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景抒情诗鉴赏

写景抒情诗鉴赏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等。
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大风 梅花 美人 杜鹃 羌笛 青鸟 玉壶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冰心 孤帆 寒霜 松柏 灵修 羌管 雁足 驿路 浮云 飞雪 苦雨 幽兰 菊花
一枝一叶总关情
写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与答题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登 高必作赋”,所以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 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 往往塑造形象,或者 勾勒意境,或者用衬 托、对比的手法,或 者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或者用白描手法, 或托物言志;诗的中 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诗的语言特点:明快、 清新、简洁、质朴。
技巧
——体悟诗歌的魅力的独特视角
正与侧的结合
白居易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王昌龄 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 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 娇美形态。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 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 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白描手法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两句诗,就 是六个名词(即六 种景物)的组合, 没有任何修饰语。 它集中地表现了早 行的辛苦。在鸡鸣 声起,残目未落之 时,冒着寒霜上路, 可见早行辛苦。
春草 柳丝 桃花 李花 嫩绿 鹅黄 嫣红 洁白 明媚动人 生机盎然 花枝披离 花气氤氲
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诗歌前 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 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 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 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 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 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古诗词常借助具体、 可感的事物来抒发 某种感情寄托某种 情怀,或借助想象 或回忆来写现实的 境遇和况味

远与近的结合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杜 牧 的 《 山 行 》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 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 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 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 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 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 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 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 美感。
答案指要: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 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 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 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 乐观旷达。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 ,写出了春天景色的 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 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 天的喜爱之情。你认 为是这样吗?诗歌中 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 到了什么作用?试结 合全诗简要分析。
首联,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 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 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 落人。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颔联紧扣首句,由远浮天边的片云, 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仿佛自 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就把自 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作者 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 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 的飘零落寞之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 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 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 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 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洁如故。
挼尽梅花-泪
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
晚来风势-难
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意象 ——鉴赏古典诗歌的入场券
意象——鉴赏古典诗歌的入场券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 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 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情感;只有抓住 作品的意象以及所包含的旨趣、情调、文化 内涵,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意境
开启诗歌艺术之门的钥匙
意境——开启诗歌艺术之门的钥匙
意境指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 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 成的艺术境界。
意境——开启诗歌艺术之门的钥匙
诗人营造意境的方法,或触景 生情,或缘情写景,或寄情于景, 或情景交融,领会了诗歌营造的意 境就如同拿到了一把开启诗歌艺术 之门的钥匙 。
虚与实的结合
高适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江春水 舴艋舟 春草萋萋 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 傍晚,战士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 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那是《梅花落》!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 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 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 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寒蛩 尺素
蟋蟀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思乡 音信,书信 高洁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①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 恬静幽美的景象。 ②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明确: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 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 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 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解读-钥匙-梅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 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 感受因生活阶段不 同而不同,请结合 词句说明写了哪几 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
雪里插梅-醉
早年陶醉于赏梅

鉴赏要诀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明确:落月、啼乌、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 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如果每幅图景用一 个四字句去概括 ,应该如何表达?
绿满平川 春祭笑语 雨歇鸠鸣 初日繁花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 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 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 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 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意象”简释
物象:客观自然景物。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 物象。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 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物象
意象
作者的主观情感形象(实Leabharlann 情感(虚)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 别的意味.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 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 白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 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 命力。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动与静的结合
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推”“敲”选用,以动衬静
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 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 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 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 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 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 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 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 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 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 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 染力。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 用世的精神。该句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表 现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诗人飘流江 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 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 的思想境界,又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 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