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穿刺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评分标准
操作者姓名:得分:
操作
操作技术标准


评分
准备
1.叙述胸腔穿刺适应症及禁忌证(5分)
20
2.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5分)
3.规范洗手,戴口包,帽子(2分)
4.准备用物:消毒棉签、碘伏、2%利多卡因1支、胸腔穿刺包1个(内附胸腔穿刺针、无菌洞巾、止血钳)、胶布、无菌洞巾、无菌敷料、50ml注射器1个、5ml注射器1个、椅子等。需要化验及培养者准备试管及无菌试管(3分)
10.操作完毕后助手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嘱病人静卧休息(5分)
11.操作结束后物品的处理(处理规范)(5分)
合计
100
考官签字:201年月日
6.进针部位沿下一肋骨上缘以免损伤肋间血管、神经。进针速度要慢,在操作过程中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应避免在第9肋间隙以下穿刺。固定穿刺针,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出积液,当抽满注射器时,由助手以钳子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腔。取下注射器排空胸液,再将注射器接回橡皮管,放开钳子重新吸液,如此反复(15分)
7.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抽液不应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诊断性穿刺抽液时需留取标本进行胸水常规、生化、图片镜检、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脱落细胞等检查(10分)
8)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后用胶布固定(5分)
9.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晕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状痰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相应处理(10分)
5.穿刺体位: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前臂放在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5分)
操作流程
1.穿刺点定位:1).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2).多量积液通常穿刺点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3).对于局限性包裹性积液可根据B超确定穿刺点。除非紧急情况,一般均需超声定位。4).气胸抽气减压:患侧锁骨中线2-3肋间或腋前线4-5肋间。(10分)
80
2.消毒穿刺部位:范围不小于15cm(消毒二遍以上,自内向外,螺旋消毒(5分)
3.检查胸穿包灭菌标识及有效期,打开穿刺包外层(5分)
4局部麻醉,应在肋骨上缘作穿刺点,自皮肤到胸膜壁层边进针边注药,注意回抽有无气液抽出。(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