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消费经济学(课程代码0018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8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擇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提出绝对收入函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 )A.凯恩斯B.马克思C.马歇尔D.庞巴维克2.提出消费倾向递减心理规律的经济学家是( D )A.配第B.魁奈C.西斯蒙第D.凯恩斯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
则这两种商品是( C )A.替代品B.供给品C.互补品D.普通品4.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这意味着( C )A.弹性不足B.弹性充C.单位弹性D.无限弹性5.“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是( A )A.增加消费,减少储蓄B.增加储蓄,减少消费C.同时增加储蓄和消费D.同时减少储蓄和消费6.实际利率是(D )A.收入对通货膨胀的扣除B.价格对通货影胀的扣除C.预算约束对通货彭胀的扣除D.名义利率对通货影胀的扣除消费经济学试题第1页(共5页)7.不动产投资属于( B )A.金融投资B.实物投资C.教育投资D.人力资本投资8.将债券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这是( C )A.按发行主体来分类B.按利息的支付方式来分类C.按发行方式来分类D.按偿还期限来分类9.影响家庭实物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 A )A.消费者的实际收入B.消费者的储蓄规漠C.消费者的预期收益D.该消费品的已有敬量10.随着家务劳动时间的增加,要保持效用不变,用收入来替代家务劳动(B )A.越来越困难B.越来越容易C.两者关系不确定D.两省无关11.加里.贝克尔的《时间配置理论》一文发表于(B )A.1960年B.1965年C.1970年D.1975年12.由于借款人违约,不能及时、足额归还贷款而造成银行损失,这是( C )A.利率风险B.资产流动性风险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D.其他风险13. 贷款方名义上的最大收入来源是( B )A.贷款手续费收入B.利息收入C.信用调查费D.贷款审核费14.生命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B )A.凯恩斯B.莫迪利安尼C.李嘉图D.杜生贝15.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入变化,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衰退的程度,这被称为消费的(B )A.示范作用B.掣轮作用C.不可逆性D.可逆性16.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最初的增加量之比,被称为( A )A.投资乘数B.边际消费倾向C.边际储蓄倾向D.国际贸易乘数17.己知边际消费倾向为80%,则投资乘数为(C )A.1.25B.2.5C.5D.7.5消费经济学试题第2页(共5页)18.下列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属于紧缩性收入政策的是( D )A.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B.政府削减财政支出C.控制集团购买力D.政府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19.通常可以用于表示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不包括( D )A.市场零售物价指数B.生产者价格指数C.消费者价格指数D.国内生产总值20.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 )A.劳务消费支出比重快速上升B.食品支出比重快速上升C.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快速上升D.教育支出比重快速上升21.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 A)A.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B.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C.第一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D.第一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下降22.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又被称为( D )A.生产方式B.自然方式D.消费方式 D.社会方式23.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范围内实现的消费活动,这是( A )A.个人消费B.集体消费C.公共消费D.享受消费24.下列内容中,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必要性的是( D )A.正的外部性的存在B.消费决策的不可诱导性D.消费的集中性 D.消费的分散性25.《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通过于(C )A. 1880年B.1885 年C.1890年D. 1895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宏观消费问题的有( CD )A.消费需求与总需求B.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D.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D.消费者的投资决策E.消费与经济增长27.中国的亚文化群主要有( ABCD )A.民族亚文化群B.宗教亚文化群D.地理亚文化群 D.年龄亚文化群E.以上都不是28.在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影响消费顿向的客观因素包括(ABCDE )A.工资单位的变化B.收入和净收入之间差额的变化C.利息率的变化D.财政政策的变化D.个人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变化29.消费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服务活动不包括(AB )A.食品的加工B.制作服装的裁剪C.餐具的清洗D.衣服的清洗E.房间的整理30.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現有(ABCDE )A.消费者了解商品及劳务的权利受到限制B.企业不良经营作风对消费者者权益的损害C.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对消费常权益的损害D.企业在价格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E.企业在促销方面对消费省权益的损軎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一点时所32.家庭规模决策: 家庭规模决策是指有关家庭中小孩数量的决策,对下一代的劳动力供给有着强有力的33.直接贷款:直接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向消费者个人提供贷款。
34.微观消费结构:微观消费结构是从单个消费单位的角度对消费者家庭或个人的消费支出进行考察。
35.消费方式:消费方式是指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方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
36.假设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收入弹性,短期为0.4,长期为0.6。
如果收入下降30%,这对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在短期和长期有何影响?此外,短期内收入上涨多少,才能使电动汽车的消费量增加8%?(要求写出公式)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MM Q Q M dM Q dQ n m ∆∆== 其中,m η 表示需求收入弹性,Q 表示需求量, M 表示收入。
由上述公式可得:)(MM Q Q m ∆⨯=∆η m QQ M M η/)(∆=∆ 于是可得在短期:=∆Q Q 0.4×(-30%)=-12% %204.0/%8==∆MM 在长期:%18%)30(6.0-=-⨯=∆Q Q 答:在短期和长期的电动汽车需求量各下降 12%和 18%;短期内收入上涨 20%才能使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增加 8%。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7.简述马歇尔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1)欲望饱和理论;(1 分)(2)需求规律;(1 分)(3)需求的价格弹性;(1 分)(4)消费习惯的作用;(1 分)(5)消费者剩余。
(1 分)38.简述收入水平提高对高储蓄的影响。
(1)收入水平的增加会促使储蓄的增加;(1 分)(2)投资渠道狭窄单一,从反面促使人们储蓄的增加;(1 分)(3)过高的消费门槛客观上增强了人们的储蓄倾向;(1 分)(4)居民储蓄率及储蓄余额的变化从客观上证实了收入对储蓄的促进作用。
(2 分)39.简述实物投资的含义及特点。
实物投资是指以有形资产为对象的投资,包括不动产投资、贵重金属投资、珠宝投资、古董及艺术品投资等。
(2 分)实物投资的特点有:(1)实物投资的流动性相对较低;(1 分)(2)有形资产基本上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因而实物投资具有保值功能。
(2 分)40.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凯恩斯认为,有八个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包括:(1)谨慎;(2)远虑;(3)计算;(4)改善;(5)独立;(6)投机;(7)自豪;(8)贪婪41.简述消费增长速度是否合理的判定标准。
判断消费的增长速度是否合理,应该考虑两个标准:(1)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2 分)(2)消费率保持在合理的区间。
(3 分)42.筒述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
(1)城市化因素的影响;(1 分)(2)商品化因素的影响;(1 分)(3)食物构成变化的影响;(1 分)(4)食品消费方式的变化。
(2 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3.试述抑制消费需求,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收回资金,以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1 分)②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再货款利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利率;(2 分)③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通过缩小货币扩张乘数来紧缩信贷总规模。
(1 分)(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①削减财政支出;(1 分)②增税。
(1 分)(3)紧缩性的收入政策①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1 分)②冻结工资;(1 分)③特别税收手段。
(1 分)(4)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抵制需求、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包括控制价格、控制集团购买力、直接信用控制等等。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