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矿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八下·南山期末)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 . 这位同学的演讲稿,观点明确,结构严谨,除了举例不恰当外,真可谓天衣无缝。
B . 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应该袖手旁观。
C . 《复仇者联盟4》片中人物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让漫威的铁杆粉漫不经心地跟着模仿。
D . 万众瞩目的“辉煌新时代”深圳中心区灯光表演秀迎来连续不断纷至沓来的群众。
2. (2分) (2019九上·花都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网民爱国热情高涨,网上“和国旗同框”“向祖国表白”等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0亿左右。
B . 为了加大整本书阅读的宣传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C . 书法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区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蓬勃发展。
D .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和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奋斗目标。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2020·安徽模拟) 默写。
(1)夕日欲颓,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 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颍《黄鹤楼》)(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从侧面体现出齐威王纳谏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7)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和挫折,但正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看待问题。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那méng________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②呼吸变得chàng________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③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fǎng________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________了。
④而近处池qí________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2020·凤县模拟) 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
(只填序号)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空间。
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②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③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拓展阅读。
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挖。
(1)解释划线的词春往而冬反 ________ 迷惑失道 ________ 遂得水 ________(2)翻译①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
7. (12分)(2016·河源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 ,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⑥[勉]勤勉,努力。
(1)下面选项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 未若柳絮因风起/若既不出户B . 面墙之士/不幸而在穷僻之域C . 必有忠信如丘者/欲信大义于天下D . 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2)用两处“/”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3)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但为什么强调交友的重要呢?你喜欢交哪类朋友?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8. (9分) (2016九上·曲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遥远的岛别卡宁(芬兰)①在天气晴和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个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他们就总是对那个小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
②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因此小岛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
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
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这一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梢染得红艳艳的。
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猖獗,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而轻信的态度迎接它。
每当风暴大作,海浪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
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
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一个谜。
③“真有意思,在近处它像什么样呢?”两个孩子多次互相询问。
④他们竭力想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
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⑤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决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
①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⑥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而且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⑦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禁令。
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要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
这么说,没有任何旁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⑧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⑨两个孩子用由于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
②冷彻骨髓的一月的寒风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
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
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
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⑩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千百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那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
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眼睛也向风,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⑪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
在他们那少年人的心里带回了一个可怕的生活的秘密。
他们的思想里再没有任何关于奇遇的想法。
他们的心里再没有任何希望。
他们已经不再向小岛眺望了,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
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的痕迹。
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
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⑫不,他们再也不想看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⑬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
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小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2)指出第②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联系全文,分别理解文中划线词或句子的含义。
①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②冷彻骨髓的一月的寒风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
(4)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遥远的岛”的理解。
(5)有人认为孩子们的探险活动是失败的、没有价值的,也有人认为这是颇有意义、很有价值的。
请结合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9. (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之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生二年级时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
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提问者的态度是诚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地蒙混过去。
这么难的题啊!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
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
烫的便当盒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在身上还热。
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车上招摇过市。
放学回来时,到门外就听到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的。
晚上,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夜晚的甜蜜时刻。
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松软的被褥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
蒙眬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
帐里帐外都是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