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廊桥之乡探廊桥》案例

《廊桥之乡探廊桥》案例

《廊桥之乡探廊桥》——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庆元县实验小学方奇邮编323800一、活动对象:庆元县实验小学五六年级部分学生二、活动时间:2006年5月——2006年7月三、活动的背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即赵州桥)、泉州万安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而今,后三座桥至今仍存于世,而最具研究价值的汴水虹桥却只能永远的留在画中。

据专家考证:庆元木拱廊桥的结构与画中的虹桥极为相似,其在中国桥梁史上地位极高。

而目前,在庆元境内现存各类廊桥共有97座之多,是全国现存廊桥数量最多的县市,其廊桥数分别占了丽水市、浙江省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强,其中木拱桥22座,木平梁桥36座,石拱桥31座,其他桥8座。

每一座廊桥都拥有一个优美而动人的故事,反映了庆元特定区域的人文精神。

千百年来,廊桥文化和香菇文化,奠定了庆元人文精神的基石。

家乡存在这么丰富的廊桥资源,却只有部分学生能对廊桥位置和名称大致说出个“一二三”,但一讲到廊桥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故事和设计工艺,学生和甚至作为老师的我都显得力不从心。

日前,县宣传部正大力提倡挖掘本地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产生了——让学生探究我县的廊桥文化,感受廊桥上的科学。

四、活动主题的确定:《纲要》指出:教学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和对自然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品质。

为此,如何利用本地丰富的廊桥资源、立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就成为我思考的问题。

经分析,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较强,于是我决定从廊桥的传说故事和建筑工艺入手,开展活动。

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活动实际,我们确定的本次实践活动的目标:①激发创造精神,培养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②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③增强主体意识,学会与人交往,增强团队精神;④培养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会关注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的主题活动是在2006年开始的,我和中高年级孩子们历经2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廊桥之乡探廊桥》的主题活动。

活动从庆元本地出发,利用丰富的廊桥素材,以对庆元廊桥的历史、工艺、价值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感受庆元人文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倡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五、活动过程:活动一、你认识廊桥吗?主要任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廊桥的兴趣,进行任务分工。

片段一:激发兴趣选主题。

(时间:2006年5月8日,地点:实小阶梯教室)师:5.1刚过,我们这来了很多外地的游人。

作为庆元的小主人,你能向客人介绍哪些景点?生:有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巾子峰森林林公园。

(教师投影景区照片)生:(补充)还有大济文化古村。

生:我去过大济,我还知道那里的廊桥。

生:他说的不对,不止大济有廊桥,庆元很多地方都有。

师:对,庆元是廊桥之乡,有97座廊桥,是全国最多廊桥的地方。

(学生中有的学生发出的“啊”的惊叹声。

可能是学生还不知道自已的家乡的廊桥数目有这么多的原因。

)教师投影众多的庆元廊桥的图,学生不断发出惊叹的声音。

(这时,从学生的眼神中,透露出惊异的同时,还可以看出一种由然而生的自豪感。

)师:这么多的廊桥,你能向外地游客介绍什么?生:我知道有如龙桥,它在举水乡。

生:我们学校旁边还有咏归桥,它是明朝建的。

(其实的清朝建的)生:我还知道,我们的旅游的口号是“游梦幻廊桥”。

师:还有吗?(这时出现的一时的“冷场”,学生们互相观望,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师:很失望是吧,这么多的廊桥,我们只知道这点知识。

如果外地游客来了,你只能向他们作这点介绍,他们会怎样认识庆元廊桥,会怎样认识庆元。

为此,我们作为庆元的“小主人”,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生:我们应该研究廊桥。

师:能说的具体些吗?生沉思,小组间开始轻声的讨论。

生:我觉得应该收集我们庆元所有廊桥的建筑时间,还有它是为什么会建的。

生:我还觉得应该收集有关我们县廊桥的传说故事,丰富廊桥文化。

生: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廊桥怎么做来开展研究,了解廊桥的建筑工艺。

…………[当学生发现身边存在着这么多美丽的事物时,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而当对这些事物,学生感到熟悉而有陌生时,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就由然而生。

]片段二:小组分工显智慧。

(时间:2006年5月9日地点:实小实验室)活动主题确定后,在我的引导下孩子根据自己感兴趣爱好,确定小组的研究内容和小组成员。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分组过程中,对“庆元廊桥历史与故事”感兴趣成员多,孩子们通过讨论决定分成两部分调查:一部分调查庆元廊桥的建筑历史,另一部分调查庆元廊桥的民间传说故事。

调查民间故事的小组由于人数众多,他们还讨论,根据庆元地域特点分为东南西北4组。

而且分组时,还根据每个同学对当的熟悉情况进行分组。

如503班的方淳同学,他的外婆家居住在南区的隆宫乡,他就主动要求到南组。

每队同学还为本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还设计了漂亮的队徽。

他们还得意的说:“只要一看别在我们衣角上的队徽,就知道是哪个部队的同志了”。

根据活动内容分工和同学们自愿选择的原则,我们把实践活动小组分成了4个大组8个小组,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46人。

