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赖氨酸发展简介L—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是世界上仅次于味精的第二大氨基酸品种。
目前世界赖氨酸产品约90%用作饲料添加剂,10%用于食品和药品中间体,我国饲用赖氨酸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鱼粉价格昂贵,动物营养学家和饲料企业为降低饲料成本,致力于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开发无鱼粉日粮,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赖氨酸生产技术和方法L—赖氨酸最初是从蛋白质水解物中分离而得,后又发明了化学合成法、酶法,1960年日本首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其生产原料以各种淀粉水解糖或糖蜜,采用短杆菌属和棒杆菌属的变异株发酵生产,通过分离、浓缩、蒸发、结晶、干燥获得饲料级赖氨酸、再精制可得到食品级、医药级产品。
1965年我国全面推广了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技术,自此以后也带动了发酵赖氨酸的科研和生产。
目前,国内赖氨酸产酸率和转化率已经分别达到17g/d1和50%。
3赖氨酸主要品种在过去赖氨酸发展历程中,比较成熟的产品有赖氨酸盐酸盐、蛋白赖氨酸、液体赖氨酸等。
赖氨酸盐酸盐特点是纯度高,颗粒均匀,抗潮性能优越,目前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已经被广泛接受。
该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能源与水的成本费用较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缺点。
蛋白赖氨酸以及赖氨酸盐酸盐在数年前就已经研制,但真正用于大量生产是近年的事。
此产品充分克服了赖氨酸盐酸盐能耗与水耗大的缺点,生产成本具有相当高的竞争优势。
缺点是易吸潮,产品稳定性较差。
随着赖氨酸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又开发了液体赖氨酸,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但是其本身为液体,运输困难而限制了该产品的流通。
2003年以前,中国市场主要赖氨酸产品为98.5%的赖氨酸盐酸盐,品种比较单一。
大成生化公司于2003年自行研发生产65%赖氨酸硫酸盐,是继德国德固赛(Degussa)公司后,我国生产赖氨酸硫酸盐的制造商,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
据专业人士预计,未来赖氨酸添加剂从高纯度到低纯度的发展前景看好。
4赖氨酸的应用情况4.1赖氨酸在医药上的应用赖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合成人体激素、酶及抗体的原料,参与人体新成代谢和各种生理活动,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各种氨基酸输液配方中基本上都有。
赖氨酸还可作为利尿药的辅助治疗剂,治疗因血中氯化物减少所致的铝中毒;可与酸(如水杨酸)作用生成盐,以减轻不良反应;与蛋氨酸合用能抑制重高血压病;同时赖氨酸也是优良的血栓预防剂。
近年来研究发现,赖氨酸对营养不良,乙型肝炎、支气管炎病有一定疗效;赖氨酸与亚铁化合物浅谈赖氨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周伟(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北京10000)摘要:本文概述了赖氨酸的发展、生产、品种以及应用情况,重点阐述国内外赖氨酸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饲料;L-赖氨酸;赖氨酸盐酸盐;饲料添加剂—31—一起治疗贫血,效果显著。
据国外报道:将赖氨酸加入四环素中。
可以消除四环素在治疗中的副作用。
4.2赖氨酸在食品上的应用(1)食品营养强化剂赖氨酸是人体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即人类食品中最为缺乏的一种氨基酸,它是合成大脑神经再生性细胞和其它核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重要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
当食物中赖氨酸含量不足时,就会限制其它氨基酸的利用。
营养专家认为,若在食物中添加1g赖氨酸:就相当于增加10g可利用的蛋白质。
儿童食用添加了赖氨酸的食物,其智力发育、体格发育、血浆蛋白的含量以及对疾病的免疫力等均比较高。
年老体弱者的食物中添加少量赖氨酸,可明显增加胃蛋白酶的分泌,使食欲增加。
(2)食品除臭剂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异臭大多是由羟基化合物引起的。
赖氨酸的ε-氨基能与羰基化合物的羰基反应,可以消除异臭。
并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质地。
4.3赖氨酸在饲料上的应用畜牧业使用赖氨酸已获得显著效果。
畜禽小动物对赖氨酸需求量较高。
在其饲料中填加赖氨酸,能增进食欲,促进生长是畜禽饲料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的饲料源。
添加赖氨酸后可有效利用。
在动物的成长阶段添加赖氨酸,可以降低原料成本。
4.4其他应用由于大多数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偏低,以致人和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偏低,若在食物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此外,用赖氨酸溶液喷洒蔬菜、水果可延长保存期,故可作果蔬保鲜剂。
5我国赖氨酸市场状况近几年我国赖氨酸产能高速增长,从2001年不足5万t/年增长到2005年的57万t/年(有效生产能力达51万t/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国。
目前国内主要赖氨酸生产企业有长春大成实业集团公司、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山东金玉米生化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
5.1赖氨酸产能、产量迅速扩张中国赖氨酸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赖氨酸总生产能力为l万多t。
近10多年来,饲料添加剂用赖氨酸的市场需求急速增长,拉动了生产,使中国饲料添加剂用赖氨酸的产量有了飞速发展。
截至2006年,中国赖氨酸总产量已超过32万t(以98.5%计)。
图11999-2005国内赖氨酸供应量情况5.2赖氨酸消费和出口飙升由于看好赖氨酸市场发展的巨大空间,很多企业纷纷进入赖氨酸行业。
2006年赖氨酸产量已超过32万t(以98.5%计)。
