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分析

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分析

网络财富・Intemet fortune・Theory Studies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分析刘转青1,文善彩2,张孝禄1,梁小军3(1.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2.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云南昭通 657000;3.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汉 430079)【摘要】本文通过对事业与体育事业、产业与体育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同时,对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体育产业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发挥我国体育产业对体育事业的推动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区别;联系前言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体育部门被误认为不生产任何产品,也不创造任何价值,而是被当作纯消费部门,属福利事业,应当由国家来操办[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健身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现场或媒体观看到体育竞赛,体育的直接参与以及间接参与人数都大幅度地增长,从而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国家重视经济的增长,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遇到了发展的契机,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程度大幅度提升。

然而,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于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界定不是很明确,一直颇有争议,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

为弄清楚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政府早日确立合理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本文特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1.事业与体育事业、产业与体育产业的概念界定1.1 事业与体育事业的界定各种辞书、各篇文章中对“事业”赋予不同的涵义,《辞海》中对事业单位的解释为:“受国家机关领导,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的部门或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2] 从其涵义可以看出,“事业”具有以下特点:(1)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2)它基本上是政府部门的延伸或附属;(3)其资金由国家和社会提供;(4)以寻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

根据对“事业”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可以认为体育事业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娱乐、休闲、审美、交际等的需要而由国家或社会投资组织活动,提供场地、环境、服务的社会公益性的行业总称,主要是指国家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那一部分。

体育事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它包括竞技体育中的“奥运增光”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部分、群众体育的社区体育和职工体育等部分;此外,它还包括体育教育、体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

体育事业主要看重社会效益,具有非盈利性、公益性、福利性的特点。

1.2 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界定产业是指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它既不是宏观经济的单位国民经济,也不是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或家庭消费。

[3]产业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产业,统指为社会提供产品的所有部门,不管这种产品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公共性质的还是私人性质的;狭义上的产业与事业相对应,其特征主要包括:(1)以生产私人产品为主;(2)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企业;(3)其资金由自身提供;(4)以寻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狭义上的产业比较符合目前我国的国情,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普遍采用狭义的产业概念。

根据我国产业的定位,可以将我国体育产业界定为:以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社会或个人通过自筹资金,以企业为主要形式生产提供体育类特殊产品,为人们提供健身、娱乐、休闲、审美、交际等的享受与需要的一个特殊行业;也就是指社会中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其中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用品与体育服务两个部分。

按照其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体育产业必须完全脱离国家财政,靠市场经营来营利。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彩票市场和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等。

2.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区别与联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对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概念界定,可以认为我国的体育是事业与产业的对立统一,是两者的结合体;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与许多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在体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一个可以涵盖学校体育、高水平竞技运动、社会体育等概念的上位概念:“体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所管辖的“体育”。

而这个体育中包含了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也就是说其中的一部分到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改变其公益福利性质,如公共体育设施的兴建;而另一部分则可以用以经营,形成产业,如职业俱乐部。

[4]因此,可以认为我国体育是由事业与产业两个部分组成的。

2.1 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区别我国体育事业部分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体育产品。

如奥运夺冠、举国同庆,充分体现了奥运金牌作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健身路径,老少皆宜,可以免费或只交纳象征性的费用,又反映健身服务的公益性质。

[4]因而,体育事业主要负责向社会提供公共品,他的性质是社会公益性质的。

种结果无疑会提高农村劳动力对技能培训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村劳动力对技能培训的内在需求,并在增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需求”的同时促进“制度供给”,从而有利于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增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长期性和针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盲目性、不稳定性等问题。

因此,有关部门应抓住有利时机,完善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探索和完善培训形式,科学确定培训期限,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注重并提高培训质量,同时要调整培训结构,在不断加强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在农村从业劳动力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素质尽快得到普遍提高。

作者简介:郭振宗(1968—),男,管理学博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络财富Theory Studies・Intemet fortune体育的产业部分,主要向社会提供私人体育物品,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买卖。

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针对消费者个体提供有偿服务、有偿消费;职业体育通过收门票、电视转播、赞助广告等多种手段以获取利润;体育中介市场以向他人提供信息而获取合法的中介费用;进入市场竞争体系之中,观众可自由选择所观看的赛事,这些都带有明显的产业性质。

[4]总结起来,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具有如下主要区别:(1)目的上:无论是体育事业还是体育产业,追求的都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只是着重点有所区别而已,体育事业侧重社会效益的追求,而体育产业侧重经济效益的追求。

(2)性质上:体育事业是公益性、福利性的;而体育产业是赢利性、经营性的。

(3)运行机制上:体育事业的运行机制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由各级行政部门统一步骤,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的;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则是按照供需关系的市场交换规则进行的,即“生产—供应—需求”的经济机制来运行的。

(4)组织形式上:体育事业是由自上而下且隶属关系清晰的行政组织系统构成的;而体育产业则是由分散的且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构成的。

(5)投资主体上:体育事业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体育产业的投资主体则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多元联合体。

[5]2.2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联系1994年,原国家体委正式将体育定位为具有产业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明确了体育的经济属性。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产业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体育事业的经济属性,是推动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目前,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认为我国体育产业是体育体制转型过程中体育事业延伸的一种形态。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体育事业除了要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外,还要使这种社会效应的业务成果转化为可以用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也就是将社会效益转化为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因此,可以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中可赢利的部分,也就是体育事业中可以进入市场并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总和。

体育产业作为一个行业,与物质生产不完全一样,其产品的实现形式更多是表现在社会效益上。

现阶段,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以体育产业的收入直接供给发展体育公益事业,如用体育彩票的公益金资助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同时将体育产业的部分收入以税金的形式收回,再以财政支出的形式返回给体育公益事业。

此外,体育产业中的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是带给人们欢娱和享受的产业,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为社会创造许多财富,促进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消遣和享受,关系到全民体质的提高。

因此,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将我国体育产业看作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机制。

3.应发挥我国体育产业对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亿万国民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完成,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尤其是最近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将体育事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抓,强调要通过体育事业来带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来促进国民体质的普遍增强。

然而,现阶段,我国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的“自给”能力还十分有限,要想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单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加强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早日实现“以体养体”。

因此,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对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3.1 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体系要在完善体育用品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彩票市场和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等,在我国尽快形成比较完备的体育市场体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体育市场体系,并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产业结构合理的社会化体育服务体系。

使各项体育产业都能在完备的体育市场体系下,根据市场对体育资源的配置,良性、协调、有序地发展。

3.2 大力促进体育市场主体多元化现阶段,要加大体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通过体育社会化带动产权的社会化,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办体育经营实体,使体育市场主体在数量、结构和规模等方面都上一个新台阶,这是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