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乡村旅游发展
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借鉴
1.替代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出路
旅游业是具有重新配置乡村资源、整合乡村功能的重要 作用,是我国绝大多数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和长远 发展的战略产业
2.旅游基地: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
以土地联合经营为核心,形成合作经营组织,综合利用 乡村的景观资源和农业景观,建设乡村旅游基地,提供 多方面、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规 模发展。
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 经验与借鉴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过程
概念与内涵延伸
依据芬兰乡村发展委员会的概念,乡村旅游是全面开发 乡村资源,创造能够出口产品的途径和工具,通过量和质 两个方面增加努力,乡村旅游可以被建设成为整个芬兰乡 村就业和收入的基本源泉 乡村旅游早期主要的旅游活动包括散步与漫游、野营、 钓鱼观光、划船、参观历史与文化遗址、节庆旅游、骑马 和农游因受城市旅游活动的影响在传统旅游活动的基础上, 也延伸到了爬山车、摩托车、定向越野、生存游戏、空中 滑翔、帆伞运动、喷汽冲浪、冒险旅游、滑雪和时尚购物 等,国际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
乡村社区旅游规划成为乡村旅游与社区变革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对乡村旅游访问率、游客花费、就业和收入的季节性,基 础设施与旅游相关服务的发展,地方居民的游乐发展,对热心 社区的经济、自然和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冲击,自然与文化遗产 保存和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六大核心问题的研究规划,将乡村旅 游与社区高度结合起来,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的政策领域。
3.乡村旅游与乡村社区变革及发展
全球乡村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旅游 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旅游业正逐步成为乡村地区和社 区发展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 乡村旅游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旅游从风景名胜区发展 到各种乡村区域,并深入到小镇和村庄,变得更加乡村 化。 人们逐步意识到如果乡村旅游政策是以获得乡村居民生 活质量为目标,那么就更应关注在公共政策中统一社会 与经济目标。 因此,政府视旅游为社区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的一种再分 配调整机制
2.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1990年7月台北市农会规模推动北投区第一市民农园,成 为台湾最早的市民农园。 1991年相继在北屯区与西屯区成立三处市民农园1994年成 立‘发展都市农业先区计划”,积极有计划辅导资助各地 区办理示范性、生活体验型的市民农园。此后,台湾市民 农园快速发展。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 段(1971-1989年)(2)成长时期(1989-1994年) (3)转变时期(1994-1996年)(4)成熟期
2.功能及其拓展
乡村旅游的功能是综合的,深入影响到乡村发展的每一个方 面。表现在乡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乡村空间组织等 多个方面。 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作为区域规划的组成,乡 村旅游能够刺激地方商业,创造就业机会,在区域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充当能被识别和理解的因素,被确认为是发展 区域基础设施、设备和服务(包括能够被乡村居民和乡村 旅游者利用的游乐设备)的一种工具和途径。 旅游被广泛看作是乡村发展的一种工具,维持和创造地方收 入,推动就业的增长;为乡村提供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的 成本作出贡献;促进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增加地方民间 的亲和度和服务;增强环境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乡村旅游的统一协调的合作机制 5.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工具
国际上通用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宏观管 理、行业管理、组织机构与形式、成本与收益等领域,通过政 策制定市场准入、市场规范、经营自律机制、市场监督与评价、 投资与借贷促进、补助与税收刺激等政策工具体系,形成促进 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1.政府干预乡村旅游发展
2.乡村旅游与区域结构调整与发展
为解决欧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欧盟设置了“结构基 金”,一个主要的基金就是“欧洲区域发展基金” 1992年欧盟在与Maostricht签署的资助协议中第一次正式 引进旅游业,而现今旅游业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欧盟规划 和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原因有: (1)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 (2)旅游经营的国际流动特征使大欧洲政策框架更容易推行; (3)在力图推行统一欧洲概念的同时,旅游的文化冲击激起 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 (4)人口的跨国流动和资本向环境标准好的地区和成本较低 地区的可能性流动。
3.主题工作组:专门的负责机构
在政府机构中(农业部门或旅游部门)成立乡村旅游发 展主题工作组是我国入世后寻找新机遇,采取新对策, 进行乡村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4.社区参与:收入再分配的调整机制
我国乡村的发展要以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为目标,将农 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 村重要的产业和社区经济内容,使农民从旅游业中直 接获利主要的做法有农民直接从事旅游产品生产(如 观光农业的生产者等),直接参与乡村旅游服务,经 营乡村旅游中介机构等多种形式,实现地区之间、产 业之间、个体之间利益的再分配过程。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多个部门的多头管理,在乡村 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的机构制约,阻碍乡村旅 游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 的利益市场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政策促进环节。
5.合作组织:协调统一的市场
6.法规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首先立法,借鉴西方国家的 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 法规要点,进行先期发展指导,并伴随乡村旅游的深 入发展,进行法规的修正,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 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结论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 境、基础设施、民俗存在差异的情况,在各级政府、 乡村旅游协会的支持、引导和农户的配合下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乡村旅游,它才能快速可持续发展,进 而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三、西方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政策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政府干预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主要 有: (1)休闲行为、康乐选择、交通以及旅游规划与发展的政治与 组织因素; (2)乡村旅游显著的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政策要创造就业机会, 经济基础多样化和产业更大的经济活动; (3)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目标,乡村居民更好的生活质量、健 康和舒适,个人和专业化的成就和教育; (4)对吸引区的保护; (5)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 (6)基础设施投资与开发; (7)旅游服务的发展; (8)旅游市场营销与促销。 政府介入乡村旅游在不同国家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当然也可以 看出一些共有同的因素。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
1.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的发展
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的产生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1)可达性的显著改善和对公众的吸引力; (2)葡萄酒业的持续扩张,不断产生新的葡萄生产区域和新的 品种和新形式的葡萄酒生产; (3)战后移民和欧洲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拓展了葡萄 酒作为生活品的吸引力; (4)伴随市场营销和技术革新,迎来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 代葡萄酒生产的高峰。 目前,在澳大利亚州政府已明确认识到了葡萄酒业旅游的经济 潜能: (1)根据州旅游管理委员会对葡萄酒业旅游的宣传,特别是对 新南威尔士、南澳和维多利亚葡萄酒业旅游的发展和宣传; (2)通过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成立葡萄酒业旅游组织,使 葡萄酒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