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反应器类型

化工反应器类型

反应器的类型:
自从1913年德国的Berg ius发明煤直接液化技术以来, 德国、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已经相继开发了几十种煤液化工艺, 所采用的反应器的结构也各不一样。

总的来说, 迄今为止, 经过中试和小规模工业化的反应器主要有3种类型:
鼓泡式反应器
鼓泡床反应器结构简单, 其外形为细长的圆筒, 其长径比一般为18~ 30, 里面除必要的管道进出口外, 无其他多余的构件。

为达到足够的停留时间,同时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和反应器的制造, 通常用几个反应器串联。

氢气和煤浆从反应器底部进入, 反应后的物料从上部排出。

由于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形式为平推流(即活塞流) , 理论上完全排除了返混现象, 实际应用中大直径的鼓泡床反应器液相有轻微的返混, 因此也有称该种反应器为活塞流反应器。

日本液化工艺和德国液化工艺鼓泡床反应器是典型的液化鼓泡床反应器, 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德国在二战前的工艺( IG ) 和新工艺( IGOR )、日本的NEDOL工艺、美国的SRC和EDS以及俄罗斯的低压加氢工艺等都采用了这种反应器。

相对而言它是3种反应器中最为成熟的一种。

日本新能源开发机构组织了10家公司合作开发了NEDOL液化工艺, 在日本鹿岛建成了150t /d中试厂[ 8 ] 。

该厂于1996 年7 月投入运行, 至1998年完成了1个印尼煤种和1个日本煤种的连续运行试验。

NEDOL 工艺反应器底部为半球形,由于长期运转后, 反应器底部有大颗粒的沉积现象, 因此反应器底部有定期排渣口, 定期排除沉积物。

德国IG 公司二战前通过工业试验发现, 用某些褐煤做液化试验时, 第一反应器运行几个星期后, 反应器就会因为堵塞而停下来, 里面积聚了大量的2~ 4 mm 的固体。

经过分析, 发现固体主要是矿物质, 而没有新鲜煤, 后来他们在反应器的圆锥底部进料口的旁边安装了排渣口, 才解决了堵塞问题。

另外他们也发现, 鼓泡床反应器内影响流体流动的内构件, 特别是其形状易截留固体的构件越少, 反应器操作就越平稳。

因此, 工业化鼓泡床反应器实际上是空筒。

强制循环悬浮床反应器:
因H - Coal工艺反应器内催化剂呈沸腾状态, 因此也称之为沸腾床反应器。

美国HR I公司借用H - O il重油加氢反应器的经验将其用于H - Coal煤液化工艺, 使用Co /Mo催化剂, 只要催化剂不粉化, 就呈沸腾状态保持在床层内, 不会随煤浆流出, 解决了煤炭液化过去只能用一次性铁催化剂, 不能用高活性催化剂的难题。

为了保证固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 底部可用循环泵协助。

另外, 为保证催化剂的数量和质量, 一方面要排出部分催化剂再生, 另一方面要补充一定量的新催化剂。

我国神华集团借鉴美国HT I液化工艺反应器,开发了神华煤液化反应器, 也有人称这种反应器为外循环全返混反应器。

采用循环泵外循环方式增加循环比, 以保证在一定的反应器容积下, 达到一个满意的生产能力和液化效果。

该种反应器采用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发的863 高效催化剂, 催化剂与煤浆一起从反应器底部加入, 然后和反应后的物料一起从反应器上部排出
环流反应器:
环流反应器型式多样,种类繁多, 其中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是常用的一种。

这种反应器利用进料气体在液体中的相对上升运动, 产生对液体的曳力, 使液体也向上运动, 或者说利用导流筒内外的气含率不同而引起的压强差, 使液体产生循环运动。

气升式内环流有2种类型, 中心进料环流反应器结构如图5所示, 环隙进料环流反应器结构如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