其具体分工如下:(1)、庆元廊桥历史(由第一小组承担,共5人)(2)、庆元廊桥故事(由第二至第五小组组成,共27人)(3)、庆元廊桥建筑工艺(由六和七小组承担,共9人)(4)、庆元廊桥的实用价值(由第八小组承担,共5人)学生还对每一个课题小组安排一个组长,由组内人员推荐。

组长负责组织好讨论并充当评委。

学生通过组内分工,确定组长,这样使活动开展正常有序、有效,而且自行推荐,也充分显示民主性学生人合作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片段三:献计献策制方案(时间:2006年5月11日地点:实小实验室)每小组的活动具体该怎样开展呢?“拜访廊桥建筑工人”、“走进县档案收集资料”、“走访民间老人,收集传说故事”、“进行调查统计”等,孩子们献计献策,热情高涨。

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商讨,孩子们制定出了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同时还确定了小组集中讨论的时间,并给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了任务。

活动二:走进廊桥主要任务:实地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制作模型。

片段一:有的放矢施探究(时间:2006年5月15日地点:实小阶梯教室)根据每组的考察任务和实地考察方法,组织安全知识的学习。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实践活动成员一致得出了十条活动守则,具体如下:1、学生在外出前要做好详细的准备工作:调查的提纲、问题、调查过程中所需的器材、设备以及其他用品。

2、只有在得到校方和指导教师批准后才可外出调查。

3、外出调查要被调查的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得到应允后方可外出。

4、学生在外出时应由指导教师带队,或由指导教师指定一名学生的家长作为领队,负责各组的有关事宜。

如有突发事件发生,应及时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

5、学生在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6.学生在调查时不得私自行动。

若由于不听劝阻,私自外出引发意外事故,责任由其本人负全部责任。

7、学生到达指定地点开展调查工作时,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言谈举止文明大方。

8、学时调查的问题不能涉及有关个人隐私及单位机密。

9、学生在校外或校内上网查资料时,不得浏览、下载非法文字、音像制品。

10、学生在调查结束后,应检查人数,及时返校,并尽快就该次调查提交书面报告或个人体会,及时总结。

片段二:分组实施探究活动(时间:2006年5月17日至2006年6月15日地点:学生分赴庆元各地调查)根据探究任务和调查守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赴各地进行实地调查。

有的小组联系县档案局,收集书面材料;有的小组布置网上收集任务;有的小组深入民间,收集廊桥传说故事……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对我县的历史有了一次重新梳理的机会,还提高了学生的活动实践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601班的赵子佚同学了解到大济文化古村还有一位建筑廊桥的老木工师傅时,就组织了两组学生对其进行访问,也许是同学们的热情与好学感动还得到这位老人,在他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一座逼真的廊桥模型。

这座模型形象逼真,深受一些参观者的好评。

(附活动相关材料)调查表格:“走进廊桥”调查表调查小组时间地点内容图为老师指导活动准备图为学生在调查采访当地老人学生赴当地获取的部分廊桥影像学生在学习制作廊桥模型图为学生对模型进行加工图为学生对廊桥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三:总结交流出成果主要任务:组织大组交流,设计成果展示。

(时间:2006年6月15日——2006年7月初)通过半个多月的整理分析,各组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

其中庆元廊桥历史故事组还编写了《廊桥故事册》。

各组的同学的活动后的反馈来看,学生们都感受到的庆元廊桥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

现在,每个参与活动的成员,一说起廊桥,都能“呱呱呱”的说上一大段,俨然成了一个廊桥的“专家”。

看同学们现在的样子,你完全想不到在2个多月前当学生说到廊桥时那辞究的尴尬的样子了。

六、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可以真实的看到学生的变化:1、知识面的拓展,学会了许多课堂以外的知识:(1)、获得了对桥的分类学知识,认识了许多廊桥建筑工艺。

(2)、获得了廊桥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如廊桥的发展史、廊桥的建筑与当地生产生活的关系等等。

(3)、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廊桥模型。

2、学会了研究设计活动的技巧:(1)、学会了如何确定研究设计主题。

(2)、学会如何制定研究设计活动计划方案。

(3)、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4)、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技巧收集、交流、整理资料。

(5)、懂得了创造与发明就在生活中的道理。

(6)、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展示数据和成果。

3、从情感、态度和价价观来看,孩子通过活动,明白成员间的合作分工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家乡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家乡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七、来自老师、家长的评价:在这次活动中,使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身上的闪光得到得新认识。

603班的高峻同学平时平时最怕写作文,但参与这次活动后,他的语文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与他的谈话中,才了解原来是因为他要参与编写《廊桥故事册》,终于下苦功夫,锻炼写作水平,也激发了他的写作兴趣。

503班的周启正同学,平时调皮捣蛋,晚上爱上网玩游戏。

可参加了这次活动后,他的家长介绍说,周启正变了,上网还上,不过不是玩游戏了,而是在利用网络找资料,现在的他变得对游戏没兴趣了。

当家长说到他的变化时,我发现在他脸上,出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八、活动后我的反思和收获:综合实践活动《廊桥之乡探廊桥》历经了2个多月的时间,我不仅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学生和其他指导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尤其是廊桥方面的知识,还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