2005中国赖氨酸进口量比2004年减少40%,使一些国外的赖氨酸产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赖氨酸近几年正在积极地走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005年,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出口赖氨酸6.46万t,历年来首次超过了赖氨酸的进口量。
2006年,赖氨酸出口量达到14.3万t,出口量增长121.43%。
主要出口到荷兰,占我国赖氨酸出口总量的26%。
我国赖氨酸主要是从吉林出口。
2006年我国进口赖氨酸2.48万t,同比减少54.43%。
主要从韩国、美国、泰国和巴西进口,占我国赖氨酸进口总量的95%。
我国进口赖氨酸的省份主要是广东,占我国赖氨酸进口总量的30%以上。
表1国内赖氨酸消费结构(%)图22000年———2006年赖氨酸产量行业医药中间体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国内5590国外101080—32—年度赖氨酸(kg)赖氨酸酯及盐(kg)合计(kg)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33,297,00039,979,19333,988,00014,588,41610,590,8597,504,049963,146157,200326,795585,2857,100,31019,455,77849,419,5935,943,89219,760,20033,621,31647,362,60060,899,42065,884,44647,053,59323,899,236293,100454,857399,4021,095,5933,498,22215,177,880137,096,46253,057,20073,600,50981,350,60075,487,83676,475,30554,557,64224,862,382450,300781,652984,6878,195,90322,954,00064,597,473143,040,3545.3赖氨酸价格分析2006年进口赖氨酸的平均价格为13.30元/kg,比2005年高5.16%。
分季度看,一季度虽然国内养殖业生产增长比较缓慢,赖氨酸总体需求不高,但国内供应缩减,使得赖氨酸市场价格有所上扬;第二季度由于赖氨酸市场需求依旧有限,再加上总体供应量充足,使得赖氨酸价格回落;第三季度由于国内多种畜产品价格回升促进了赖氨酸的需求,价格呈上升态势;第四季度,国内的畜产品价格在国庆长假过后仍然保持高位,国内畜禽存栏量都较前期增加,赖氨酸的需求也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国际市场赖氨酸的供应紧缺对价格的上扬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在2006年10月下旬终于突破自2004年底以来一直低于15元/kg的局面,11月份第一周赖氨酸进口价格上升为18元/kg。
但l1月份以后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使赖氨酸价格持续下滑,到12月底又降到15元/kg以下。
但总体看,尽管2006年进口赖氨酸价格有涨有跌,但是波动幅度不大。
5.4赖氨酸行业规模化发展成必然近几年我国赖氨酸生产能力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市场需求大幅度增长,产品供不应求,进口量逐年增加,引发企业扩产;②赖氨酸生产技术逐渐成熟,打破了日本等外国企业对技术的垄断;③受赖氨酸生产高利润驱动,1997年由于赖氨酸的供应出现缺口,国际市场上赖氨酸价格上升到了5美元/kg,而国内最高价格近60元/kg。
到2003年,价格再度上升至50元/kg,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催生游资大量投入赖氨酸项目;④赖氨酸属于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对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⑤我国赖氨酸生产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国赖氨酸产能的迅速膨胀,改变了世界赖氨酸供求格局,国产赖氨酸在我国市场上占有率近80%,且出口量快速增加。
目前,我国赖氨酸装置开工率仅约48.2%,供大于求的形势逐渐显现,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一些技术相对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将面临着并购、整合、淘汰的命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规模、成本、资金实力、营销策略将是赖氨酸生产企业制胜的法宝,我国的赖氨酸行业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才可以最终趋向规模化和垄断化。
6世界赖氨酸发展情况6.1各个国家发展情况(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赖氨酸的消费大国,年消费量约11万t。
最大生产厂商是美国ADM公司,其生产总能力达12万t/年,并将继续扩大。
由于需求的持续增长,美国赖氨酸的消费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
从美国赖氨酸的消费发展历史看,养殖业是推动赖氨酸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赖氨酸的特殊性和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的情况,今后养殖业仍将成为推动美国赖氨酸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随着苏氨酸、色氨酸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这两种氨基酸在饲料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性。
根据氨基酸的协同效应,赖氨酸的添加标准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因此将推动赖氨酸消费量的增加。
(2)欧盟近年西欧赖氨酸的消费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年消费增长速度在5%以上,目前年消费量近8表22000年 ̄2006年赖氨酸进出口情况—33—万t。
养猪业始终是赖氨酸的最大消费市场,这与该地区的居民饮食习惯有关。
预计今后随着饲养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大豆种植面积的增长有限以及动物性蛋白饲料的禁用,赖氨酸的消费将保持5% ̄8%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3)日本日本每年赖氨酸的消费量在7000t左右,其中养殖业消耗占近90%。
日本拥有赖氨酸的生产技术,但由于日本的粮食产量有限,饲养业的规模较小,大多数动物蛋白食品是来自国外,因此赖氨酸的消费量有限,不过,日本已在世界其他各地建有多家赖氨酸的合资生产企业,在全球赖氨酸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