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填空题题库100题
一、填空题
1、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空间、时间六个方面。
2、计划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或对未来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和安排的工作过程。
3、护理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护理管理的结构设计、人员配备、护理管理的规划与变动、护理管理授权等。
4、关系和时间是组织管理行为的核心。
5、领导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好、用好人才,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6、在组织管理资源对象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管理对象,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7、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人们对经济物质利益的追求来引导被管理者的。
8、行政管理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以一定的交换为前提的。
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报酬手段影响被管理者去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9、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均已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管理体系。
10、高层护理管理者主要需要科学决策能力,中层护理管理者主要需要较强的交往协调能力,而基层护理管理者则偏重于技术方面的能力。
11、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几个阶段。
12、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
13、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具有特定的功能、环境适应性、目的性和动态平衡性的特性。
14、双因素理论以为保健因素是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的因素。
激励因素是使职工得到工作满意的因素。
15、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指导思想是顾客至上、以人为本和彻底改造。
16、人际关系学说是由梅奥等人为代表,通过霍桑试验而创建的。
17、“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三种: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18、与系统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整分合原则和反馈原则。
19、与人本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能级原则和动力原则。
20、与动态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弹性原则和随机制宜原则。
21、按计划的规模划分,计划可分为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22、按计划的约束程度划分,计划可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23、目标管理是以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价为基础形成的一套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方法。
24、目标管理过程分为制定目标体系、方向性和无存储性三个阶段。
25、时间的特征包括客观性、方向性和无储存性。
26、计划工作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方案择优实现目标。
27、计划是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
28、制定计划实质上是决策过程。
29、长期计划一般由高层管理者制定。
30、长期计划指时间>5 年的计划。
31、短期计划一般由基层管理者制定,具有战术性特点。
32、对组织具有战略性、纲领性指导意义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
33、宗旨是组织或系统对其信仰和价值观的表述。
34、目标管理是由彼德·德鲁克提出的。
35、目标的性质是层次性、网络性和多样性。
36、目标管理分为制定目标体系、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价三个阶段。
37、管理者对C类工作的管理要点是授权。
38、管理者浪费时间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39、管理者处理C类工作的时间分配应占工作时数的0 。
40、时间的本质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形资源。
41、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一般分高级、中级、一线(基层) 三个层次。
42、招聘包括职务分析、寻找候选人、招聘测试、录用测试和招聘工作评估几个步骤。
43、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做好人与岗位的匹配、人与人的科学匹配、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三方面的工作。
44、职务分析一般分为准备、信息收集、分析和提出分析报告四个阶段。
45、临床护理模式包括个案护理、功能制护理、整体护理、临床路径。
46、护理人员绩效评价的作用有人事决策、诊断、激励、教育和管理。
47、绩效评价的标准化是指方法、时间、反馈面谈和资料处理的标准化。
48、护理人员培训主要从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四方面进行。
49、护理人员培训分为确认培训需求、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评价三个主要阶段。
50、格林毫斯认为人的一生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有职业准备阶段、职业探索阶段、职业生涯初期、中期和后期 5个阶段。
51、领导者影响力按其性质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52、在领导者影响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53、领导者影响力来源于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54、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包括法定权力、奖赏权力和强制权力。
55、领导者的个人权力包括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
56、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由职位因素、传统因素和资历因素构成。
57、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由品格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和感情因素构成。
58、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智能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多个方面。
59、领导的作用包括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沟通作用和激励作用。
60、构成领导效能的主要因素有领导能力、领导目标、领导效率和领导效益。
61、领导效能的基本内容包括时间效能、用人效能、办事决策效能和组织整体贡献效能。
62、根据领导效能的层次划分可以将领导效能分为宏观领导效能和微观领导效能。
63、领导效能测评内容通常包括领导者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64、领导效能测评过程中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总原则。
65、领导理论按照其发展阶段可分为特征领导理论、行为领导理论和权变领导理论三种类型。
66、吉赛利的领导品质论将领导特征分为个性特征、能力特征和激励特征三方面。
67、领导方式理论认为基本的领导方式包括独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领导。
68、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是领导行为主要有任务型领导和关心型领导。
69、管理方格理论中的管理方格图横坐标表示管理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程度。
70、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影响领导效果的情境因素有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和领导者职权。
71、情境领导理论中,下属的成熟度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两个方面。
72、路径-目标理论认为影响领导方式选择的情境因素有下属的个人特点和工作场所环境特点。
73、有效授权的步骤包括确定授权对象、明确授权内容和选择授权方式。
74、创新内容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
75、组织的制度创新主要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三方面入手。
76、常用的创新技术有头脑风暴法、形态方格法和综摄法。
77、按照决策的主体划分可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78、最优化的决策需要符合全局性标准、适宜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
79、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项目、项目相关人资源、目标、需求。
80、工作压力的来源主要有工作内在因素、组织的作用、组织的特征、工作发展需求、组织内部的关系。
81、需要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
82、激励的基本模式为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被满足,并通过反馈构成循环。
83、激励的原则有引导性原则,按需激励原则,合理性原则,时效性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84、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了激励要适度和激励要公平两个方面。
8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中阐明,每个人拥有三种需要:权力的需要、情谊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
8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的两个因素指的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87、归因理论中,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分别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88、行为改造型理论包括了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
89、强化指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频率增加的一切刺激。
90、所谓归因,指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91、沟通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积极的信息交流。
二是具有相互影响作用。
三是沟通者之间的沟通工具必须一致。
四是可能会产生社会性和心理性等特殊的沟通障碍。
92、“倾听”技巧可归纳为以下具体行为:专注、移情、接受和对完整性负责。
93、有效沟通的原则可概括为:信息明确、组织结构完整、及时、非正式沟通策略、重视交谈与倾听技巧的原则。
94、谈话具有监督、参与、熟悉人和指示的作用。
95、谈话时应注意善于激发下级谈话的愿望,善于抓住重要问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表达对谈话的兴趣和热情,善于对付谈话中的停顿。
96、冲突的基本过程经历:潜在对立、认知与个人介入、行为和结果四个阶段。
97、两维方式解决冲突常常考虑:强制、合作、回避、迁就、妥协等解决方式。
98、信息发出者影响沟通的障碍通常表现为:信息发出者表达能力不足、传递形式障碍、信息传送不全、信息传递不适时、社会环境与知识局限等障碍。
99、信息接受者影响沟通的障碍通常表现为:过滤、理解能力的障碍、选择性知觉、情绪、语言等障碍。
100、信息传递渠道影响沟通障碍通常表现为:信息传递手段的障碍、传递层次的障碍、传递形式和有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