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枪’和‘填充’工具的使用

‘喷枪’和‘填充’工具的使用

河北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七课
缤纷的色彩
———“喷枪”与“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教学设计
任教学校:石家庄市四维小学
授课教师:丁晓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与”喷枪”工具给图画添加颜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评价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逐步渗透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教学重点】
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与”喷枪”工具为图画添加颜色。

并让孩子们认识与区分‘喷枪’工具与‘填充’工具填色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
对没有完全封闭的区域进行颜色填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现在老师要给同学们放一段音乐,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的音乐)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那部动画片的片尾曲么?
生:喜洋洋与灰太狼。

师:对了,丁老师把动画片中最聪明的喜羊羊请来和大家一起上课~同学们看,他来了~~~
[出示一张没有涂颜色的喜羊羊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只喜羊羊好看吗?为什么?
生:没有颜色?
师:是呀,这只没有色彩的喜羊羊是不是看起来很没有活力?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支喜羊羊?那我们要怎么帮助他呢?
生:想。

为它填上漂亮的颜色!
师:真棒,那今天丁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画图软件中的“喷枪”与“用颜色填充工具,来把我们的小伙伴喜羊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出示课题:“喷枪”与“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引入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卡通形象喜羊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布置任务。

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

]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学习用颜色填充工具与喷枪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要想把‘喷枪’和‘填充’工具用好,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工具。

同学们,你看,这就是‘用颜色填充’工具,你们看他的图标想什么?
对,他就像一个颜料桶,里面装满了美丽的色彩,选中它鼠标就会变成它的模样,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填充效果
[出示图片]
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里就用到了这两个工具,请同学们说一下这两种工具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到这样的效果?
学生回答
[本环节主要采用让学生分析效果不同,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学们说得真棒!
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工具的不同效果后,就可以开始为我们的喜羊羊填色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到他,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提示操作:首先启动画图软件(左键单击开始——程序——附件——找到画图软件)-->然后单击菜单栏文件-->单击打开-->在查询范围里找到桌面单击-->在文件中找到“喜羊羊1”选中,单击打开就可以了。

在开始动手之前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小任务: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可以求助小组的其他同学,如果大家都不能解决,那就把问题记录在老师给你们的‘问题卡’上,一会我们一起解决。

下面请同学们开始为我们的喜羊羊填上你喜欢的颜色吧!
2、设置关卡,强化学习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放下鼠标,把手背在身后。

老师来问问,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你们小组出现了哪些问题?
重点:1、喜羊羊的头发
2、喜羊羊皮肤上的颜色(找一个填好皮肤的作品)在颜料盒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解答问题:
1:学生解答,上前面来操作
2:老师分析,孩子思考得出答案
(学生自由练习)
[在本环节中,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体,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了2个经过学生思考或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1、如何变不封闭图形为封闭图形?2、颜料盒里没有的颜色怎样添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以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
三、交流分享,作品展示
1、师:老师看到同学们填上的颜色都很美,下面是小组内交流分享的时间。

再进行交流分享的时候,你们需要回答以下这些问题:(生读)
交流分享:谁的作品最优秀?为什么?你对这幅作品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实效性地创设小组交流的时空,使学生有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的机会。

]
2、展示优秀作品(色彩搭配合理,有创意等)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展示欲和表现欲,让他们从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