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2018年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湖北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形式 三、试卷结构 四、难度控制
附录 一、2008年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 二、古诗文背诵篇目
二、2009年高考备考方略
• (一)重视作文,力争高分。
•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分是最好拿的,要力争50分以 上。人的思维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 人善于逻辑思维,体现在写作上,则有人善长写记叙抒情 的文章,有人善长写议论说理的文章。写作时,要根据自 己的特长来选定文体。高考话题作文虽然不限文体,但并 不是不讲文体,而是让学生自选文体。一旦选定某种文体, 就应按选定的文体写作。
• (二)抓纲务本
高考复习,一方面要紧扣《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和《补充说明》,一方面要重视抓“本”,即课本和读本。 尤其是不可忽视五、六册的教学。现在,有不少学校,很忽 视五、六册的教学,有的只讲几篇文言文,有的走马观花式 地过一次就算完。一到高三就全力投入高考复习。这样做, 其实是得不偿失。因为五六册的内并不是可有可无,他们和 前四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忽视了五六册的教学,学生学习 的内容就有缺陷,完整的高中语文教材体系就被打乱。很清 楚,五六册的内容,本身就具有总复习的功用。忽视五六册 的教学,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划算的。湖北省高考命题就 有不少是从教材中取材的,如字词、古诗鉴赏和文学常识等 试题。高考试题基本上是虽取材于“本”外,而答案在“本” 内。
• (二)重视散文阅读,掌握解题诀窍
• 从《考试大纲》的修订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命题不断增强 了文学因素。大阅读多考现当散文的阅读。根据散文的特点, 高考考查的能力点是: • (1)理解能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并解释文中 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3) 鉴赏评价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 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8年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华中师大一附中
一、综合分析2008年高考题,探究高考命题改革走向
2008年高考试卷1。全国卷ⅠⅡ、北京卷、重庆卷、四川卷、安徽卷、辽宁卷 保持“30+120”七板块模式; 2。山东卷、湖南卷、湖北卷、江西卷、采用“36+114”七板 块模式; 3。天津卷、浙江卷采用“42+108”七板块模式; 4。改革力度较大的是福建卷、广东卷、江苏卷、宁夏卷和上 海卷。
• 散文阅读的途径是: • 明确主旨,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 (三)文言文复习,关键在课本。 • 文言文复习,不可一味去做模拟题,而应重视课本的复习。 临考前,可选课本里的经典文章重点复习,如选自《左传》、 《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最好能精读十篇左右。注意 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积蓄一定量的文言实 词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基本功,如通假字、一字多义、 古今异义(双音节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 文言虚词则要注意掌握大纲上提出的18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及意 义。 • 文言文教学问题 • 《古文观止》 • 要特别加强文言文翻译的训练。
(三)研究高考命题新动向
注意研究省考试院对2007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与评价。尤其是试卷中 存在的不足之处。07年湖北高考卷总体上年是一份成功的试卷,从数据分 析来看,区分度(15。92)、难度(0。63)、信度(0。68)都较前两 年有所提高。不足之处是:1。难度等级分布不够合理;2。能力层级分布 欠妥;3。主观是设题不够合理,书写量过大;4。试卷结构及测试方式过 于求稳,缺乏创新。
• 比较分析200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对 于探究和把握2009年高考命题改革走向,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二、复习备考的整体思路
• (一)转变教学观念
• 1.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 • 在全面推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下,高考命题一定对此会有所反 映,因而必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在复习备考中也要相应地改变教法, 用好新教材,研究新教法。 • 2.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 • 高考改革,总是要朝着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遵 照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来进行。高考命题是以能力立意,重在考能力, 考素质。高考复习应以培养和升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主,全面提升 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不可盲目搞“模拟大战”、“题海大战”。 • 3.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 • 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不忽视 “工具性”的前提下,大力增强人文内涵和和审美教育,注重学生的人 格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看 出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 二、命题内容及形式
• 1.第一板块变化不大。浙江卷第5题有创意,考查学生辩析所引诗句是 否符合语境。江苏卷4、5两题考查用词和句式,采用主观题式,有一定 创意。 • 2.第二板块仍是考查自科文或社科文,变化不大。试卷结构变化较大的 除外。 • 3.第三板块仍是考查文言文阅读,只是赋分有些不同。 • 4.第四板块中北京卷、重庆卷、浙江卷、广东卷(第二板块)考查文言 文断句,值得关注。 • 5.第五板块大多数试卷仍是考查散文阅读,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卷、江 苏卷、宁夏卷考查的是小说阅读。山东卷两篇散文选读,广东卷、宁夏卷 是小说和社科文选读。 • 6.第六板块最是丰富多彩,各省市命题者充分利用这块“试验田”,各 出心裁,多有创新。有5份试卷采用了看图写话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观察 联想能力。湖北卷中的课文点评是一个新的动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 课本。天津卷的意象写话,湖北卷的写情境镜头,都很有创意。 • 7.第七板块作文,命题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材料作文8篇,命题作 文9篇,话题作文1篇。材料作文中,有现实材料,要哲理材料,有寓言 材料,有情境材料,要注意分类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