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的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的研究》中期报告

二、阶段性成果与反思、
(一)研究成果
1.营造了浓郁的环境文化。利用好教室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即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增强了环境育人的功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2.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课题组在制订班级公约时,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设,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在班级标志的设计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自己动脑筋,人人都当设计师。
当前中小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班级特色文化意识淡薄、认识片面。不少学校对教育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往往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注重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导致了班级文化的“营养不良”,久而久之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二是班级物质文化的滞后。例如班级的教室环境布置、班级规划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班级环境保洁意识上相对较差。 三是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可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在很多学校的班级中找不到“个性文化”。
3.班级管理自能化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拘一格用人才”,如六年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特点,设置不同的职位,委以不同的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班设有班委、中队委、常任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科代表、小组长;财产保管责任人、专项工作承包人等)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确“我是班级小主人”,班级财产管理人人有责,实现班级财产无人为破坏、零损毁目标(承包到人、定期评比、奖优罚劣)提倡班级是我家,净化靠大家,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制度,打造无涂写、无刻画、无纸屑、无粉尘班级。
3.制度文化建设
(1)“班干”的建设
改变过去班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的单一观念和狭隘模式,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得到管理的锻炼与发展,设置各个功能性管理岗位,倡导自荐竞聘。
(2)班规班约建设
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班约并全班通过,然后实施。各个班级在研究《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相应规范的基础上,还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创造性地建成和完善了自己的班规。班级还在课堂上课、课间活动、主题活动等多方面形成了班级制度。班级制度不是为了管死学生,而是规范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三、主要创新点
1.本课题是结合本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而展开的,以促进本校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2.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讲求针对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讲求全面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自主化;
3.课题所形成的经验或成果将涵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为今后班级文化建设在实际操作层面提供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方法与模式,将有效地促进班级文化个性化的建设。
3.提升班主任班级集体建设水平。
经过半年多的课题实验研究,培养班主任班级建设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课题组四名教师积极撰写了论文、案例等。
4.形成相应的文字、图片、音像集。
(1)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的调查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
(2)班级文化建设案例集(主题班队活动方案和班级个性化布置方案等)。
(3)“板报”建设有特色
“班报”建设坚持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将班报办成一个学生锻炼成长的极积平台,传递班级建设理念,介绍成长经验,铸造班级精神的一个窗口。第二步是围绕成长教育主题,系统规划,逐点落实。比如一年一个大目标,一个学期一个方面,一月一个主题,一个学段就是丰富的精神营养套餐。第三步是倡导自荐认领、强弱搭配、小组合作、人人经历的循环发展模式。奖励优胜小组,激励齐心合力、做中提高的精神。“班报”建设过程就是成为德育的过程,成为自我塑造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中有几下几方面有待改进:
1.理论学习需加强。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虽然也会翻阅相关理论,但总觉得不够深入,理论学习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地学习;
2.课堂教学的研究角度较狭窄。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在案例研究中能重视教学现象,从自己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所得有限,急需多角度深入分析与研究;
3.课题组成员对于实践的反思和提炼以及课题深度都有待提高。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自本课题实施以来,尽管课题组正常开展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却始终觉得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不够,投放精力不够、研究方法需加以改进等。农村一线教师课业负担较重,下个阶段要灵活地处理好课业负担与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使课题开展更有序,还要更好地解决课题与课情之间的矛盾,让课题充分体现实效性。另外,本课题研究涉及的面比较宽泛,如何做到更全面,更有效,这些都是今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正视问题,迎难而上。
