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乘法口诀》说课稿作者:佚名说课来源:网络点击数:579更新时间:2005-7-16一、学习目标:《4的乘法口诀》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会2、3的乘法口诀,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课中,学生将围绕以下四个目标展开学习: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操作软件,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整理1~4的乘法口诀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并能利用口诀熟练地计算乘法。
4、情感态度:学生在编乘法口诀和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学习环节:本课学习容包括“想想”、“做做”、“玩玩”三个部分。
1、“想想”中包括一个例题和两个练习,引导学生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能够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2、“做做”中有三个练习,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知识。
3、“玩玩”中有四个练习,是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过程,全面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既化了新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三、课件说明:本课件的制作采用Authorware为开发工具,它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它支持几乎所有的视频、动画、图象、音频等格式的文件,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优势。
课件在必要的地方设计了交互按钮,操作使用简洁明了,学生单击按钮可进入到下一画面。
在每一个练习容的最后,单击交互按钮就可以切换回问题界面或主界面。
1、“想想”这部分的作用是:激情导趣,掌握方法(1)例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游乐园中的小火车的情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说到:有4个小车厢,1个车厢里有4个人。
随着课件的点击,出现动态的变化,让学生说出2个、3个、4个车厢的人数。
然后引导学生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两个作用:一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二是让学生熟悉4的连加,为学习4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练习1:设置了4个不同的水果,给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自主选择,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个练习都是编4的乘法口诀,这里多个数的连加可以看屏幕数出,从而解决了乘法算式的得数问题。
“再想一想”和“你真棒”的提示,体现了人机对话。
教师通过转播的形式达到人机互动,起到了互相学习、集思广益的效果。
(3)练习2: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积,编出口诀。
在做题中化了思维方法。
2、“做做”是激导探究,巩固知识的过程。
(1)练习1:通过“探险“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进入”小兔”或“海豚”两个画面,每副图意都有两种理解,能列出2个算式,使用的口诀是相同的。
怎样理解图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这里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判断对错,通过教师转播达到互动。
(2)练习2:学生在练习中,可以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练习3:学生在练习中,既能提高计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
这三个练习,都配上了感情色彩,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玩玩“是应用知识,化提高的过程。
(1)练习1:通过“送信”游戏,让学生发现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并能说一说。
这些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已初步发现,通过口诀表会感受更清楚,在游戏情景中,印象会更深刻。
(2)练习2:通过人机对话,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转播,达到思维的交流。
(3)练习3: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互动讨论,找出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练习4:引导学生从1只小青蛙身上找出问题,如:1只青蛙有1嘴、2只眼、4条腿……接着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入2只、3只、4只青蛙的填空练习。
这个练习既巩固了1~4的乘法口诀,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化了知识,熟练了乘法口诀。
四、教学效果: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直接诱发了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
练习中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其参与性学习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课所难以达到的。
同时增强了课堂密度,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整合度,给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很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启发性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下面有几道乘法算式,谁能读一读乘法算式,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意思.2×3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3×4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4×5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6×7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你们已经知道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数.现在教师和你们比赛,看谁算得快.(由于学生用加法计算,教师用乘法口诀计算,教师必然比同学算得快)你们想知道教师为什么算那么快吗?因为我是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中国小朋友比外国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就因为中国小朋友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教师演示提问:(1)每组有几根小棒,有几组?(2)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说出;2+2=4,2×2=4,教师板书)(3)谁能说一说2×2=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2个2是4)教师叙述:我们编成口诀是二二得四,教师板书.表示2个2得4.乘法口诀中的第一个二表示乘数的2,第二个二表示被乘数的2.口诀的后半部分是积.(4)我们知道2个2得4,请观察小棒图说一说1个2得几,乘法算式怎样列?怎样编成乘法口诀.(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一板书)板书排列为:2 2×1=2 一二得二2+2= 4 2 ×2= 4 二二得四2.