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图1—3 集中计量、分离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4、1)
压力罐密闭流程
气体处理
油气分离器 加热炉
电脱水器
沉降脱水器 脱水泵
缓冲罐 原油稳定 污水处理
图1—17 典型的脱水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5)
井 场 去脱水站
分 离 器
转油站
缓冲罐
计量站
分 离 器
单 管 流 程
图1—4 单管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6)
井 场 去脱水站
原油与天然气净化(5)
三干醇脱水流程
原油与天然气净化(6)
天然气脱硫
• 化学吸收法:醇胺法(碱性溶液中和反应)
• 物理吸收法:多乙二醇醚法(Selexol)、砜胺 法(Sulfinol)等。
• 分子筛法。
原油与天然气净化(7)
天然气脱硫
五、原油稳定及轻烃回收
精琉法
冷却法
原理 轻烃回收 流程 原油稳定
原油稳定与轻烃回收(2)
原油稳定的
目 的
原油是复杂烃类混合物,其中低碳烃 (C1~C4)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这些轻 烃从原油中挥发出来时会带走大量戊烷、己 烷等组分,造成原油在储运过程中损失,并 污染环境。脱出原油中的轻组分,降低原油 的蒸汽压,减少原油的蒸发损耗。
原油稳定与轻烃回收(3)
原油稳定的
油气集输流程的基本内容:
1、建设规模
2、能量利用(回压) 3、分散、集中、密闭(压力罐,抽气) 4、计量和自动化(LACT、SCADA) 5、典型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4)
分散与集中
流量计
流量计
分 离 器
来自油井 分离器
集 油 管
集 气 管
流量计 分 离 器 井 场 来 油
集 油 管
集 气 管
图1—2 单井计量、分离流程
起点多在转油站。气体处理厂多建在联 合站上,个别情况单独建站。油田的气
网分中压气网和低压气网和反输气网,
需要在规划时考虑。 气体的处理。净化、轻烃回收。
单独建站时可作为独立系统考虑,多数
情况下与集油系统统筹考虑。
四、捡漏技术与中国国情
( 1 )反盗油是现阶段的重点。盗油的信号
相对比较容易监测到。 (2 )我国的管道在技术上相对比较落后,
底水的压力。
水源及水处理
水源。地面水、地下水、海水、油层水, 一般不混注避免产生沉淀或絮凝物堵塞 油层。 水处理。沉淀、过滤(粗滤、细滤)、 杀菌、脱氧。排放要达标COD含量,油
含量。
管网及配水
方式补充地层能量,保持油田产量。
注水方法
( 1 )边缘注水。注水井分布在油区的边缘,
油井在边缘的内测。有分缘上注水、缘内注 (2 )内部切割注水。对大面积油田,利用 水和缘外注水。 (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几个区块,每个区块 3 )面积注水。将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不同 作为独立的单元开发。 的几何形态和比例布置在油田上,提高油层
油气分离与计量(2)
• 烃系相特征 分离机理 一元体系与多元体系 (过冷、反凝析、反汽化) 相平衡与平衡常数 K 平衡影响因素 P、T • 分子撞击与能量转换 • 平衡分离与机械分离,效果评价
油气分离与计量(3)
分离方法
R
n 1
p1 pn
一次分离 多级分离
R n1 p1
连续分离
分离级数与压力
油气集输工艺(1)
油气集输
将分散于各矿井的原油及 天然气收集、处理及运输 的生产过程
1、油气收集与计量 2、油气的分离与净化
主要生产环节
油气集输系统
矿井与石油地面 生产设施的总合
油气集输工艺(2)
油气集输工作过程
气 体 油井 计 量 气液分离 液 体 净 化 原油稳定 净 化 轻烃回收 计 量 计 量 计 量 外输 外输 外输
三、油气分离与计量
油气计量
计量目的
计量作业
计量方式
油气分离与计量(9)
计量目的
单井计量:生产统计、油井状态监测, 预测油井的生产能力和寿命。 转油站、脱水站进油计量:生产单位间
的产量统计。
交油计量:贸易结算。
油气分离与计量(10)
计量方式
单井计量、单井分离 这种情况是指计量和 分离作业都在井场上进行。分离后气液分别 集中计量、集中分离 这是将几口井的产物 进入各自的管线,见图1—2。此种流程最为 集中到计量站上利用阀组轮流计量、分离或 单井计量、集中分离 计量作业在井场上进 分散。 在计量站上计量后再送到分离站上分离,见 行,然后将气液混输至集中分离站。这种流 图1—3。这种流程集中程度最高。 程的分散程度居前两者之间。
一、概论
二、原油集输系统
工作内容和范畴
油气集输就是将分散于各井中的原油及天然 气进行收集和运输。在石油生产过程中,油气 集输是继油藏勘探、油田开发、采油工程之后 的重要生产阶段。油、气井的产物主要是原油、 天然气、水和某些杂质的混合物。原油和天然 气是油矿的主要产品,在它们被外输销售之前 还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使之符合质量标准。 在油田,从井口采油到原油和天然气外输 之间所有的石油生产过程均属油气集输工作范 畴。