(2)制定特色班训
培育“班训”的自创自励。通过班训的创作、展示、评选、书写、悬挂等系列实践活动,培育自我认同、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进取意识。促进“班训”与学习紧密结合;与班级发展结合;与日常德育结合;与生活结合,让班训真正成为班级成员成长的座右铭。常态化的日常的行为规范细节落实,动力是及时的考评奖惩,保障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信念、智慧和齐抓共管的机制。
(二)根据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以下工作:
1.深入学习,理念先行。
课题组首先开展相应的理论文献研究,搜集整理各种文献资料,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力量从班级文化的现状研究与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两个方面展开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研讨。通过研讨,明确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研究过程的具体思路。
在平顶山市新时代的好队员评比活动中我校十二名同学获得市级新时代好队员荣誉称号;在高新区经典诵读比赛中五年级李家祥等四名同学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获得区级一等奖称号;四年级袁锦楠同学在被评为区级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六年级吕思逸同学平顶山市我们的节日征文比赛中获得市级三等奖。
四、专家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农村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研究”于2018年2月申报,3月通过审批,课题的批准号为2018—GHYB—170 ,2018年4月15日在高新区教研室何秋芳、张玉新等领导指导下,举行了课题的开题报告会。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一)了解现状,发现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学生对班级文化的心理需求现状,课题组开展了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课题组发现了以下问题:
2.班规公约精细化
各实验班初步做到“各抒已见订公约,自觉自律守公约,敢于批评护公约”,尤其是高年级分别制订了班长职责、科代表职责、小组长职责;一日在校常规、财产分管制度、专项工作承包制度等,做到有矩可蹈,有章可循。五年级的班级制度主要以星级评定为主,从纪律、学习、卫生、班干部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不同的星级奖励。要求更具体,更精细。
4.课外阅读常规化
各实验班重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统一设置读书专用时段,用好各类存书,开展班级读书活动,营造人人谈读书、人人比读书的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五年级开展了“书香少年”评选,吕珂颖同学还获得了平顶山新时代好队员“红领巾小书虫称号”。学校也被评为平顶山市“十佳书香校园”的称号。
2.物质文化建设。
(1)搞好墙壁文化
教室除了课桌椅、讲台、柜子之外,四周都是空白的墙壁。这些墙壁成了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的空间。怎样让墙壁美化起来呢?实验组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小组张贴的是工整的书法;有的小组张贴的是优美的图画;有的小组张贴的是自己办的手抄报;有的小组主动承担了一月更换一次的黑板报,小组分工协作,劲头很高,办出的黑板报主题鲜明;有的小组提出要制定班级规章制度,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后我们在班会课上集体讨论通过,然后再张贴在墙上;有的小组收集了名人名言,优美诗句张贴在墙上,教师的墙壁上文化内容丰富。一走进我们教室就有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同学们也一下课就兴致勃勃的欣赏。
四、可预期成果
1.《班级管理制度汇编》(文本)
2.《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论文集》(文本)
3.《班级文化建设案例集》(文本)
4.相关图片、视频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成果名称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认识及实践成果
1.班级布置个性化
各实验组积极倡导“我的地盘我做主”,用我的双手打扮我的班级,做到人无我有,我有我新,人新我奇,秀出班级才艺,秀出班级特色,绝大多数班级设置了读书天地、书法园地、特色班训、特色班牌、特色标语等。如三级年级的阳光中队,他们班的班级口号是:认真读书,踏实做人。班训是:读好书,写好字,学好习,做好人。班级公告栏设置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
4.精神文化建设
(1)设计班级名片。内容包括本班特色的班名、班徽、班级目标、班训、班歌等。如高年级的梦想中队、飞鹰中队、敏学中队、阳光中队,博爱中队。班名个性鲜明。漂亮的班级名片悬挂于教室门前,班级简介、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等凸显了班级风格。走进一间间教室,温馨而优雅,特色文化精彩纷呈,各种栏目应有尽有,让人应接不暇,形成了“一班一特色,一班一品牌”的班级文化。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张晓华 (高新区小营小学德育主任、课题组主持人)
评议专家:何秋芳(高新区教研室主任)
张玉新(高新区教研室副主任)
参与人员:
高新区管委会领导 课题组成员及部分教师代表
2、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3000字左右(可加页)
二、教育教学成果
张晓华老师和何亚娟老师进行了《浅谈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的专题讲座,张晓华老师所撰写的《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美育教育》何亚娟所撰写的《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思考》吕新霞《初探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均在CN刊物上发表,并获得一等奖。吕新霞老师撰写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真情管理》王文华老师撰写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都在我校专题研讨会上做了交流分享。姜小可老师去宝丰参加了班主任培训学习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何亚娟、吕新霞、王文华老师也参加了郏县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班主任培训并在我校进行了分享交流。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