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ppt课件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ppt课件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兑服 有些药物不需要煎煮,只需要用新鲜的药物 绞汁兑付,比如生姜汁类,贝壳类,还 有
一些果实类,跟或者根茎类药物,有效成分 不
容易煎出,所以常需要打碎,以便于有效成 分
的溶出,比如龙骨、牡蛎、磁石、赭石、莲 子、砂仁等
里 容易刺激喉咙,引起咳嗽,需要包煎 。 花粉类的药物,煎煮时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浸泡不完全,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需要包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另煎 对某些贵重的药材,为了防止有效成分的 散
失和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常常单独煎煮, 煎
煮完后取药汁,剩余药渣在和其他的药物混 合
后煎煮,最后再合并。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除去非药用部位 主要是为了洁净药材,有些药物需要除去非 药用部位,常见的有去毛、去核、去刺、去 心等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临时炮制 某些需要特殊炮制处理的药物,如果平时用 量很少,药房没有必要提前准备,都是用的 时候临时炮制,比如,蒲黄炒阿胶,金银花 炒炭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第三章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
第一节 中药处方常用术语
一、中药处方通用名称
• 正名 《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以及各省、 自
治区、直辖市颁布的地方标准中收载的中药 名
称。 中药名称应该尽量使用正名,尤其是中国加
入WTO以后,如果想大力发展中药,使中药 走
向世界,医务工作者要尽量使用中药的正名,
一、中药处方通用名称
床用药情况可以分为常用药、次常用药、 和不常用药。
五、中药斗谱
• 斗谱排列原则 (2)按方剂组成排列:同一方剂内的药物放
在同一斗不同格或者临近斗中,方便调配。 比如,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等放在一 起。 (3)按入药部位排列:比如,根类、茎类, 花类,草类,果实类,种子类等分开来放 (4)按需要特殊保管的药物特殊排列:毒性 药一般设专柜专人保管;易燃易爆药品宜 装在罐内远离火源
• 使用目的:①引经;②增强疗效;③解除 处方中某些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④矫味 等
五、中药斗谱
• 斗谱的定义 斗谱是指中药饮片斗架内药物的编排法。 编
排斗谱时要考虑到方便调配,减轻劳动强度, 避免发生差错事故,还要有利于管理药品。
所 以编排斗谱时有一定的原则。
五、中药斗谱
• 斗谱排列原则 (1)按照处方需要排列 :中药饮片按照临
• 煎中留意 一般的药按照一般的煎药方法煎煮,需要 特
殊煎煮的药物按照特殊要求煎煮。煎煮的时 候
要经常的搅拌并观察药液量,不要熬干锅, 不
要出现煎糊的现象
一、中药煎药操作常规
• 煎后处理 药物煎好后应该及时趁热滤出煎液,因为 温度降低以后影响煎液的滤出以及有效成 分的含量。另外发药的时候要认真核对, 不要发错药。
二、中药处方应付常规
• 中药处方应付常规是指各地区根据历史用 药习惯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一整 套处方给药规律,是调剂人员和医师对处 方名称和给付不同的炮制品达成共识 ,写 处方时不需要注明炮制规格,调剂人员亦 可按照医师处方用药意图给药。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中药处方的脚注是指医生在开写处方时常 在某个药的旁边(通常在其右上角或左下 角)作简明的注解。
• 冲服 某些用量少并且比较贵重的药为了防止浪
费,常研成细粉用药汁冲服,如三七,牛黄, 蕲蛇等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烊化 有些胶类,如果和其他的药物放在一起煎
煮,容易使煎液粘稠,而且容易糊锅底,不 利
于其他的有效成分煎出。常常烊化后和其他 的
药汁一起服用,也可以用煎好的药汁趁热溶 解
后一起服用,如阿胶,鹿角胶,硅胶,饴糖
• 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或者是含挥发油的药物
煎 煮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挥发油成分散失。
煎 煮的时间一般在十分钟左右。 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一般在
其 他的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放入 。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包煎 含粘液质比较多的药物,煎煮时容易粘糊
锅 底,应包煎。 含有绒毛的药物,煎煮时其绒毛浸在药汁
• 质量和规格 对中药材质量和规格的要求,一般都是对
药 材产地的要求,地道药材生长环境适合他的
生 长,所以,有效成分含量比较高。 药材的采收季节对质量也很重要
四、中药处方的药引
• 药引也可以说是引药。 • 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在人体内到达病变
的位置,用作药引的药物一般都很容易得 到,比如,生姜大枣,黄酒白酒,冰糖红 糖等
• 脚注的作用 是医师对某些药物提出的特殊 要求,同时也简明的指示调剂人员对饮片 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 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方法,煎法,服 法等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 先煎 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常见中药。 某些毒性饮片要先煎1~2小时,以达到减低 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三、中药处方的脚注
第二节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 服用注意事项
一、中药煎药操作常规
• 煎前查对 煎药人员收到需要煎煮的药物后,应该认 真
核对一下药味,包好的药打开看一下,是不 是
与处方中的药物一致,有没有缺药,有没有 错
药 ,每一剂的总重量和处方中的一致不一致, 然后看一下剂数,一共有多少付药,够不够
一、中药煎药操作常规
• 别名 除正名以外的中药名称 称为别名。
一、中药处方通用名称
• 处方全名 在中药正名前加上说明语就构成了中药的
处方全名。 说明语就是医生对中药饮片的产地、炮制、
药用部位、采收季节、性状特征等方面的 要求。
一、中药处方通用名称
• 并开药名 处方中将2-3味疗效基本相似或具有协同作
用的药缩写在一起。
二、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 选择适宜的煎器 最好选用陶器、玻璃、搪器制品的煎器。 忌
用铁、铜等金属煎器
二、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 选择适宜大小的药材 一般情况下,全草、花、叶、及质地疏松 的
根类药材不要求过细;质地坚硬、致密的根 和
根茎类药材要求粉碎成粗粒;粘液质含量较 多
的药材要求切成饮片。
二、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 掌握适宜的浸泡时间 浸泡时不易用热水浸泡,因为药材组织细 胞
内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受热变性,就会凝固, 所以一般都用凉水,或者是温水浸泡,一般
花、 茎、叶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以 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