油气分离与计量(11)
÷Á Á ¿ ¼ Æ
´ × À Ô Ó Í ¾ ® Ö À · ë Æ ÷
¼ ¯ Ó Í ¹ Ü
¼ ¯ Æ ø ¹ Ü
¼ 1¡ Í ª 2 µ ¥ ¾ ® ¼ Æ Á ¿ ¡ ¢ · Ö À ë Á ÷³ Ì
油气分离与计量(12)
÷Á Á ¿ ¼ Æ · Ö À ë Æ ÷
原油乳化液
原油与天然气净化(2)
• 化学破乳:“井口加药、管内破乳”
• 重力沉降:适当加热,初级脱水(脱出游离水) • 电脱水:偶极聚结、震荡聚结、电泳聚结 深度脱水(脱出乳化水)
原油脱水
原油与天然气净化(3)
ø Ì Æ å ´ ¦ À í Í Æ Ó ø · Ö À ë Æ ÷ Ó È Â ¼ ¯ ç Í µ Ñ Ë ® Æ ÷
生产作业,生产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 机型选择、稳产年限和开发规划预测。另外, (3 )设计:总体室作规划,选择流程、确 气象资料、水文地质和原油物性资料等。地 组成:原油集输系统、集气系统、注水系统 定各级井站的隶属关系。工艺室根据规划室 面工程就是根据上述条件建设的生产设施。 污水系统、输配电系统等。 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 特点:区域广阔、设施分散、系统多。
Á ½ ³ µ Í Ñ Ë ® Æ ÷ Ñ Ë Í ® ± Ã
º ³ » å ¹ Þ Ô Í ­ Ó Î È ¶ ¨ Û Ë Î ® ¦ ´ À í
Í ¼ 1¡ ª 17 µ ä Ð Í µ Ä Í Ñ Ë ® Á ÷³ Ì
原油脱水
原油与天然气净化(4)
天然气脱水
• 溶剂吸收法:三干醇吸收法
• 固体吸附法:固体表面的分子和吸附物之间普 遍存在范德华力(分子间的引力),吸附物能 凝聚在吸附剂上。气体与固体之间的范德华力 较弱,而且气体分子动能大不易被吸附,液体 容易被吸附。
原 理
利用原油中轻重组分挥发程度不同,从原油中分离 出C1~C4组分,从而达到降低原油蒸汽压的目的。实现 的方法主要有闪蒸法和分馏法。
负压闪蒸适用于密度大的原油,因其轻组分少;轻组 分多的原油宜采用加热闪蒸,此时汽化量大,若采用负 压闪蒸会使压缩机功耗过高。
原油稳定与轻烃回收(4)
负压闪蒸流程
原油稳定与轻烃回收(5)
污水处理
具体工作
1 、根据油气田开发方案规划设计油气集输 系统,主要内容有:确定集输流程、集输 管网布局、各类站址选择、设备选型等; 2 、集输系统的工艺设计,包括计量、分离、 净化、稳定等装置的流程、施工图和生产 工艺过程的设计; 3 、对油气集输系统各种设施的日常运行管 理和维护。
油气集输工艺(3)
分离缓冲罐 热水炉 分 离 器
计量转油站
双 管 流 程
图1—5 双管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7)
• • • • 单管流程 加热,不加热,掺稀油 双管流程 掺活性水,掺热油(液) 三管流程 蒸汽伴随 站外管网 1、射状管网,2、支状管网, 3、环状管网 • 管理模式 1、二级管理(大二级,小二 级),2、三级管理,3、一级半管理 • 管网优化 (管网的形式与布局 )
加热闪蒸流程
原油稳定与轻烃回收(6)
原油稳定与轻烃回收(7)
轻烃回收的
目 的
在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C2~C7组分,在 油田称之为轻烃,它们是石油化工的宝贵原 料。含有轻烃的天然气叫湿天然气,湿天然 气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会析出液态烃,形成气 液两相的流动,给管道的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因此,需要把轻烃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
油气分离与计量(4)
卧式分离器
分离设备
油气分离与计量(5)
立式分离器
分离设备
油气分离与计量(6)
三 级 分 离 流 程
油气分离与计式
压力控制
倾斜式
预分气管式
新 式 分 离 器
液位控制
油气分离与计量(8)
高效油气处理技术: 1、中高压集输,多级分离 2、选用高效分离器 3、常(低)温沉降脱水 4、一热多用 5、污水回掺
(许多管道没有泄漏监测系统,增加泄漏监测 3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原油物性 系统受到SCADA系统的限制。 变化大,输油管道的运行参数差异明显,管 道上的输油设备种类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通用的监测系统不易推广。
七、注水系统
注水方法
目的
水源及水处理
注水系统
管网及配水
目的
大多数油田天然能量不足,油井自喷时 间短,产量下降快,采油速度低。采用注水
原油稳定与轻烃回收(8)
轻烃回收的 1、吸附法 2、油吸收法
工 艺
3、冷凝分离法
在以上几种方法中,冷凝分离法因其对原料气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