:心悸、胃痛、哮喘、偏瘫……)如何选穴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5、中药沐足(手)法操作评分标准工号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必考题: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6、穴位贴敷疗法(天灸)操作评分标准工号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必考题: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
1、主要选穴:呼吸系统:肺俞、风门、膏肓、定喘、志室、肾俞、心俞、脾俞。
消化系统: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建里、关元、脾俞、胃俞。
补肾强壮: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命门、神阙、血海、志室、涌泉。
禁忌症:支扩、活动性肺结核咳血、孕妇禁用。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慎用。
7、推拿捏脊疗法操作考核评分表姓名工号考核时间:年月日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
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
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
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4、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
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8、耳尖放血疗法技术评分表姓名:成绩:9-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考生姓名:__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考核老师:__________10、中药外敷贴药法操作评分标准工号姓名考核老师:__________11、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工号姓名考核老师:__________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12、中药结肠透析评分标准工号姓名考核老师:__________13、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工号姓名考核老师:__________注:操作全过程≤10min,每超时1min扣1分。
适用范围①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高热等。
②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带下病等。
注意事项①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②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③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工号姓名考核老师:__________基本手法演示1、掌推法2、掌摩法3、掌揉法4、滚法5、擦法(各20分)部位推拿 (抽签时抽取选一个部位做5种手法)1.颈肩部(100分)2.头面部(100分)3.腰背部(100分)1、头、面部推拿简要程序:开天门.掐鱼腰,揉太阳.掐四白.掐睛明.点巨髎.推颊车,推正顶,点按百会,分抹五经,干洗头,指间叩击,揉捏池颈,四指归提,抅抹面部穴位,拍打面部、点揉凤池2、腰、背部推拿简要程序:拿肩井.背部分推,掌推肩胛,按肩胛内缘双滚肩背,直推背部揉大椎、阳关.提拿夹脊,按脊中,背部按揉,腰部横摩,14.推按腰背肌, 按压环跳,拍打腰背3、颈、肩部推拿简要程序:点风池、风府.一指禅推风府至大椎.滚颈项,按揉项韧带,.拿颈项,.指压棘突两侧.弹颈项部两侧大筋, 拔伸颈项.擦颈项部, 拿肩部, 按压肩井、天宗穴.滚肩部,揉肩部,摇肩关节.搓肩关节.抖上肢15、言语功能评定表(康复治疗部)工号姓名考核老师:__________v1.0 可编辑可修改16、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康复治疗部)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Brunnstrom分期对应科室病床临床诊断序号体位 项目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 ____侧检查日期1仰卧位联合反应将健侧下肢稍外展,对抗徒手阻力将使下肢内收。
观察患侧下肢有无内收动作或内收肌群收缩(Raimiste 现象)不充分(无)Ⅰ( 0 )充分(有)Ⅱ(1 2)2仰卧位随意收缩 令患侧下肢内收,触知内收肌群的收缩不充分(无)充分(有)3仰卧位伸肌共同运动 开始肢位:屈膝90°检查动作:令“伸患侧腿”,观察有无随意动作及伸膝程度不可能 Ⅲ(3 4 5 6 )可能不充分 90-50°45-25°充分20-5° 0° 4仰卧位屈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髋伸展(0-20°) 观察动作:令“屈患侧腿”,观察有无随意动作及其程度不可能 可能不充分 5-40°45-85°充分90°-序号体位 项目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Ⅳ(7 8 )6坐位 部分分离运动 开始肢位;坐位屈膝90° 检查动作:使脚在地板上滑动,同时屈膝100°以上,要使髋关节保持屈曲60-90°,足跟不得离开地面不可能(不充分)可能(充分)7坐位 部分分离运动 足跟着地使踝关节背屈,背屈5°以上为充分不可能(不充分)可能(充分)8仰卧位分离运动取髋、膝伸展位作踝关节背屈的动作不可能Ⅴ(9 10 11)不充分 可能,但在跖屈范围内充分背屈5°以上 9坐分观察踝关节有无背不可能5仰卧位部分分离运动在膝关节伸展状态下髋屈曲,观察髋关节屈曲角度。
膝关节屈曲不得超过20°不可能 Ⅳ(7 8)不充分 5-25°30-45°充分50°-位离运动屈动作及其程度,髋关节屈曲60-90°,膝屈曲不超过20°不充分可能,但在跖屈范围内充分背屈5°以上10坐位分离运动取屈膝位,观察髋关节内旋角度,髋关节屈曲60-90°,使大腿保持水平,屈膝90±10°不可能不充分内旋5-15°充分内旋20°-11坐位速度测定检查同10的动作,取屈膝位,髋关节从中间位内旋10次,记录所需时间(内旋要在20°以上,其他条件与检查10相同),先测健侧需时间健侧Ⅵ(12)患侧不充分健侧的2倍以上健侧的倍充分健侧的倍以下结论: Brunnstrom级上田敏级检查日期检查者Brunnstrom级上田敏级检查日期检查者Brunnstrom级上田敏级检查日期检查者17、截瘫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部)□初评表□进展评定表□出院前评定表评定人员:日期: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病房/床:临床诊断:呼吸型态:□胸式合并附属肌肉用力□仅胸式呼吸□胸式与腹式并用功能性活动评定:■失能程度:□A、完全损伤□B、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感觉功能,肛粘膜皮肤反射存在□C、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肛指诊反射存在,但其关键肌肌力小于 3级□D、不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运动功能,肛指诊反射存在,但其关键肌肌力大于 3级□E、正常■问题列表□关节活动度不足□肌肉无力□呼吸型态异常□功能性活动不足□关节肿胀□疼痛□压疮□其他:■短期目标:□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呼吸省力训练□降低关节肿胀□提升转位能力□降低疼痛□治疗压疮□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