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设计报告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杏河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变更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志丹县土地整理中心编制单位:延安国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一五年四月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杏河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变更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志丹县土地整理中心编制单位:延安国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一五年四月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杏河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编制人员(报批稿)批准:宋爱莉(签字)核定:赵越(签字)审查:王鹏(签字)校核:贺永浪(签字)参加编写人员:刘勇雷助工(签字:)目录1综合说明项目变更说明变更原因(1)项目单位投资发生变化,项目亩均投资由原来的亩均1500元调整为亩均1000元。
(2)部分地块由于后期其他工程的实施造成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因此本次优化进行局部的微调。
(3)由于项目资金的变化,经过与项目区相关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的现场深入讨论,对项目区原有规划的部分内容,优先建设群众意愿最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急需的部分进行建设。
即对原有的规划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缩减。
变更原则(一)项目区范围不变项目区位置:本次建设项目区位于杏河镇白元村、小沟村、牛寨村、边咀村、阳渠村、沙湾村、牛沟村、侯市村、老庄沟村9个行政村。
项目区范围及位置均保持不变。
(二)项目规模基本不变本次优化项目建设规模原则上保持不变:志丹县杏河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原有总建设规模,折合6861亩。
优化后项目总建设规模,折合6861亩。
与原来保持一致。
(三)充分尊重项目区基层组织和群众意见本次项目优化充分考虑项目区群众意见。
根据大多数群众的需求进行优化设计。
(四)保证优化后能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要求优化后的设计更能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求,措施布局也更加的合理。
措施的利用更为高效,更能方便群众的日常田间管理。
因此,项目优化后能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求。
(一)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原有土地平整工程:分为土地平整、埂坎修复、覆土工程、土地翻耕四个项目。
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拟土地平整面积亩,移动土方量万m3。
埂坎修复:修复亩梯田埂坎,移动土方量万m3。
覆土工程:拟对亩土地进行表土覆盖,覆土厚度为50cm。
土地翻耕:拟翻耕土地面积亩。
优化后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实施土地平整面积亩,移动土方万m3。
埂坎修复:修复梯田埂坎,移动土方量万m3。
覆土工程:拟对亩土地进行表土覆盖。
覆土厚度为50cm。
土地翻耕:拟翻耕土地面积亩。
优化后,土地平整减少亩,减少土方万m3,埂坎修复减少土方万m3,其他均保持不变。
(二)灌溉排水工程原有建设内容为:水源工程:共规划新修深井8眼,,新配套潜水泵11台,泵房11座;60m3蓄水池池1座。
田间管道配套工程:新修110mmPVC灌溉管道3条,总长度1072m。
优化后建设内容为:水源工程:规划新修深井5眼,新配套潜水泵6台,变压器5台,架设线路;蓄水池1座。
田间管道配套工程:新修110mmPVC灌溉管道长度1181m。
优化后:减少深水井4口,减少潜水泵5台,泵房11座,同时新增线路,变压器5台;管道工程减少管道长度109m。
(三)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区原有建设内容为:共新修田间路3条,总长4000m,路面为20cm厚泥结石路面,宽4m。
优化后建设内容为:新修田间路2条,总长1350m,路面为20cm厚泥结石路面,宽4m。
优化后减少田间道路2650m。
(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项目原有建设内容为:规划新修土排洪渠1条,长度500m,5条总长1500m混凝土排洪渠。
优化后建设内容为:规划新修土排洪渠1条,长度500m,新修浆砌石排洪渠5条,总长度1500m。
优化后排洪渠建设内容不变,排洪渠由原来的混凝土结构改为浆砌石结构。
变更后设计方案评价(一)群众满意度增加由于本次优化的宗旨即为满足群众的需要,在优化设计过程中,与当地群众详细交流,充分考虑大多数群众的需求,因此,在优化后,群众的整体满意度增加。
(二)规划内容更加合理虽然建设内容较原来有所减少,但建设内容均为当前群众较为急需的,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
(三)总体标准更高,设计更合理。
优化后的设计,田块的排洪设施更为完善,耕地的抗损毁能力增加。
项目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及国土资源局关于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通知,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实现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提高耕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并委托延安国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公司作为编制单位编制志丹县杏河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新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注重发挥优势,对项目区进行统筹规划,进行规模开发治理。
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
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园田化;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本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志丹县杏河镇。
志丹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08°11′56″~109°3′48″,北纬36°21′33″~37°11′49″之间,2006年以来,全县新修砂石路320公里,砂石率达到100%;村油路663公里,油路通村率达到%,各乡镇村之间交通便利。
