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空中交通管理-空域
RNAV/RNP运行
RNP为改善空域使用效率和运行效率提供了一种手段。
减小间隔
RNAV/RNP运行
RNP可促进空域的优化
放油区阻碍了高效 飞行程序的设立
飞行管理系统可实现飞行 航道的可重复性和高精确度
离场航线
最初的离 场航线
更为高效的 离场航线
RNAV/RNP运行
RNP RNAV不同类型的航径组成了可靠的、 可重复的、可预计的飞行航道。
RNP起飞至着陆
离场
RNAV/RNP运行
航路
RNP4-12...
进近 I & II类
RNP.3 RNP.5 低能见度起飞
R1 RNP.5
FAF
RNP.3 RNP.1
II类
100’
I类
200’
III类着陆
不同的 RNP 类型基于:
• 导航环境-卫星、地基助航设备、无导航设备 ;
华北地区航路、航线
锡林浩特
赤峰
呼和浩特 包头
平朔
正定
太原 邯郸
长治
咸阳
郑州
秦皇岛
天津 济南
大连
烟台
图例
航路
航线
飞行情报区
首都特区
军方分区
进近区域
转弯:10KM
管制区
出航:分13秒0 高度:12000M 速度:500KM/H
管制扇区 禁区
航路/航线代号
机场民航/军航
P
VOR台
NDB台
航路点
比例:万1:600
放起落架, 襟翼15
最后进近定位点FAF (距跑道头5-7英里)
襟翼30/40 完成落地检查单 落地的飞行指引 自动驾驶至 50 英尺
放起落架, 襟翼 15
复飞
传统非精密进 近航道
• 无飞行指引 • 调整着陆襟翼位置 • 缓慢接近最后进近速度 • 作机动以对正跑道中线
并形成下降梯度
最低下降高(MDA) 较典型的是高于机场
400-2000英尺
M
决断高度 (高)DA(H) 最低 可至高于机场 250英尺
0 - 3 英里
注释:一类ILS进近 的DA(H)是高于机 场200英尺
RNAV/RNP运行
RNAV/RNP 运行的优势:
提高经济效益
全天候运行的可能 不受天气影响 精确的航迹 不需要地基导航设备 可以在只有VFR程序进近的机场进行IFR飞行 飞行保护区大大减小
VFR
IFR F
VFR
G
IFR
IFR与IFR
不配备
IFR与IFR 不配备 IFR与IFR (尽可能) 不配备 不配备
提供的服务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通信要求 持续双向 持续双向 持续双向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持续双向
(1)为VFR与IFR之间提供间隔服务 (2)VFR之间提供交通情报服务(和根据要求,提供 交通避让建议)
根据空中交通管制情况定上限
。A类:高空管制区域
6300米
6000米
C:进近
B类:中低空管制区 A和B统称为区域管制区
C:终端
地面
飞行各阶段
塔台
进近 区调1 …
区调n 进近 塔台
Controlled airspace
Area Control Service
Approach Control Service
ZSCN(赣) ZSAM(厦门) ZSOF(合肥) 东北:ZYTX(沈) ZYHB(哈) ZYTL(大) 新疆:ZWWW(乌鲁木齐)
B类: 比A类空域多一个,阿克苏,共28个。
C类空域 进近管制区(15个):长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
州、广州、汕头、重庆、昆明、温州、厦门、成都、海口、 湛江 终端管制区(1个):珠海
3 沙河
北京
7 西郊
良乡
南苑 通县
1
6
2.我国空域分类
管制空域分为A、B、C、D四类。A、B、C类空域的 下限应当在所划空域内最低安全高度以上第一个高 度层;D类空域的下限为地球表面。
A类空域为高空管制空域。 在我国境内6300米(含)以上的空间,划分 为若干个高空管制空域,在此空域内飞行的 航空器必须按照仪表飞行规则飞行并接受空 中交通管制服务。我国现建立了27个高空管 制区。
•空域结构和飞行密度; • 监视、通信和空中交通管理的干涉能力。
RNP 剖面 – 平面图
RNP-10 在太平洋的应用
RNP 应用
北太平洋 (NOPAC)航路
中太平洋 (CENPAC)航路
夏威夷航路 (CEPAC)
*塔斯曼海(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也在执行RNP
Approach through Gasteneau Channel
持续双向
飞行情报服务 飞行情报服务
不需要 持续双向
美国空域分类标准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于1993年采用了国际民航组织建议的空域 分类标准,将美国的空域分为A、B、C、D、E、G类,没有F类 空域 。
美国的特殊使用空域包括禁区、限制区、告警区、军航活动区、 警惕区、管制射击区、国家安全空域等。
欧洲空域分类标准
