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精品教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精品教案

课题: 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3课时授课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将骄人的中华民族祖先、先进的中华民族科技展现在学生眼前。

翻开课本,从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这四个环节拉开中华科技文明的帷幕,使学生领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巨人取得的科技成就,知晓古代科学—中医药学的取得的成果,通过古代技术创造的展现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

知晓四大发明,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活动,了解古代的科技成就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光辉业绩。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与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的对话中,领略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技的伟大贡献,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借助课本以及课外书对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已经有所了解,大部分同学都认识屠呦呦,知道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知晓中国的四大发明。

但在认知上仅局限在这些科技巨人和科技成就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并不清楚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学术界对“四大发明”的看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生课前以小组形势,收集大量关于古代科技的资料,并进行汇总。

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成果。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古代的科技成就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光辉业绩。

领略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技的伟大贡献,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猜猜猜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古人的照片,你们有信心猜出他们是谁吗?(PPT出示古代科学家的照片。

)学生猜图片。

师: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出来了,那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是呀!他们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

学生猜图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猜猜的环节,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的兴趣。

二、小小阅读角,认识科学巨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又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学成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资料:(师配音讲故事)1.(东汉科学家)张衡张衡生活的时代,频繁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张衡决心制造一架能测定地震的仪器,以便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情况。

经过孜孜不倦的研究,张衡最终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2.(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从小聪明好学,长大后从事科学研究。

他从不迷信权威,对前人的说法也常常亲自检验。

他也从不畏惧困难,努力攻克一个个难关。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和无数次的反复运算,他终于把国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3.(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从小随父行医,立志长大成为一名能给百姓治病的好医生。

李时珍发现前人所写的医书有不少错误,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为此,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无数人的意见,参阅书籍800多种,费时27年,最终编写成了总结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本草纲目》。

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感知李时珍为撰写本草纲目付出的艰辛,以及卓越贡献。

师配音讲故事,带着学生更直观地领略科学巨人的不朽成就。

三、我的分享,科学家的小故事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角,我们认识了张衡、祖冲之、李时珍这三位科学家,我们古代还有哪些科学巨人呢?课前老师布置了查阅任务,请同学们上来分享你所喜欢的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小故事。

生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小故事。

学生自己查阅、分享古代科学家的小故事,更易让他们体会科学巨人背后的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四、小链接,彰显世界地位刚才同学们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古代这么多的科学家,他们的辉煌成就不但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也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国际上用张衡、祖冲之等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

补充只是小链接:1.石申是战国中期天文学家,魏国人。

他和楚人甘德各自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石申山。

2.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科学家,他推算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精确程度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无几。

他主持编成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在相同。

著名的“简仪”就是他创造的。

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西经134度、北纬8度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

3.万户,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推力飞行的先驱者,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生谈谈,听了这些命名后自己的感想。

学生通过这些命名,了解到我国的科学巨人不光于中国影响巨大,与世界而言,更是影响深远。

五、活动园,填写科技成就表是呀!我们古代的科技巨人灿若繁星,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中国科学院2016年发布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推选出古代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共8项重要科技成就。

学生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补充下表,并与同学交流。

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填充表格。

进一步了解我国独领风骚的古代科技创造。

六、小组讨论,谈启发了解了如此多的古代科技巨人的辉煌成就,以及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他们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四人小组讨论:1.小组内讨论,听了我国古代科学巨人的故事,内心的启发。

2.整理材料,记录启发。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师总结:古代的科学家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追求真理,献身科技。

最终成就辉煌璀璨的古代科技史。

不光影响着中华名族的科技发展,甚至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创新精神也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续写辉煌。

四人小组讨论整理材料记录启发代表上台发言小组讨论谈启示,感受科学巨人献身科技的精神。

激励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向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小小活动园,认识医学家我国中医拥有如今的世界地位离不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医学家,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总课前查找的资料,看看他们都作出了哪些贡献。

2.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小组成果。

四人小组讨论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汇报成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汇报,进一步感受著名医学家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三、阅读角,了解屠呦呦古老的中医铸就了不朽的传奇,踏着前人的脚步,中国科学家们还在续写辉煌。

根据以下文字,猜猜她是谁?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她研制出了抗疟疾的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女科学家。

大家都知道了,她就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屠呦呦。

补充书上对于青蒿素的介绍。

简介疟疾,配以疟疾导致的大量人员死亡的图片。

根据文字描述猜科学家疟疾对于在座的学生比较陌生。

通过对疟疾危害的介绍,进一步感受到青蒿素的研制的重要意义。

它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四、阅读角,了解甘石星表除了举世瞩目的中医药学,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补充链接:甘石星表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甘德和石申仅凭肉眼观测,记录了800多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100多颗恒星的位置,并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据记载,甘德观测到了计木里最大的卫星——木卫三。

这比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它大约早2000年。

出示甘石星表图片。

看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谈谈看了对甘石星表介绍后的感受五、活动园里探科学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发源地,祖先们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中,总结出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歌”,大家还记得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

它把一周年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并用以指导农业活动。

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被中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PPT出示二十四节气歌代表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惊蛰表示春雷惊醒了蛰居的动物,这时天气转暖,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

4.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你能选择一个节气,讲一讲它的特点吗?学生上台介绍节气特点。

生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学生上台介绍节气特点学生课前准备资料,上台介绍节气特点。

在介绍与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六、璀璨的古代数学1.同学们刚才介绍得这么好,老师带来一件小礼物,要奖励给你们。

播放视频:《中国珠算神童PK外国人计算器》2.你们为什么这么振奋。

对呀!大家都学过珠心算,一个小小的算盘,居然能超过计算机。

书上有关于算盘的简介。

除了这些呀!老师还给大家找来了关于算盘的其它知识呢。

想不想看?PPT出示小链接: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

3.小算盘,大学问。

而它只是我国古代数学璀璨成就的一角。

出示《九章算术》的图片。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被历代数学家奉为“算经之首”。

全书共分九章,收录了200多个例题,这些例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师总结:我国古代的中医药学、天文学、算术凝聚着古人智慧,均领先于世界水平,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也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感到骄傲。

生观看视频《中国珠算神童PK外国人计算器》,这段视频振奋人心。

一个小小的算盘,居然能超过计算机。

让学生对算盘与珠心算刮目相看。

进一步感受古代数学的璀璨夺目。

七、教学评价设计对小组成员的评价A(优秀)B(良好)C(合格)小组成员工作态度情况积极较积极应付式小组成员完成工作过程迅速按时完成不能按时完成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过程有交流讨论有交流没有交流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强较主动一般八、板书设计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13。

相关主题