教学例2(1)指导学生操作我们学过三角形,谁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请同学们用一根小棒表示三角形的一条边,摆出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2)引导学生编乘法口诀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2个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谁能按例1的顺序根据图意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3=6,3×2=6)3×2表示什么意思,试一试编一句乘法口诀.(相邻两个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二三得六)请同学摆出3个三角形(指名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在小组试着说一说: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3个三角形共用多少很小棒怎样列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再编出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3+3=9 3×3=9 三三得九3.教学例3以两人小组为单位,按一摆、二列、三编的顺序,口头编出4的乘法口诀.一摆:每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二列: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三编: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如下:4 4×1=4 一四得四4+4= 8 4×2=8 二四得八4+4+4=12 4×3=12 三四十二4+4+4+4=16 4×4=16 四四十六教师在“三四十二”,“四四十六”这两句口诀编写时,为了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凡是积为两位数时,不要写“得”,直接写出积就可以了.2,3,4的乘法口诀编完了,谁能告诉大家,1乘以1得几呢?怎样编出口诀呢?教师板书:1×1=1,一一得一4.整理找规律启发提问:(1)2,3,4的乘法口诀学完了,同学们看一下,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3的乘法口诀呢?4的乘法口诀呢?1的乘法口诀呢?(2)每句口诀各表示什么意思?(3)2的乘法口诀后一句的积比前一句多几?3的乘法口诀呢?4的乘法口诀呢?找到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熟记乘法口诀.(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1)读1,2,3,4乘法口诀试记乘法口诀.(2)背乘法口诀指名背、分组背.2.发展性练习(1)教师把口诀中的积擦掉,打乱顺序,任意指一句,由学生说出完整口诀.(2)对口令一二()二三()一四()三三()二二()三四()二四()一三()四四()3.应用性练习用乘法口诀,算出乘法算式中的得数.口算并说出口诀.2×1=()口诀:_______3×2=()口诀:_______2×2=()口诀:________4×2=()口诀:________3×3=()口诀:________4×4=()口诀:_______4×1=()口诀:_______4×3=()口诀:_______1×1=()口诀:_______课堂小结:今天大家一起编出了1~4的乘法口诀,希望大家熟记它.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一节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帮助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认识口诀的结构,初步知道怎样编乘法口诀,就可以为后面5~9的乘法口诀教学打好基础.本节课一开始,采用师生比赛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乘法口诀的积极性.在新课部分,2的乘法口诀是由教师演示,具体指导得出来的.3,4的乘法口诀则由学生操作,逐步放手,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编出口诀.编出本节课要学的口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找规律,目的使学生对口诀进行整体把握,便于熟记口诀.巩固反馈时注意由浅入深,先按顺序记,打乱顺序记,对口令,最后应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乘加、乘减教学目标(一)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二)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难点:乘加、乘减是两步计算式题,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要记在心里,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基础训练(1)卡片口算(抽回几道题用哪句口诀)3×2= 4×3= 1×2= 1×1=2×4= 4×4= 3×3= 2×2= 2×3= 4×2= 2×1= 3×1= (2)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二三得六(2×3=6,3×2=6)一四得四(4×1=4,1×4=4)三四十二(4×3=12,3×4=12)二四得八(4×2=8,2×4=8)(3)列出算式说出得数4个2是多少?(2×4=8)3乘以4是多少?(3×4=12)被乘数是3,乘数是2,积是多少?(3×2=6)2.引入新课教师拿出3盘桃,每盘3个的实物图.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列式计算?有的学生用加法:3+3+3=9有的学生用乘法:3×3=9教师肯定两种方法都对,哪种方法简便呢?(第二种方法)(二)学习新课1.教师又拿出一盘桃,盘里只有2个桃与上面的3盘桃放在一起.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计算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想出两种方法.第一种:把每个盘子中的桃的个数加起来.3+3+3+2=11第二种:先求前3个盘一共多少个,再加上第4盘中的2个桃.3×3+2=11这时教师在第4个盘里又添上1个桃,每盘都是3个桃,有4盘,一共有多少个桃?学生列出算式:3×4=12.教师在第4个盘中拿走1个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桃,能不能在上面式子的基础上计算出来呢?学生会想到:3×4-1=11.2.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同学们看上面两个算式.3×3+2 3×4-1这两个算式有几个运算符号(乘加、乘减),教师板书课题.有两个运算符号就要分两步计算,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算出得数来的呢?第一个算式3×3+2,先求出3盘有多少个,再加上第4盘的2个,也就是先算乘,再算加.再看第二个算式,3×4-1,先求4盘有多少个,再去掉1个.先算乘,再算减.因此,乘加、乘减的式题,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三)巩固反馈1.尝试性练习我们用刚才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试一试做下面的题.3×2+3= 3×2-3=4×3+4= 4×4-9=你们在试算过程中,做两步计算式题,发现应注意什么?(要记住第一步的得数,再做第二步)2.巩固性练习下面用同学们总结的经验计算各题.(1)3乘以2是()再加上17是().3×2+17=(2)4个3相加是(),再减5得().3×4-5=(3)被乘数是4,乘数是2,积是(),再加上25得().4×2+25=3.书面练习如果怕第一步的得数忘掉,可以在第一步的下面画一横线,写上得数,字可以写得小一些.如在练习本上做下面的题.4×2+26= 4×4+14= 3×2+60=4.思考性练习4+4+4+4+-3=?你还能写出别的算式来吗?可以写成4×4-3或4×3+1课堂教学设计说明乘加、乘减是两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中采用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在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试算,亲自体会一下两步计算式题,容易错在什么地方.引起学生重视一定要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记住,再算第二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 .. .word.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