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提高班级常规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班级常规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1.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
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二是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 三是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和程序
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特 点以及班级学生具体的发展水平等实际 情况,制定班级常规,才能使班级常规 的切合实际而得到有效的落实。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对班级学习活动 的管理也是班级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习常规的内容包括对预习、听课、复习、 作业、考试以及其他相关的学习活动的常规。
学习制度
二、班级的常规管理的内容
2.班级纪律常规管理
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良好纪律的保障, 班级开展各种活动的纪律也是班级常规管理 的一个重要部分。 班级纪律常规包括课堂纪律常规、考勤登记 常规等等。会场纪律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和程序
班级常规的制定应该有助于实现班级常规管理 的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和效益最大化。
要求班主任指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常规,而不 是包办代替;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意识,发展自我教 育和管理的能力,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最 终实现“不管”的目标。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和程序
(三)强化常规执行情况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落实
通过班报每天通报班级做课间操、眼保健操、 出勤、纪律、卫生评比等的情况,反馈常规执 行情况,促进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实施的作用。
(四)优化常规执行过程中奖惩手段的运用效果
常规管理中根据检查的情况及时采取一些奖惩 手段,有助于强化检查点效果,优化管理的实 效。 如通过正面激励,树立执行常规的榜样,利用 榜样的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班级的常规管理的内容
3.班级卫生及环境的常规管理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发展
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级的环境常规管理主要包括班级卫生执勤的常规 管理、班级卫生管理、班级环境布臵、公物的管理、 班级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管理等。
“养花、养育,美化环境”
二、班级的常规管理的内容
制定班规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参与,发 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唤醒学生的自主意 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二)班级常规制定的方法和策略
1.关注班级常规的必要性和适切性 制定常规要将班级的各种可能发生的行 为尽量都考虑到。
魏书生老师指导学生制定的班级常规
按空间范畴制定的常规,其制定的原则是:“班 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 以时间为序来制定的,其制定的原则是:“时时 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和程序
其二,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班规、修订班 规,直至完善。这个过程实际是引导学 生明确要有一个好的集体大家应该怎样 做、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的过程,是学 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并逐步走向统一的过 程,也是对学生对班规的认同过程并将 这些要求逐渐内化为对自己的过程。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和程序
小岗位培养责任心
成功储蓄箱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要使 工作效果最优化,除了具有常规管理的 基本能力、基本策略外,还要有常规管 理要长期抓、经常抓、反复抓的思想准 备,只有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抓落实, 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2009-04-13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和程序
2.制定班级常规的程序 班主任要努力使班级常规的制定过程成 为学生统一认识和认同班级目标的过程, 成为教育和发展学生的过程。 根据“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修改 确定――逐步完善”的步骤来展开。
对三个问题的讨论
(一)制定班级常规的依据和程序
其一,是重视教师在学生制定班规中的 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制定班规的目 的是为了大家有一个好的班级、好的集 体,也即是大家制定班规是大家共同的 事情,每一个班级成员都应该共同关心。
(四)优化常规执行过程中奖惩手段的运用效果
有的班主任对学生采取评每周的“礼貌之星”、“读书之星”、 “纪律之星”,还有“岗位之星”等活动,激发学生执行常规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有的班主任设计学生“成功储蓄箱”或“成长记录册”、“班级
成长手册”等,将学生在执行常规中的点滴进步记录下来,对促 进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规范班级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
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运行
二、班级的常规管理内容
班级规范涉及学生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班级经常性的工作主要包括学习活动、 日常纪律、环境卫生、班务档案等。 班级的常规管理主要就是针对这些经常 性的工作来展开的。
二、班级的常规管理的内容
1.班级学习活动的常规管理
的通过,避免班规的随意性,促进班级实现
“依法治班”,使班规的执行更有效。
四、班级常规管理的实施
班级常规制定出来就是为了更好规范班 级的各项活动,而制定出来的常规要在 实践中得到个更好的落实,还需要班主 任进一步的引导和教育。
(一)注意常规制定过程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制定常规是为了引导和教 育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 习惯;
(二)班级常规制定的方法和策略
2.强调班级常规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各项规定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对于一些 属于思想精神层面的规定也尽量将其外化为 可以观测的行为,再加以量化,避免含糊不
清,不便管理落实。
(二)班级常规制定的方法和策略
3.注意认真讨论和充分论证
班级常规的制定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 一定的原则来制定,经过班级学生的认真讨 论和充分论证,不断修改完善,并获得一致
提高班级常规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林冬桂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意义
班级常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 在班级中,班级是他们学习、活动、交 往的主要场所,常规管理在保证学生的 学校生活正常开展上尤为重要。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遵守规范意识
另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 想认识,统一班级行动又为常规的落实 提供良好的基础,使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注意常规制定过程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我之所以要让学生自己订而不由我拟个初稿 交学生讨论,是因为我希望学生从一开始就意 识到:班规是我自己制定的,而不是老师强加 给我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草拟班规,使 他们一开始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我教育、自 我管理的角色。” -----李镇西
班级常规的建设和完善应该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鼓励学 生注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 出改进意见,进行补充修订或调整。
新班委的新举措
我想当班长
(三)强化常规执行情况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落实
班级常规管理是重在平时的学习、活动等班级 生活过程的管理,是通具体扎实的教育引导和 训练逐步来促进学生规范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的形成的。 通过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结合进行,便于及 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的措 施。 结合检查的结果开展必要的教育引导,巩固常 规管理的效果。
主要应该围绕几个问题来展开:
为什么要制定常规
怎样制定常规 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重视班级常规的建设和逐步完善
班级刚组建的阶段制定的常规在执行过 程中难免会发现一些漏洞,需要及时补 充修订; 随着班级的发展,常规管理过程也可能 发现原来制定的规范存在不恰当的地方, 需要进行调整。
(二)重视班级常规的建设和逐步完善
4.班级班务常规管理
班务常规管理是对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
如班级民主议事制度的落实、班级岗位责任制的落
实、班级评评先奖优规定的落实、班级活动开展的
程序化管理以及班级档案资料的管理等。
岗位责任制
三、班级常规的制定
班级常规的制定是常规管理能够取得实 效的重要前提。 班主任应该了解和掌握常规制定的程序 和方法,使制定出来的常规能够在管理 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注意常规制定过程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当学生意识到制定规范不是为完成班主 任布臵的任务,而是班级每个人的需要, 是班级发展的需要,那么,学生的自觉 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班级的常规 管理的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 -----李镇西
(一)注意常规制定过程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在制定班级常规Biblioteka 程中教育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