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课《鱼书》ppt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课《鱼书》ppt课件)

7C中小学课件
一、基础知识
重点字词:
更(gèng)易
咫( zhǐ )尺 融洽无间(jiàn ) 恶札( zhá)
翘(qiáo )首云天
无垢(gòu)
漂泊( bó ) 隽(juàn)品 信笺(jiān ) 一枝之栖( qī )
7C中小学课件
谒,拜访、拜见。指人们自己很少主动去
登门造访友人,却渴求着友人经常来作客 和自己一叙旧情,收到朋友的书信总是因 繁忙琐事而延迟回信,但却一样的期盼着 经常收到朋友的来信。表达人们渴望得到 别人的关注,却又不肯付出的微妙心态。
八行书 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书信 也别称八行书。
7C中小学课件
作者简介
柯灵: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 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曾任《文汇报》 副社长兼副总编。著有《望春草》《暖流》 《柯灵散文选》等。
柯灵先生善于捕捉散文的灵感、锤炼 语言,因此其文章,美如画,意似诗,文 白兼及,古雅流畅,独具一格。
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 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
这一句话文白兼及,舍弃了一些通俗的白 话词语。如:用“暌违”而不用分离,舍 书信而取 “雁羽” ,取“觌面”而弃用 “见面” 。
7C中小学课件
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涯中的 “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灵魂的
7C中小学课件
偶成
清 宋凌云
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可怜小儿女,夜夜看灯花。
7C中小学课件
何为鱼书?
古代人将机密信件或情报用油纸封 好塞入鱼腹中加以伪装后秘密传递。后 经历代演绎,信使将密件塞入木制鱼状 桶内,故称鱼书桶。相当于今天的信封。
• 收藏珍品
7C中小学课件
三、精彩语段赏析
朋友的来信也日见稀少,门前冷落,绿衣 人踪迹久疏
化用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门前冷落鞍 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作者取“门前 冷落”之孤寂、冷落的意境,表达他的心境.
7C中小学课件
鱼书就是信件。
7C中小学课件
书信名称种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与材料演 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 略举数端。
笺、素、翰 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张,素是 白色生绢,古人多有在笺、素上写书信的; 翰是鸟羽,古以羽毛为笔。所以,笺、素、 翰常被借指为书信。后来书写材料有了发展 变化,人们仍喜欢用雅笺、素书、华翰等词, 作为书信的美称。
7C中小学课件
五、质疑与探究
1、为什么用鱼书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2、“从不谒人谈过客,惯迟作答爱书来”是
什么意思?
7C中小学课件
1、用鱼书为标题富有神秘色彩,引起人们 阅读的兴趣。 2、以鱼书为题新颖、别致、含蓄。 3、具有古朴、文雅的气息,是作者运用语 言的特色。
鱼书
柯灵
7C中小学课件
关于书信
邮票珍品
7C中小学课件
关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心驰神往,仿佛剪 烛西窗,促膝长谈心情畅适,近乎薄醉.
此句化用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 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原诗表达游 子盼望归后与爱人一起“共剪西窗”的美好 愿望。作者化用,来表达与“远在他乡的友人 写信”的心情,这种情景再合适不过.
7C中小学课件
情感变化: 寂寞—— (回忆时的乐趣 )——( 静心品味 ) ——( 无奈、遗憾 )——( 气愤 )——渴望
7C中小学课件
作者观点:
1、书信是友情的具体表征 2、书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
作用 3、书信往返对滋润情感有特殊效果 4、书信成就了一些文学隽品 5、书信里保存了生命的痕迹
二、整体感知
1、个体阅读,独立思考,疏通文意。 2、概括文章。
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文章中渗透的情感? 3、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做简单的点评。
7C中小学课件
文章内容概要: 《鱼书》以“鱼书”为话题记叙了写信的重
要作用,描述了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 并回忆了自己人生中与书信有关的三件小事。 表达了作者对信的特殊情感及对现代人不屑写 信这一行为的惋惜,也抒发了他渴求朋友来信 的心情。
7C中小学课件
“保留生命的痕迹” 书信能鲜活记忆,存储“过去”,值得回味
7C中小学课件
书法精品
7C中小学课件
邮票珍品
7C中小学课件
• 凡高的亲笔书信画拍卖到100万英镑
黑暗” ,使“生存有了一点光彩”。
但聚散无常,即使亲如家人,也难免彼 此参商,天南地北,各奔前程。
语言既有诗歌的意蕴,又有杂文的博大、精深, 渗透着哲理与思想。
7C中小学课件
四、归纳文章的语言特点
1、善于化用古诗词 2、文白相间、古朴典雅、言简意赅 3、富有诗蕴、含蓄深刻
7C中小学课件
雁足、雁帛、雁书、鸾笺《汉书》记载苏武故事, 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 放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死。汉使则谓单于,汉皇在 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帛书,说苏武等在 某泽中,单于只得放苏武归汉。于是,书信又有了雁 足、雁帛、雁书等代名词。再如,宋时蜀地善制十色 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弯图案,这样,书信又多了 一个别称:鸾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