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汇总八篇教学计划汇总八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标】1、学会 i、u、ü 三个单韵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知道上标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
3、会在四线格内正确抄写三个单韵母和两个声母。
4、学会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认清形,读准音。
5、会正确读出 yi、wu、yu 的四声。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单韵母。
2、四声练习。
2、交待本课时的目标。
二、学习 i、u、ü1、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2、发音──练读──字形──四声(语言环境)提示:i带上帽子之后又什么变化?──巩固3、注意一个四声以后的小巩固。
学完三个以后的巩固相结合。
三、正确抄写1、指导学生看书。
2、指名板演──评价──得出方法──临写。
四、过关按顺序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认清形,读准音。
2、正确抄写两个声母。
3、较熟练地读出 i、u、ü 以及四声。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单韵母 i、u、ü 以及四声。
(多种形式)二、学习声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1、从 i 的音的长短中引出声母 y。
2、从 u 的音的长短中引出声母 w。
3、练习发音:注意区别单韵母以及声母的音的长短。
4、巩固:i u ü y w三、正确抄写声母 y w四、过关i、u、ü 以及四声。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会正确读出 yi、wu、yu 的四声。
2、认读 wu、ya 、yu 三个音节。
【教学过程】一、复习1、六个单韵母以及四声。
2、声母 y、w。
二、学习整体认读音节从 i、u、ü 引入。
比一比:i—yi 知道整体认读音节。
──读一读──四声练习衣服、雨衣、上衣、衣架、阿姨、姨妈、移动、已经、以后、可以、一分钱、一起、一同u—wu:比一比说一说──读一读──四声练习。
ü—yu:比一比说一说──读一读──四声练习。
三、巩固练习1、认读2、闯关(对不对?请你赶快坐上位)3、连一连。
四、看图认识音节 wu、ya 、yu 三个音节。
五、课堂小节教学计划篇2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而作为化学学科,它是一种科学,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因此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化学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一、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化学实验能引导学生的化学教学认识;为学生提供化学事实性知识;也能为学生检验、巩固化学知识和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事实性知识。
4、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5、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化学事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与人合作的情感,在实验过程中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等。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及探究实验。
三、实验难点: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尽量将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放手给学生。
3、让学生充分利用家中的材料做一些实用型实验。
四、实验措施: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6、以村的形式结成小组,回家利用家中原料做实验、回校交流。
五、实验具体安排。
周次第一周:1、演示实验。
2、分组实验。
第二周: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性质。
3、测溶液的酸碱度pH值。
第三周:1、碱的性质。
2、常见的酸。
第四周1、盐的性质。
2、化肥的性质。
3、常见的碱。
第五周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第六周1、淀粉的检验。
2、葡萄糖的检验。
第七周1、蛋白质的性质。
2、淀粉与葡萄糖的检验。
第八周1、几种纤维的性质实验2、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第九周1、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区别。
2、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第十周粗盐的提纯第十一周配制溶液教学计划篇3课题1、师生情教师王怀课型看图学文教法观察法课时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学会用首先然后最后说话。
3. A级生: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级生:流利的朗读课文。
C级生:大声的朗读课文。
(注:A 级为优等生, B级为中等生,C级为学困生。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
继续培养理解词句和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B、C级生:能边看图边理解课文。
A级生:初步培养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养成尊敬教师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1.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三位女同学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2.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难点:通过看图学文,说出三位女同学是怎样看望老师的,从图上和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学生尊敬、爱戴老师的一片深情。
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马上要过教师节了,学习此文可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由文到生活教育学生尊敬老师、爱戴老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复习检查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三、拓展思维,激发情感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一)齐读课文,学生看图,找出课文中与图相应的部分。
(二)深入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三位女同学在护士不让进病房的情况下是如何做的,体会师生情。
2.引导学生抓住顺从、轻轻、踮起脚这些重点词语,体会同学对老师的热爱与尊敬。
3. 用首先然后最后把看到的整个表演过程说清楚。
4.当三位女同学在门外踮起脚,争着看时,她们可能会看到什么?可能会想些什么?5.抓住重点句她们也许,理解、体会憔悴、深情、祝愿等词。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三)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全班同学的心意是什么?2.理解急匆匆的意思,哪里看出急匆匆?指导读出急匆匆的情感来。
3.理解和蔼可亲和日夜操劳是什么意思?师生共同评价给予激励。
4.出示首先然后最后一句,全班读。
5.有语气的朗读。
(四)总结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周围的老师,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A、B、C 级生分别讲述。
学生通过自学、看图,找出课文中与图相应的部分。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用笔划出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把这情景表演出来,注意重点词语,教师注意指导交际礼仪。
扮演角色,以我、你、他们几种称谓说话,有能力的另外说一段话。
联系看图,展开想像,小组交流。
B、C级生先说,A级生补充。
使学生爱师的情感受到激发,体会到对老师的关心,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美。
1、自由读2、汇报读3、集体朗读,想像当时情景。
学生划出表现心意的句子,再说一说。
同桌交流,汇报,体会用上急匆匆的好处。
B、C级生能懂得词语意思,A级生用这两个词语展开想像,说一小段话。
讨论讲了哪三层意思,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爱,A、B、C级生都要会用这个词语造句。
体会老师的辛苦,激发爱师的情感。
教学计划篇4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
每名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
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
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
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三、教学目的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能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1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13、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14、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15、能够识读简单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