杏河镇位于志丹县东部,北靠张渠乡,南连保安镇,王南沟两乡镇,西接顺宁镇,东和安塞县王窑、化子坪两乡接壤。
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
本次建设项目区位于杏河镇白元村、小沟村、牛寨村、边咀村、阳渠村、沙湾村、牛沟村、侯市村、老庄沟村9个行政村。
项目建设区水土资源相对优越,交通便捷。
本次拟定在项目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861亩,项目的确定得到了领导重视,深受项目区受益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项目概况项目建设规模志丹县杏河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建设规模,折合6861亩。
项目类型项目类型为省级整合资金投资项目项目性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区位置:项目区位于志丹县杏河镇,涉及白元村、小沟村、牛寨村、边咀村、阳渠村、沙湾村、牛沟村、侯市村、老庄沟村9个行政村。
项目区地形地貌杏河镇地貌属以梁峁为主体的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
境内杏子河由北而来,流经镇驻地,辖东流入安塞县。
其两侧山峁起伏,表层全被黄土覆盖。
沟壑纵横,狭窄陡竣,下部红砂石悬崖纵立,上部红粘土多外露,自然植被较差。
地势依河川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1093~1741m。
由于长期的侵蚀作用,特别是水蚀切割,形成本镇地貌的显着特点是:地表支离破碎,梁峁密布,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基岩裸露。
山大沟深,割切深度200m。
梁窄坡陡,梁顶到谷缘的背坡平缓狭长,阳坡短而陡立。
谷缘线以下黄土壁立,崩塌普遍,滑坡、泻溜也常有发生。
河沟呈“V”字形。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的土地权属为项目区各村镇集体所有,土地权属界限明确无争议。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项目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区土地平整区域属于微起伏地形,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埂坎修复、覆土工程、土地翻耕四个项目,涉及项目区所有9个行政村。
土地平整:拟土地平整面积亩,移动土方量万m3。
埂坎修复:对于项目区损坏的埂坎进行修复,拟修复梯田埂坎,移动土方量万m3。
覆土工程:拟对亩土地进行表土覆盖,覆土厚度为50cm。
土地翻耕:拟翻耕土地面积亩。
灌溉排水工程(1)水源工程项目原有深水井由于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漏水现象严重,致使水井坍塌损坏,已无法继续使用。
项目区共规划新修深井5眼,井深300m,单井出水量30m3/h,另外已有几口井配套设施不完善需增加抽水泵等设施,所以项目区新配套潜水泵6台;60m3蓄水池一座。
(2)田间管道配套工程新修灌溉管道5条,总长度1181m。
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区共新修田间路2条,总长1350m,路面为20cm厚泥结石路面,宽4m。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规划新修1条500m土排洪渠,5条总长1500m的浆砌石排洪渠。
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施工工期由承担单位具体安排。
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
其中工程施工费万元,设备购置费万元,其它费用万元,不可预见费万元。
表1-1 工程预算总表表1-2 项目施工费预算表工程特性表表1-3 工程特性表报告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情况多年来,在县国土局的指导下,杏河镇政府也实施了许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及当地农民自发进行的土地治理,为以后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宝贵经验。
项目规划制定之前,通过省、市、县、镇、村各级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多次研究分析,以及国土、农业、水利、财政等有关业务人员反复考察论证,并对项目区人民群众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当地干部群众对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积极性高,并且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同时当地群众热切盼望将项目区建成高产、稳产的农作物生产示范基地,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该项目实施是合理规划利用土地,通过整合各涉农部门资金,实施各种工程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可提高项目区的抗洪抗旱能力,土地生产潜力将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并确保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良性循环的一项工程,它涉及到土地权属和承包关系的调整、利益分配等诸多关系千家万户农民切身利益问题;同时,该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国家、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外,还需要得到社会资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投工投劳等多渠道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这就形成了该项目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利益指向分散化的特点,要在项目实施中保证广泛的公众参与,同时要使参与者积极性和目标的协调性得到保证,为此,必须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
让广大群众都参与到项目中来,从而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组织领导与管理为使项目顺利开展,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管理协调;由县国土部门、镇政府相关部分人员成立项目实施技术指导、监督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村委会成立协作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群众协调工作,并协助监督工程施工质量。
本项目管理实行工程建设“五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公告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