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跟踪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君与家君期日中。

(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待君久不至,已去。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垂询”是谦辞)
2.解释加点的词。

(4分)
⑴太丘舍.去()⑵尊君在不.()
⑶下车引.之()⑷陈太丘与友期.行()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4.《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3分)
参考答案: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9~12题。

(16分)
1.(D) (3分)
2.(1)舍弃(1分)(2)通“否” (1分)(3)拉,牵拉(1分)(4)约定(1分)
3. ①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

(其中“中”及省略成分“朋友”各占1分,句意1分,共3分)
②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其中“惭'、“引'各占1分,句意1分,共3分)
4.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 陈元方的“方正”之气表现在: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每点2分,答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