空中走廊的宽度为8-10公里,在走廊外口和转折点设置导航设 备,规定进出机场的航向以及航空器在走廊内飞行的高度层和 上升、下降阶段等,全国划设有空中走廊的有北京、上海、杭 州、长沙、武汉、广州、重庆、成都、昆明、桂林、西安、南 京、郑州、沈阳等机场。
空中走廊立体图
机场
空中走廊分布
4
5
1号走廊为单向进港 2号走廊军方使用双向 3号走廊单向进港 4号走廊单向出港 5号走廊单向进港 6号走廊单向出港 7号走廊单向出港
5.扇区的划分
管制扇区(CONTROL SECTOR)
航空器需要紧急放油时,应当及时向空中交通管制单 位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收到航空器紧急放油的申请后, 应当及时将航空器飞往放油区的航线、高度和放油区的天 气状况通告航空器驾驶员。
VHHH ZBAA ZGGG ZSSS ZSNJ ZHHH ZYHB ZUUU
常用四字代码
香港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 广州/白云 上海/虹桥 南京/禄口 武汉/天河 哈尔滨/阎家岗 成都/双流
RNAV/RNP运行
Area navigation (RNAV)
区域导航(RNAV)是一种导航方法,该种导航方法允 许航空器在任何希望的航路上运行。 RNAV 的运行基于 使用地理航路点waypoints (以经、纬度表示)来进行 导航。 RNAV仪表程序和飞行航路不再要求航空器必须 飞越用于定义特定位置点的地基导航设备上空。
A类空域: 高空管制区四字地名代码: 华北:ZBAA(京) ZBHH(呼) ZBYN(并) ZBLA(海拉尔) 西北:ZLLL(兰州) ZLXY(陕/咸) 中南:ZGGG(穗) ZGNN(邕) ZGKL(桂) ZHHH(武)
ZGHA(湘) ZHCC(郑) ZGHK(琼) 西南:ZUUU(双) ZPPP(昆) ZUGY(筑) ZULS(拉) 华东:ZSSS(沪) ZSJN(济南) ZSQD(青岛)
我国空域分类
B类空域为中低空管制空域
在我国境内6000米(含)以下最低高度层以上的空间, 划分为若干个中低空管制空域。我国现有28个中低空 管制区。 C类空域为进近管制空域
垂直范围通常在6000米(含)以下最低高度层以上, 水平范围通常为半径50千米 D类空域为塔台管制空域
包括起落航线、第一等待高度层(含)及其以下,地 球表面以上的空间和机场机动区。
RNAV/RNP运行
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 (RNP) RNP是在一个特定空域中运行对导航性能精度、完整性和连 续性需求的一种描述. RNP是一种对导航执行精确度有所要求的区域导航 RNAV. RNP类型的确定是基于对导航执行精确度评估之上的,该精确 度要求所有航空器至少达到95% 的时间运行于指定空域. 根据 RNP可预知空域的导航精确度.
A461航路
北京
大王庄
周口 郑州
武汉
龙口 长沙
香港广州
空中走廊
减少各机场、航线与空域之间的飞行冲突; 提高飞行空间的利用率; 宽度为8-10公里; 规定进出机场的航向; 规定在走廊内的高度层和上升、下降阶段;
在机场分布比较密集,飞行活动频繁的地区,对于空域的需 求存在着许多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机场、航线、 空域和飞行需求的分布,设置若干条空中走廊作为机场和航 路之间的过渡,用于限定航空器进离空港的路线。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关于VFR飞行的交通情报(和根 据要求,提供交通避让建议)
IFR与VFR和VFR与VFR之间提供交通情报(和根据要 求,提供交通避让建议)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尽可能提供关于VFR飞行的交通 情报
尽可能提供交通情报
持续双向
持续双向 持续双向 持续双向 不需要
空中交通咨询服务;飞行情报服务
限制区:根据某些规定条件限制航空器飞行的一个划定范围 的空域。其中的活动对航空器安全构成潜在影响,需要用时 间和高度等条件限制航空器进入和飞越。
危险区:亦可以在公海上空等非主权空域内设置。驾驶员可 以自行决定能否进入或飞越此类空域并保证飞行安全。
放油区
允许具有放油设备飞机起降的机场,应当在机场附近 划定放油区并规定在放油区飞行的航线、高度,其有关资 料应当以航行通告发布。
Aerodrome Control Service
Approach Control Service
Aerodrome Control Service
fin Controlled Areas R. Lemcke
禁航区、限制区、危险区
禁航区: 在一个国家的陆地或领海上空禁止航空器飞行的一 个划定范围的空域。分为永久性禁航区和临时性禁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