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让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教案)
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前提是让小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的必要性,也是写好作文的好方法之一。
学会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方法,熟悉修改作文的步骤。
才能让学生们提高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完成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自己修改作文必要性方法步骤
常见小学生写完作文后,把笔一丢:大功告成,让老师改去吧!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只有自己动脑思考,动手修改,才能切实提升文章的质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一、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文章不厌百回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在作文课上,多为学生讲一些署名作家不断修改自己文章的故事,用名人修改文章的实例教育学生。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句里的“绿”字,就是经历多次的反复修改才定的,终于成了千古绝句。
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出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
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来,说:“敲子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
据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
另外,教学中把学生改前的作文和改后的作文进行比较,陈列在教室里,让学生翻阅比较,了解一篇好文章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二、掌握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
鲁迅先生曾要求人们:“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增加:内容不具体的要增加,要写具体;2。
删除:删去重复啰嗦的内容;3.调整:条理不清楚、语句颠倒的内容要调整;4.连接:不连贯的地方要连接成连贯;5.改正:改正错别字、标点符号和不通顺的句子。
6.交流:与同学交流阅读再修改。
经过相互间的商讨、争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修改作文的妙处和乐趣。
7.讲评:先根据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择典型作文,集体讲评,评时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并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改的理由。
教师的指点加上学生的讲评,有利于纠正普通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教给修改作文的步骤
1.深化立意。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首先要考查、评改立意,看“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是否立得对,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本质,调整立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作文育人的目的。
2.取舍材料。
每篇文章都应该使立意统帅材料,材料又足以体现立意。
小学生由于阅历肤浅,观察不仔细,头脑中储藏的材料贫乏。
教学中要求学生记真人、叙真事、写实景、抒实感。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3 .调整结构。
推敲文章的结构安排,是作文修改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这方面的修改,首先求“通”,再求“巧”。
求通即作文时要求做到思路通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求巧即要求结构巧妙,行文讲究一定技巧。
在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技巧有:前后照应、开篇点题、结尾点明中心、倒叙法、对比法等。
修改作文时可让学生试着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使文章更活波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润色语言。
语言文字的加工润色较多地要由修改阶段完成。
语言的修改先得求“顺”然后再求“美”。
求顺,即要求学生语言通顺,它包括改正错别字,调整不恰当的词,修改病句,纠正误用的标点符号等。
这是小学阶段作文修改中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大多数学生能自己完成这些内容的修改。
求美,即在语句流畅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锤炼语言,使语句形象生动。
四、提高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教师要深刻领会叶老的重批轻改作文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学生交上作文,教师只做评点和指导,对优点充分肯定,鼓励表扬,对不足及时指出。
如“第一段开门见山,很简洁,老师欣赏”然后,写出鼓励的评语。
其次,学生根据老师的批改认真修改,最后,对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展示。
经过两个的轮回,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五、修改文案例
读作文《我的发现》中的一个片断:
春天的一个早晨,乌云密布,我和小伙伴兴高采烈地去度假村玩。
来到了度假村,我们在河边玩起了沙子。
玩得正高兴时,我看见水里有两只大龙虾。
它一会儿浮到水上,一会儿沉入水底,速度很慢,好像在悠闲地散着步。
突然,一只大螃蟹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龙虾仿佛看见了,迅速往后退。
这只大螃蟹的两只大螯像两把锋利的剪刀,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上。
我拿了一根木棍去逗它,只见它用大螯紧紧地夹住了木棍。
我和它僵持了一会儿,只听“咔嚓”一声,木棍断了,它挥动着大螯,说:“再来呀!我不怕你。
”
小组成员内的评议:
生1:大螃蟹能走吗?应该是爬吧,这不是写童话。
还有螃蟹只能夹树枝,不能夹木棍,“木棍”这个词好像是指粗的木棍,你这里也应改一下。
生2:螃蟹是不能说话的,你可以改成“好像在说”。
生3:我还觉的螃蟹和龙虾的动作描写得还好,观察日记要求看得细致,我觉得你在看它们动作时肯定也看到了他们的样子,你可以把它们的样子也写下来,这样更能具体地体现出你的发现。
生1又说:我还有一点建议,春天是不会乌云密布的,应该写夏天。
(小组成员一阵沉默后,反对声迭起:不对,乌云不仅仅是夏天才有。
)
……
多么合理的建议,这位同学照这样的建议修改后,作文果真比原先具体、通顺、合理。
六、学生修改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