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卡方检验.
第七章
2检验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孙攀峰
目的要求
掌握适合性检验的意义
掌握适合性检验的步骤
复习回顾
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
连续型数据服从正 态分布,进行显著性 检验时用t-检验(2 个均数)或方差分析 (多个均数)。
计量资料:用定量方法测定生物性状数量大小
获得的一类资料,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特点:数值连续性,如身高、体重、料肉比、产奶量等 。
四、适合性检验例题1
四、适合性检验例题2
练习题
书上141页复习思考题第4题。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羔和母羔实际数与理论数 有一定差异,从统计学上分析,这种差异是因抽样 误差引起的,还是公羔和母羔性别比例根本就不符 合1:1的比例?
2检验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二、2检验的分类
遗传分析: 实际是否与遗传规律相符
适合性检验
2检验
独立性检验:
检验样本资料的次数分布 是否符合某种理论分布
若2<20.05→ P>0.05,接受H0,实际观测次数 与理论次数差异差异由误差引起;
若20.05 ≤2<20.01, → 0.01 <P<0.05,接受HA,
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差异显著;
若2 ≥
数与理论次数差异极显著
20.01→ P ≤ 0.01,接受HA,实际观测次
值是度量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观测次数偏
离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主要用于次数资料
的 适 合 性 检 验 和 独 立 性 检 验 。
例:根据遗传学理论,动物的性别比例是1:1。统计某羊场 一年所产的876只羔羊中,有公羔428只,母羔448只。 按1:1的性别比例计算,公、母羔均应为438只。以A 表示实际观察次数,T 表示理论次数。
(公式7-1)
当次数资料的类别数k>2,即自由度=k-1>1时,不 需进行连续性校正,用下面公式7-2计算2 值。
(公式7-2)
三、2检验的步骤
(4)做出推断
根据资料的自由度df,查2值表得最小显著标 准值20.05和20.01,将实际算出的2值与20.05或 20.01相比,以做出结论。
检验两类或两类以上因素彼此的相关性。
三、2检验的步骤
(1)假设 H0: 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相符合,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 HA: 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不符合,差异由本质差异造成;
(2)水平 一般选取显著水平α=0.05 或 α=0.01
三、2检验的步骤
(3)计算2 值 当次数资料的类别数k=2,即自由度=k-1=1时,需 进行连续性校正,用计数方式 获得的资料。
特点:数值离散性,如毛色的黑白、
粪检的阴阳性、性别的公母、 药物试验中治愈或无效等 。
离散型数据服从二 项或2分布,进行显 著性检验时用2 检 验)。
一、2检验的意义
2检验就是检验计数资料实际观测次
数与理论次数差异显著性的一种分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