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习惯细心的习惯粗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这种毛病,许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
一般说来,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导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因为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二是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三是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四是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对于粗心孩子的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只能让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这种一心二用的坏习惯。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
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因为粗心,作业或考试不太理想,那么,你可以适当对他进行一点小小的惩罚。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
那是由于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所以家长要改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
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做的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再做一次。
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
孩子粗心怎么办其实粗心大意的孩子很多的,但是又各有不同。
比如有的是写作业时粗心,考试时反而不粗心了。
还有的孩子是带东西粗心,学习不粗心。
也有的孩子是在学习上粗心,在自己喜欢的玩具上不粗心,当然也有什么事情都粗心的。
不管是那种情况,家长都会很着急,我非常理解当父母的心情。
网友说为了这个也打过孩子,还有的网友说,在14岁以后不要打,14岁以前应该打,呵呵,把打当成是严格管教。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家长大有人在啊。
在心理学中有一门课程叫行为矫正。
其实打,是行为矫正中的一个方法。
既是惩罚中的一个具体的做法。
且是一个有负面效应的做法。
许多家长都打过孩子,尤其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以棍头出孝子为教育方法的。
可是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打孩子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挨打的孩子一般是当时就告饶:“我不敢了!我改!……”可是结果呢?正像网友写的那样,过了两天还是那样子。
那么怎么才能根治孩子的粗心大意呢?我想,我们还是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
但是,不是运用惩罚,而是运用正强化的方法。
因为正强化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强化什么是关键。
我们为了孩子粗心打孩子,我们一遍一遍地说他粗心……,其实是在强化他的粗心啊(等于在提醒他要粗心,因为潜意识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比如说:“以后不要在这样粗心大意了!”潜意识接受了粗心大意,而那些以后不要……潜意识是不会接受的。
这个问题我在培训课讲过,听过的家长会明白。
)。
如果我们反过来做,在他粗心的时候不理睬他。
淡化他的粗心,然后在他偶尔不粗心的时候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
你信不信?希望你试试看!这是正强化的做法。
另外还有一点是家长要注意的,那就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贴负标签。
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总说,总说,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人还有一个求证的心理,自己常常犯,刚好证明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样一来,孩子的粗心真的就会越来越严重。
努力去发现孩子细心做事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肯定他,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
慢慢就好了。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去面对考试很多同学都有粗心的毛病,干什么事都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
粗心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少的麻烦,不及时改正的话会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
粗心在中学生中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这与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有关。
因为这时的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他们要求独立,什么事都想自己去做,不希望家长、老师干预,但又受年龄所限,做起事来考虑不周,所以做事很难尽善尽美。
粗心在中学生中的表现多种多样:1、在考试中,会为因粗心丢分而感到后悔。
2、经常会因找不到笔记本、课本或作业本急得团团转。
3、会因找一件你急需的东西而把屋子翻得一塌糊涂。
4、有时由于粗心而得罪人。
那么,这样才能克服粗心的毛病呢?1、生活中要尽可能做到有条理、有秩序。
每一件东西都要有它自己的位置,用完之后要把它放回原处,并养成更习惯。
要把各种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在固定位置,不仅方便,而且整齐美观。
2、做事情要有条不紊。
可以订一个计划,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排在时间表中,必要时要准备一个备忘录,把临时的变动记下来。
3、考试中,做试卷要按部就班,从看到做,要经过审题、联想、解答等步骤。
看到题目不要马上动笔,要看清题目的要求,这样可以防止答非所问。
要结合题目联想所学过的内容,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题,不要遗漏重要的条件和数量,需要验算的的题一定要验算。
最后是解答,在做数学题时一定要注意运算的正确,正负号等。
要做到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4、做完试卷后,不要急于交卷。
平时较粗心的同学,做完题后一定要好好检查,看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验算是否正确。
在调查中发现,粗心的同学多数易冲动,少耐心。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和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耐性和恒心,这样你一定会改掉粗心的毛病。
[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去面对考试孩子粗心大概是家长头疼、教师头疼、心理学家也头疼的普遍问题之一。
孩子粗心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有气质因素,有些孩子对感觉刺激的敏感性较差,而注意力又容易受干扰;也有知觉习惯的因素,对知觉对象的反映不完整、分辨不精细;还有兴趣的因素,对感兴趣的事情比较仔细,对不感兴趣的事情马马虎虎等。
最令人伤脑筋的是粗心会变成一种行为方式,演变成凡事都冒冒失失、粗枝大叶,成为真正的“马大哈”。
粗心的孩子往往是动手快于动脑,事先缺乏仔细的观察和全面的思考。
这一情况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会有所改善。
但对已经形成粗心习惯的孩子,则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的、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新的知觉、思维和行为的模式。
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知觉辨别能力。
如向孩子提供“找相同点”和“找不同点”的图画,让孩子去发现各种细节上的变化,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仔细比较的能力,并要求他们把比较的结果用语言大声地讲出来,以巩固知觉的发现。
这种活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哪怕是看到树叶上的一只小虫,也可以让孩子去仔细看看(注意,不要去捉虫子),虫子身上有几个花斑、几条腿等。
同时,要培养孩子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年幼孩子的思维缺乏可逆性,难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问题,需要成人具体指导。
如将两根等长的棒子前后错开如“———”放在孩子面前,问他们哪一根长。
有的孩子指着上面一根,说它长,有的孩子则认为下面一根长。
这时,你可以引导孩子换一个视角看这两根棒子。
说上面一根长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只注意到棒子左端的情况,当让他们同时再看看右端的情况,结论就变了;讲下面一根长的情况则相反,孩子只注意到右端的差异,而忽视了左端。
要让他们学会注意两端。
纠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需要家长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以责骂。
因为被骂得情绪紧张、兴致全无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加粗心。
培养小学生“细心”习惯的初步探索丹阳市后巷中心小学朱建新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看错、读错、抄错”题目的现象,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一种不良习惯。
不少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听不懂课,也不是不会做习题,更不是智力差,而是审题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题意还没有读明白就想当然,急忙地去解题。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教师心中有学生,就会时时处处为学生的现在着想,更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学生学会学习必须使他们有良好的习惯,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学生将来能够独立学习、自主探索的归宿。
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营造“细心”氛围,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必备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如果学生经常因粗心而做错题目,不能正确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们又怎能亲近数学呢?如果持续下去,学生不但学不好数学,而且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细心习惯的培养,首先是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校组织学生去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参观、游览,同学们在动物园看动物,在风景名胜地看风景时,见到同学们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神情,我就恰到好处地提醒、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是笼统地看大概,从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坚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平时就要养成细心读题、细心计算的好习惯,将来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倘若一旦忽略了这些小的“细节”,就会导致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后果和代价是可想而知的。
我国“神州六号”航天飞船成功地遨游太空,令全世界华人无比自豪和骄傲!航天员叔叔在航天飞机里,有无数的“细节”需要他们“细心”地对待;在“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背后,有无数的科学家“细心”地研究着各种数据和天文资料!我国一代代航天人用无数“细心”的“细节”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同样需要许多“细心”的“细节”。
比如,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让他们边细心观察边思考:1、你能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吗?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之间有什么关系?3、你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通过这些良好的观察训练,在我的数学课堂之中,逐步营造了“细心”的氛围,为每一位学生的“细心”成长创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
我还注意每一次课堂提问的准确性,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学生的一言一行。
经过自己的耐心教育和自身的榜样作用,我所任教的班级渐渐地出现了比“细心”、比学习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选“细心”故事,循循善诱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