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2014年12月1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服装进出口贸易的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有着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这为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全球都是处在前列的,但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我国的劳动力竞争优势在逐渐的丢失。
【1】(龚建雯)我国作为服装代工厂的地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被印度等新兴国家取代。
我国需要在服装贸易领域打造品牌优势,寻找新的增长点,才能促进我国服装贸易的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我国的服装进出口贸易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中国;服装;贸易;进出口;
1.选题背景及意义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以及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
[2](张洪营)但是,对于中国服装的对外贸易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有这样一种说法,说中国生产一亿条裤子才能换欧洲一架飞机,听起来挺心酸的是吧,我们发展的这么好,怎么差距还是这么大呢?可是不能不接受的是我们的现状确实如此。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形式下,服装行业的竞争热度也在悄悄升温,这对我国服装行业即是一种翻身的机遇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可以这样说,胜败在此一举。
2.关于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现状的研究
2.1关于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方面的研究
2.1.1国际服装贸易研究分析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服装出口国有中国、韩国、意大利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是主要的出口地区。
(意大利是传统的服装王国,产品以迎合小批量、高档次的消费需求著称于世)。
我国服装行业在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出口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1980年—2001年世界服装出口总额增长4.86倍,而同期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了21.81倍,美国增长5.56倍;发展中国家泰国、印度分别增长13.26倍和10.22倍;从1994年起中国的服装生产和出口位居世界第一。
2001我国内地服。
装出口占世界出口额的18.8%。
排名第二的香港区,占世界出口额的12%。
实际上香港出口中大部分为内地的转口贸易。
如果加上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我国的服装出口在世界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根据WTO2001年度报告数据计算,在世界主要服装进出口国家中,中国的服装竞争力系数(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94,接近最大值1,居各国之首。
同年墨西哥和意大利的竞争力系数为0.37,法国-0.36,德国-0.48,美国-0.77。
2.1.2我国服装进出口贸易研究分析
2007年服装出口数量增幅分别较2006年同期回落了约9.74%,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较2007年下降10.7%。
由于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上半年的个别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
[4](吴珊)全行业约2/3的企业一度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
严重。
2009年1-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88%。
2.1.3新疆地区进出口贸易研究分析
新疆边境贸易的进出口商品品种不断优化。
过去,进口商品仅局限于钢材、木材、化肥等,品种结构单一;出口商品也只有服装和部分小商品等。
随着贸易的扩大,出口商品已发展到粮食、活畜、肉食、糖、烟、酒、家电、文化用品、小型机械等品种。
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出口产品历史变动说明,新疆边境贸易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从相对指标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1年的42%上升到2009年的99.8%。
说明新疆边贸出口结构已经达到合理化水平。
从初级产品出口数据来看,从1981年的58%左右下降到2009年的0.24%左右。
这说明,新疆的边境贸易格局出现喜人的结果,出口贸易结构已处于向着高级化发展的台阶。
该趋势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量从1995年后一直在下滑,2000年初虽然有些上升,但是,到了2008年后开始大幅下滑。
从绝对量来看,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其总量处于上升趋势。
由于工业品的上升速度快于初级产品,因而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量中比重下降。
因此,边境贸易出口中的工业品相对于初级产品正逐年优化。
[5](姜河)
2.1.4对策和建议
1、加强服装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
要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必须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抓好服装贸易相关及辅助行业的发展。
例如航空、铁路等新路线的开辟以及提速,将为居民旅游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扩大旅游范围,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
类似的连锁效应将带动整个服务业水平的提高。
因此要继续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和强化产业集群,同时要重视利用我国较强的制造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6] (肖力)
2、以外贸结构转换为出发点,促进服装贸易的发展。
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基于经济增长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
其具体表现为两者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与有效组合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
要加强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的建设,促进货物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7】(王晓光)
3、鼓励服务企业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服装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符合服务经济自身特点的治理结构,尽可能严格地制定管理规范、质量标准,并严格实施;在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企业长远发展潜力、内部流程和外部竞争力的动态评价,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导入智力投资比率、产品设计水平、员工知识水平、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售后服务质量等指标。
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人员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人才外流,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技能。
【8】(陈红霞)
4、尽快完善服装贸易方面的法律与规章。
由于法律、规章方面的不健全,阻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服装贸易的出口能力。
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服装贸易法律规章,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我国
服装贸易的迅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9】(任珊)
5、给予服装贸易进出口业的发展以适当的优惠和政策倾斜。
国际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和教育。
【10】(李小想)在面临“服务经济”到来的前夕,我国的产业政策应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在服装业内部向主要创汇部门倾斜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大对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相关的税收、信贷等财政优惠政策要与产业倾斜政策相结合,以促进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电信、金融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
3.结论: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我国服装贸易发展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等,有关于我国服装贸易进出口的研究文献不足,多数研究是局部的、个案的,特别是专业性的研究缺乏。
这些都制约了研究的时效性。
因此,本论文研究将为相关领域的空白进行填补。
参考文献
[1] 龚建雯.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研究[J].浙江大学.2004年4月
[2] 张洪营.服装贸易公司服务质量指数研究[J].东华大学,2005年6月
[3] 赵璐璐. 中国与东盟纺织服装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国际贸易
学.2011年3月
[4] 吴珊.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品牌经济研究[J].山东大学.2008年5月31日
[5] 姜河.JF服装进出口公司竞争战略[J]吉林大学.2005年4月30日
[6] 肖力.中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发展前景[J]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5月1日
[7] 王晓光.辽宁时代服装进出口竞争战略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12月3日
[8] 陈红霞.后MFA中国服装出口竞争力解析[J]东华大学.2013年1月1日
[9] 任珊.1949-1965年上海服装业发展研究[J]东华大学.2013年12月1日
[10] 李小想.广东省服装出口的SWOT分析[J]时代金融.2013年2月28日
[11] 吕红.中国服装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年第二期
[12] 张颖.金融危机对中国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2007年第七期
[13] 吕红.中国服装出口与绿色贸易壁垒[J].科技与管理.2002年第四期
[14] 王珏.中国对TPP参与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10期
[15] 凌魄.2004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贸易与发展会议[J].中国纺织经济.2004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