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
比。 ➢监测方法
教室的朝向 采光方向:以教室内就坐学生为参照物,来判断该教室的采光 方向是左侧或是右侧,还是双侧采光。
教室采光
➢监测方法
➢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100%
➢以最小采光系数作为评价教室采光的客观指标。即测 量室内照度时,选择光线最差的课桌面进行测量,同时 测量室外照度,可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量一次室外 照度,取两次测得值的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教室课桌 面上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0%,实际得到的是该教 室最小的采光系数,是平均采光系数的低估值。
方法:将黑板垂直分为四等分,取3条等分线中点为测量 点,以三个测定点的反射比的平均值为代表值。
黑板卫生
将照度计接收器紧贴在黑板测定点上,所测数值即为入射 照度值,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被测表面的原位置逐渐平 移离开,待示值稳定后,读取数值即为反射照度值。
黑板卫生
➢ 反射比的计算
黑板卫生
评价标准:
教室照明
简单介绍9点测量法 采用9点测量法时,选点要全面、均匀、具有代表性,一般可按下图布点
测量各点的照度,记录各点的照度值并同时记录该点的位置(用上图所示的 数字表示)。
监测教室的抽样原则
根据学校教室的不同结构、层次、朝向、单或双 项采光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教室监测的抽样数量, 一般不少于6间,并对每一间教室的监测结果进行评 价。包括 课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卫生、教室采光 、教室照明、教室噪声 。
监测仪器
激光测距仪
卷尺
二氧化碳分析仪
照度计
数字声级计
教室人均面积
教室人均面积
2016.5.13
目录
1 学校卫生监测的内容和依据
2
教学环境监测
4
33
生活环境监测
一、学校卫生监测的内容和依据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SHENZH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一、学校卫生监测的项目和依据
➢教室环境监测
➢教室人均面积
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教室照明
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教室噪声
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生活环境监测
➢卫生间 ➢宿舍卫生
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一、学校卫生监测的内容和依据
监测项目
➢ 1、教室人均面积 ➢ 2、课桌椅 ➢ 3、黑板卫生 ➢ 4、教室采光 ➢ 5、教室照明 ➢ 6、教室噪声 ➢ 7、教室换气次数及二氧化碳测定
教室采光
后墙反射系数采样点的选择
教室采光
评价标准 ➢ 教室朝向:南北 ➢ 采光方向:左侧 ➢ 采光系数:≥2.0% ➢ 后墙壁反射比:70% ~80% ➢ 玻地比:≥1 :5
教室照明
教室照明
监测指标
课桌面平均照度、灯桌距、灯管布局、灯具形式、黑板 灯。
监测方法
课桌面平均照度 中心布点法 四角布点法 九点测量法。多采用9点测量法进行测量 。
课桌椅测量
课桌椅测量
➢监测方法 ➢在抽样教室中进行课桌椅评价,每个教室测量10 套或10套以上课桌、课椅高度(或号数)和就坐学 生身高。
➢评价方法 ➢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身高及相应 课桌椅高度,按照GB/T3976规定的课桌椅各型号的 身高范围进行评价,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 范围内,则分配符合。
➢课桌椅分配符合率 GB/T 3976—2014《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
➢教室黑板卫生
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28231-2011 《书写板安全卫生要求 》
GB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教室采光
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计算教室窗洞口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 少来表示。
教室采光
➢ 后墙壁反射比:反射照度/入射照度*100%
➢ 测量点选择:将后墙壁分为左、中、右,取3个测点,左、右测 点应离相邻墙面相接处10cm~20cm,然后求出反射比的平均值, 作为代表值。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被测表面某一 位置,所读数值即为入射照度值;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 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 数值即为反射照度值。
课桌椅分配符合率
➢ 评价标准 ➢ GB/T 3976—2014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 ➢ 课桌椅配套符合率的计算
学生身高与课桌椅分配符合评价表
课桌椅现状
➢ 整齐划一的教室课桌 椅配置。
(没有按照身高配置)
桌下净空高高度不够 课桌、课椅高度不匹配
危害:极易导致近视、脊柱发育异常!
黑板卫生
监测方法 在抽样的教室中测量教室长、宽,求出教室面
积并统计该教室学生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 积。
计算公式 :
被测教室面积 人均面积=
该教室学生人数
教室人均面积
➢评价标准
➢普通教室人均面积应符合国家GB50099—2011《中 小学校设计规范》的规定。按每个教室计算,每人 所占面积:小学不少于1.36m2;中学不少于1.39m2。 大学现未规定标准,暂不进行评价。
教室采光
➢ 采光系数测量注意事项:
➢ 测量室内自然照度时应熄灭人工照明
➢ 照度测量时应选在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段,一 般为10时至14时。
教室采光
➢ 窗地面积比的测量:
➢ 测量教室采光窗洞口总面积及教室地板面积。 ➢ 窗地面积比=教室采光窗洞口总面积/教室地板面积*100%。
➢ 窗地面积比的计算:
黑板卫生
➢ 监测方法 在抽样的教室中进行黑板监测评价。黑板卫生监测包括三 个方面的内容:黑板的高度与宽度、黑板边缘与讲台面 的垂直距离和黑板面反射比。
➢ 黑板的高度与宽度:用钢卷尺或卷尺测量并记录; ➢ 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用钢卷尺或卷尺测量并
记录; ➢ 黑板面反射比:用照度计测量入射照度和反射照度(测量
➢ 黑板无破损 ➢ 黑板尺寸(米): (小学)≥1×3.60
(中学)≥1×4.00 ➢ 黑板反射比:0.10~ 0.20 ➢ 黑板下沿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0.80-0.90m),中学(1.00-
1.10m)
教室采光
教室采光
➢监测内容 教室的朝向、采光方向、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和后墙壁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